APP下载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

2018-04-19严凤强

活力 2018年24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音乐鉴赏高中学生

严凤强

【摘要】通过鉴赏音乐,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文化理解能力,深入领会作品的创作精神,达到鉴赏美、创造美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中学生;音乐鉴赏;民族精神

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中指出:通过对我国优秀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音乐鉴赏是通过音乐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声音艺术的魅力,是一项审美教育,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精神领域的感化教育。培养每一位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音乐鉴赏课的重要责任,也是每一位音乐老师肩负的责任。通过音乐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民族精神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一、教师应坚持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充分聆听及参与艺术表演实践。深入感受和理解音乐

音乐艺术的很多功能是其独有的,通过音乐艺术的鉴赏,可以振奋精神。它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是这种反映,较实际生活又具有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的特点;可以超越功利主义的束缚,使心灵纯洁化和高尚化。同时,音乐具有的教育功能,自古而然。《乐记》记载:“乐也者,施也。”又说:“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通过音乐艺术的魅力,可以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

京剧是世界三大古老戏剧艺术之一,声誉蜚声中外,在鉴赏《海岛冰轮初转腾》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京剧旦角的唱腔特点,关注京剧的音乐,恰当的参与学习旦角的手势、眼神、肢体语言,并模仿表演动作,深入感受梅兰芳大师在唱腔上雍容华贵的特点。通过老师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充分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提高对传统戏剧的认识,逐步提升热爱传统艺术的热情。音乐鉴赏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更要通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可以在课余带领学生成立戏剧方面的社团。喜爱粤剧的就加入粤剧支部,喜爱京剧的就分配到京剧支部等,在学生之间营造气氛,加深对传统戏剧的认识,提高喜爱民族艺术的热情,培养对民族艺术的自豪感。课堂鉴赏教学,老师应充分以音乐为本,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感受、理解音乐,并在精神领域逐步得到升华。

二、通过有感染力的歌声、语言、动作等,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活泼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

音乐艺术的魅力是通过长期感染潜移默化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于不知不觉中受教育。但音乐鉴赏课堂要化无声变有声,就是要尽量让学生张开嘴、动起手、活其脑。

器乐作品《御风万里》是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而作。作品特别注重节奏、节拍的艺术化处理,并采用主调与复调的手法来表现祖国统一、民族大团结的主题思想。那么在鉴赏器乐作品时怎么才能让学生深入领会作品?唱主题。作品的B主题舒展而宽广,特别适合拿出来演唱。第一首主题是陕北的汉族民歌《黄河船夫曲》,在该旋律进行中,蒙古民歌《嘎达梅林》用对位的方式穿插进来,同时还有藏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民歌穿插其中。鉴于这样的演奏形式,让学生分组演唱音乐主题,让学生张开嘴唱主题。同时,该作品节奏、节拍为作品营造了极强的动感。奇数拍和变节拍广为使用,使音乐情绪更加明朗、热烈。八五拍、八七拍、八六拍各种拍子的组合规律,让同学们用手拍出来,用脚跺出来,充分感受音乐的动感来源于节拍的音乐原理。鉴赏课堂的教学手段运用一定要丰富多样和活泼,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审美愉悦。学生的嘴动起来了,身体也随着音乐的节奏动起来了,既感受了音乐,又体会了作品的创作意图,同时又体会到祖国民族大团结的主题思想。

音乐艺术不仅反映现实,更具有超越现实的特征。一堂活泼的音乐课即是音乐课又是劳动课。从体验生活到参与实践,再到超越现实,会唤醒学生们内心的愿望,使现实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三、通过探究与合作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音乐本身就具有使人快乐的属性。荀子在《乐论》中说:“乐者,乐也”。就是认为音乐使人快乐。同时,音乐更是一种协作与集体的艺术。

高中音乐鉴赏课,极少部分作品是单旋律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集体演奏方能体现其艺术价值的作品。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樂,是一部非常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作品透露出对幸福生活以及对生的渴望,但作品的情绪又笼罩在“悲怆”的氛围之中。如何透过作品让学生热爱生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是我关注的教学重点。该作品的A部主题表现的是绝望、挣扎,但是使用了明朗的大调旋律来表现,整个旋律的走势是从上往下倾泻而下,如此多次反复。这是学生不好理解的地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让同学们感受音乐,我让一组同学把另一组同学围住,被围住的同学想冲破围困,但是包围圈被同学们死死堵住,无法突围。这样的活动是为了让同学们体会协作与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这样的活动,既理解了音乐,又寓教于乐。就音乐本身的快乐属性而言,《悲怆》表面上表现了绝望,实际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作品表面传递的信息仿佛是消极的,但深刻领悟作品使人获得了积极的教育。

音乐艺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化。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音乐鉴赏课堂引导培养学生健全的听觉人格,通过音乐沟通促进交流,推动人际关系的和谐。只有具备健康的人格,才能从内心接纳集体,促进团队协作,增加集体精神,从而提升对家庭、民族、社会、国家的热爱。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音乐鉴赏高中学生
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探究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浅谈优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