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个标准化”建设的实验实训室诊改工作探索

2018-04-19冯丽丹

活力 2018年24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高职院校

冯丽丹

【摘要】本文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以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提出了基于实验实训室“三个标准化”建设的诊改内容和具体措施,以期对推动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室

为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自2015年起,对实验实训室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诊断,实施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严格依据企业生产规程、生产环境和文化氛围,开展“实训项目标准化”建设、“实验实训室标准化”建设和“实训行为标准化”建设,简称为“三个标准化”建设,推动实验实训基地的管理工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一、实践教学中以往存在的问题

学校组织人员深入企业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根据统计信息反馈,学校往届的毕业生参加工作后,职业的操作规范有所欠缺;毕业生在岗位的作业流程不规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管理,给企业带来了一些麻烦;实训环境与企业文化缺少对接,学生不能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环境和氛围。

二、问题成因诊断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缺少企业的参与

学校在制定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评价体系等环节都少了行业企业的参与,课程的实训项目未能与其相关的岗位标准和职业技能进行对接,实训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训模式。

(二)实验实训室管理不规范.未符合企业现场职业环境的要求

国内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主要实行二级院系管理,对于实践教学亦是如此,学校并不直接组织教学开展运行,而是由具体各系来提出实习、实验课程及实验室的建设方案。这样一来由于实践教学对于场地、设施要求的特殊性,较理论教学而言,更容易导致实践教学的“多头”权责问题。

(三)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缺失

大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建立专门针对实践教学的研究机制,而只是将理论型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套过来用。而套过来的模式是无法满足实践教学实用性的教学目的的,束缚了学生对于实验操作的发散思维,也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协同合作、技术创新等能力,导致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缺失。

三、诊改内容与措施

(一)深入企业调研,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办法

各专业骨干教师多次前往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专业对应岗位的职责权限、工作标准、考评标准及其职位体系管理制度等。同时,充分发挥广西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在制定学校实践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咨询、建议、指导功能,校行企共同制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办法。先后出台了学校《实验实训室标准化建设管理办法》《实验实训室标准化建设评估标准》等文件。再由各教学单位制定出每个专业的实验实训项目目录,按照规范标准编制出所有实验实训项目的相关教学资料,建立和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二)制定“三個标准化”具体建设内容

第一,实训项目标准化建设。首先对实验实训实习项目进行了定义,如“实验项目”是指:以2课时或4课时为教学单位,主要完成某一原理的验证性实验;“课程实训项目”是指:以2课时及以上为教学单位,熟悉、练习仪器设备的使用与操作,完成一项固定的操作或工作任务;“整周实训”是指:以一周及以上课时,完成多任务的综合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做一体教学项目”是指:教师讲授一定课时后,针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或工作任务,进行的实践教学。同时,根据在企业进行调研的结果,针对铁路系统中的车、机、工、电、辆等不同的岗位工种,设计与其岗位要求相对应的课程实训项目。结合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以项目为导向,修订、完善所有相关课程的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使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洼、系统性和实用性。

第二,实验实训室标准化建设。为促进实验实训室建设,提升设备利用率,规范实训室的账物管理,学校从硬件、软件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大建设经费的投入,根据专业实训教学需要配齐设备台套数,按“真、全、新”的原则进行硬件建设,确保实验实训设备与企业现场作业的高度一致性和仿真性;另一方面根据各实验实训室的项目特点和操作要求,开展实验实训室文化建设,鼓励实训教师结合实践项目进行教学模式以及相关科研技术的创新探索,以推进“产、学、研”的有效融合。

第三,实训行为标准化建设。对接轨道企业的文化要求和工作岗位纪律要求,建设轨道类专业的实训教学行为。实训课中要求课前点名、统一穿着实训用服、开展交接班记录,按照岗位标准对学生的坐、站、走、弓等行为进行规范。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确保学生通过实训项目能够获得真实的岗位工作体验,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效地进行融合,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综合素质,从而实现课堂实训教学与企业现场作业的无缝对接。

(三)开展评估验收工作

“三个标准化”建设期间,成立了项目评估专家组,依据体制与管理、实验实训任务、仪器设备管理、实训教师队伍、环境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6项指标对“三个标准化”建设项目开展评估验收工作。在第一、二阶段参与评估验收的96间实验实训室中,有88间实验实训室通过了验收,其中5间被评为“优秀”,83间被评为“合格”,余下的8问为“不合格”,合格率达91%。对于未达到验收标准或未通过验收的实验实训室,学校要求其结合评估专家组提出的指导性意见,进行限期整改。

通过开展基于“三个标准化”建设的实验实训室诊改工作,使实验实训室环境与安全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实训室文化建设效果显著,突出体现人文特色及职业氛围;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育;有效保障实践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高职院校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