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2018-04-17孙慧丽
孙慧丽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31)
脊髓损伤是由于外界暴力作用于脊髓导致损伤节段各种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病理反射和肌张力异常等相应改变,外周神经联系部分则完全中断,造成机体感觉运动功能严重障碍,患者多表现为不全瘫或全瘫〔1〕。目前在治疗上有脊髓神经减压、激素冲击、后期神经生长因子应用、细胞移植、中医药等方法,其中中医药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重要步骤,本研究探讨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相关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36只大鼠分成3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激素组、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组各12只,雌雄各半,平均体重(125±15)g,卫生部实验动物长春繁育场中心提供,均为普通大鼠,先饲养10 d后开始造模。再进行药物配置,模型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激素组应用地塞米松5 mg,补阳还五汤组成有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等,来源为长春中医药大学提供的颗粒物。
1.2方法大鼠均喂养10 d,采用脊髓打击造模方法,先用2%乌拉他按7 ml/kg腹腔内麻醉,成功后将大鼠俯卧在手术台上,以胸12为中心去除大鼠毛发,常规消毒铺巾,取后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约3 cm,暴露出棘突和椎板咬除后暴露硬膜囊,在硬膜表面放置一曲度和表面一致,面积约为0.5 cm的垫片,将玻璃垫片垂直放置在垫片上,然后将12 g克氏针在玻璃垫片引导下从约6 cm处垂直落下,打击垫片,以大鼠双下肢剧烈抽搐为有效打击,取出垫片后棉片压迫止血,缝合后无菌敷料包扎,术后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1次/d,连续1 w预防感染。
模型对照组以10 ml/kg胃内灌注0.9%氯化钠注射液,2次/d,连续2 w。激素组以5 mg/kg向静脉内注射地塞米松,2次/d,连续2 w。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组则以1∶200 ml生理盐水稀释后配制灌胃液,按10 ml/kg灌胃,2次/d,连续2 w;选22-24号针刺针为电极,在脊髓损伤平面的上下各一个节段的夹脊穴分别刺入2对针刺针针尖斜刺入脊柱方向,对L5-S1损伤者远侧电极针可自骶裂孔连续刺入,1次/d,每次30 min,2 w为1个疗程。
1.3实验试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检测血清学指标基质衍生因子(SDF)-1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分别在动物损伤后3、7、14 d取腹主动脉血后置于4℃冰箱内2 h,凝固离心后放置在离心机上经1 5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出血清后置于-80℃冰箱内保存,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步骤进行操作。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行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损伤后3组血清学指标MBP水平比较模型对照组损伤后随着时间推移MBP水平均升高,而激素组、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组则逐渐下降。模型对照组在损伤后3、7 d MBP水平明显低于激素组和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组,14 d MBP水平明显高于激素组和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组(P<0.05),激素组和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组损伤后3、7、14 d M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损伤后3组血清学指标SDF-1水平比较3组损伤后随着时间推移SDF-1水平均下降,其中模型对照组最高,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组最低。模型对照组损伤后3、7、14 d SDF-1水平明显高于激素组、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组(P<0.05),激素组和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组损伤后3、7、14 d SDF-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 论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髓鞘蛋白质是由MBP等组成的,其占蛋白质总量的30%左右〔2〕,该物质位于髓鞘多层膜结构的浆面,和髓鞘脂质结合较为紧密,能维持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但由于血脑屏障作用,髓鞘碱性蛋白质很容易释放到脑脊液中,只有少量会释放到血液中。研究〔3〕称,中枢神经出现实质性损害后,特别是出现了髓鞘脱失时,构成髓鞘主要蛋白质的髓鞘碱性蛋白就会和结合脂质出现分离现象,造成MBP剧烈升高。脑损伤后血清MBP水平和损伤严重程度为正相关,而MBP染色则明显减少〔4〕。
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干细胞会出现增殖、迁移和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而其中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则有修复损伤脊髓作用。研究〔5,6〕称,SDF-1在小脑中能调节突触传递作用,在成年大鼠损伤脊髓区其在损伤后2 h则会出现下降趋势,这提示其对神经具有可塑性和修复作用。
中医将急性脊髓损伤辨证属“痿证”范围。由于外伤损伤督脉,导致瘀血阻滞不通,久则使病人元气败伤,或外感热邪,耗伤津液,日久肝肾或肾督亏虚所致。其病位在督脉为主,与肺、肝、肾有关,其病性,早期以实证为主,晚期多为虚证〔7〕。中医针刺抗脊髓损伤的机制认为针刺抗脊髓损伤的作用可能与针刺改善患病部位的微循环和组织的新陈代谢,减轻受损组织的水肿和脊髓神经的压迫有关,同时,针刺可反射性地调节大脑和脊髓相应神经的细胞功能,提高脊神经细胞对病变造成的压迫、缺氧等耐受性,也属针刺治疗脊髓损伤机制〔8,9〕。
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疏通经络的功效,其中君药味黄芪,有补益脾胃,促使气血运行通畅,瘀祛络通作用;臣药为当归,具有活血养血功效,加赤芍、桃仁、红花等为佐药,有活血祛瘀作用,全方优势是大量补气药和少量活血药物相配合,气行则血行,活血不伤正。而从现代药理学上看,该中药方剂能改善微循环,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抗动脉硬化,能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抑制胶原纤维合成,能增强免疫代谢功能,增加组织细胞兴奋性,可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生长、存活和向神经元分红,促使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研究〔10,11〕称,补阳还五汤能促进大鼠海马低糖低氧脑损伤作用,能诱导骨髓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改善脑损伤后微环境,能降低SDF-1含量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和再生。研究〔12,13〕证实,其对脊髓损伤有恢复和促进作用,而其机制可能是能促进轴突再生;能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能抑制细胞死亡,能保护神经功能;能降低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能抑制水通道蛋白-4表达,改善损伤后缺血和炎症反应。
本研究结果说明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能改善脊髓损伤功能,能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和康复,可作为临床上手术治疗后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1石继祥,曹成福,纪斌,等.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康复作用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1):1684-6.
2陈建良,张龙君,王水桥,等.补阳还五汤加味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16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3;45(2):125.
3侯兆阳,陈哲,魏家森,等.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5(1):8-11,106.
4Inada T,Takahashi H,Yamazaki M,etal.Multicenter prospective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to prove neurotherapeutic effects of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for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nalyses of follow-up cases after at least 1 year〔J〕.Spine,2014;39(3):213-9.
5彭祖年,姚晓勃.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2;14(5):109-10.
6李保林,何洪阳,郑重,等.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医正骨,2011;13(6):3-4.
7柯晓华,葛杜鹃,王文春,等.运动点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0):913-7.
8徐斌,侯显涛,于志海,等.一例犬急性脊髓损伤的针刺治疗体会〔J〕.山东畜牧兽医,2015;(2):37-7,38.
9马睿杰,孙连珠,张柳娟,等.电针结合减重步行训练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巢蛋白和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6):532-7.
10Zamarioli A,Battaglino RA,Morse LR,etal.Standing frame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rapies partially preserve bone strength in a rodent model of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J〕.Am J Physical Med Rehabil,2013;92(5):402-10.
11周叶军,王兴中.补气活血通络中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3):208-10.
12赵永青,黄长胜,孙丛晓,等.脊复康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行为影响的观察〔J〕.中国骨伤,2013;16(4):213-6.
13张敏,柴勇,杨成,等.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移植神经干细胞存活、增殖与迁移的影响〔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1;27(3):3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