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2018-04-19曾芮钟意卢文靓
曾芮 钟意 卢文靓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深入,教育科研的作用和功能越来越重要。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科研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才能在面对新情况、新要求时,从容迎接挑战,使自身的专业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基础教育
一、教育科研概念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简言之,教育科研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教育科研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所有有关教育方面的宏观和微观的问题。
二、研究教育科学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许多中小学教师还没有意识到提升自身科研素养与能力的重要性,没有积极参与和投身教育科学研究中去。但作为新时代下的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并進一步提炼和升华教育教学经验,培养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必须认识到:“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外在的声誉,而是为了在研究的过程中培养一种科学精神,而且希望教师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能够具备一种自在的权威。”
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是对小学教育实践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是对小学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能够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同时促进小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施加某种影响,以使其获得所期望的变化,并以此来检验这种影响的有效性。大多数的教育科研,最终都要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来进行。教育科研与教学活动密不可分。对小学教师来说,教育科研工作不是额外的工作,教学和科研应该是紧密结合的。小学教师进行的教育科研成果既有目标指向性,又有过程性和成长性。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主动学习和吸纳最新教育研究成果,积极思考和创新,认真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教学策略,促进研究者教育观念的转变、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在当今社会,素质教育要求有高素质的教师,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是参与教育科研,使教师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教学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有利于促进学科教学体系创新,有利于促进教师角色定位发展。现如今,教师不仅仅需要“育人”,同时需要“育己”,如果只是将教师工作定义为知识传播者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工作应该是“教学、科研双肩挑”,教师由职业化转向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也依赖于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对教育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其不断地研究自己教育实践的理念与技能。
三、促进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条件支持
如何提升教师教育研究能力,这显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做到:边工作、边学习、边反省、边调整。
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是教育工作中最基础的部分,但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的学生,如果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问题的解决,教育就失去了灵活性和创新性。
学习是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不会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多看一些与本学科相关的学刊、专著、教材,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小学教师应多与优秀的中高级教师、学者交谈,他们的经验丰富,科研造诣较深,善于把握方向,能全面地看问题,与他们交谈有利于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小学教师应不断积累知识,储存信息,通过联想、假想、反思、质疑来发现问题,并以此展开思路,进行分析、归纳、综合。
教师还应该提高科研兴趣,保持持久的研究动力。小学教师需要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科研,除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更要明白科学研究对促进教学和个人专业成长的积极作用。当对教学研究有了正确的认识,教师才能对教学研究充满兴趣,真正沉下心来做教学研究。在进行一项教学研究前,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确立研究方向,并及时、主动地审视和考察自己的研究。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教师应结合当前、当地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来选择研究方向,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条件选取适合自身的研究选题,让自己在某个方面有独到的研究,长此以往形成风格,建立自己的模式。经验来自一丝不苟的长时间思考,发现来自教学中的那些不起眼的微小细节,高度来自经验和发现的汇聚与整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日积月累的坚持,就拿不出让人信服的教学科研成果。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小学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知识,掌握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改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