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也精彩
2018-04-17谢军宏
谢军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总是极力回避学生的错误,将学生在课堂中所出现的错误理解成对知识掌握不牢而引发的能力、技术障碍,自动屏蔽学生的不同意见,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教师要利用好教学课堂中的错误资源,“变废为宝”,改变对学生错误的不正确观念和处理态度,深入了解学生出现错误背后的学习障碍,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树立学习自信心。
一、包容错误,开展思维风暴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逻辑能力较差,对于问题一般局限于感性认识,面对这些不成熟的个体,教师要学会包容学生出现的错误,将错就错,巧妙利用错误资源,开展思维风暴,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更加趣味无穷。
二、重视错误的产生,找准错误原因
对于同一个错误,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然而这些错误正是学生思维流露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利用这些错误,了解学生的真实思维,帮助学生找准错误出现的原因。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一节课时,我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5.2+10.5-1.14,板演的学生计算结果为10.5+5.2-11.4=4.3,我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大多数学生认为计算结果是正确的。显然,学生搞混了小数点的位置,针对学生的行为,我并没有急于给出评价,而是请学生们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答案?当学生说出5.2+ 10.5-1.14=14.56时,我对学生们说:“为什么会出现两个不同的答案呢?大家想一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学生们经过讨论后,能够很快发现出现错误的两个原因:一是由于自己的粗心,看錯了小数点的位置,最终导致答案出现错误;另一个是由于自己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对错了小数点的位置,从而出现错误。经过讨论,学生们能够加深对小数计算的认识,在学生找出出现错误的原因之后,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尽量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不要在一个地方摔两次跟头。
三、巧借错误,反思教学
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在教学中,教师也会犯错误,而有时这些错误能够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良好教学资源,教师要巧借错误资源,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时,首先,我为学生讲解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基本的算法,并请学生依照我的算法,到黑板上进行板演,然后,为学生出了一道计算题:25×40×145,学生们看到题目后,在草稿纸上认真计算着,经过一段时间后,我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这时候,学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为了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进行计算,最终得出答案为14500。当我写出答案后,学生开始在座位上小声议论,认为我的计算有问题,听到学生的议论后,我进行了验算,发现答案确实有问题,原来在第一步计算时漏写了一个零,这时候我对学生们说:“不好意思,在刚才计算时老师漏写了一个零,你们看,粗心大意是会酿成错误的,以后在学习中大家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要像老师一样。”学生们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在以后遇到计算题时格外认真仔细。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错误的伏击,然而不经历这些错误,怎能帮助学生、教师成长,体验数学的魅力。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错误资源,抓住最富有成效的教学时刻,让学生在错误中获取更完美的知识。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