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穿戴设备在保险产品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2018-04-16

上海保险 2018年3期
关键词:保额步数保险产品

陈 贤 本刊记者

近日,记者从一家寿险公司获悉,该公司正在与张江高科的一家高科技公司洽谈,尝试利用该公司研发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开发可变动保额的保险产品。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在保险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保险+智能”产品方兴未艾。

“学习型”产品跟踪被保险人健康动态

据介绍,这家高科技公司生产的一种智能手表,可以实时监控身体的13项重要生命体征数据,包括心率、血压、无创测血糖。这是一个学习型的设备,可以通过监测到的穿戴者的行为,不断地学习其行为特点,在出现异常体征时如突然摔倒会报警,醉酒会报警,同时可以实现全球定位。不久前杭州发生过一起醉酒年轻人倒在雪地冻死事件,当事人两天后才被路人发现。若有款结合了这种高科技可穿戴设备的保险产品,在这种情况下,被保险人醉酒后该设备报警,摔倒后再次报警,然后根据定位找到被保险人,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幸发生,同时也有利于降低保险公司赔付率。

在保障期间,保险公司可根据设备读取的数据来进行云端的保额变动、健康提醒,同时降低被保险人的风险,比如,若监测到被保险人最近连续10天步数不超过5000步、连续13天熬夜、连续一阵子血压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等情况,可以发送健康提醒,并下调其保额。反过来,比如最近血压、血糖等指标都很正常,又可将其保额调上去。这样可形成一个动态的健康辅助管理和保额的实时调整。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设备还可以防止猝死。设备在感知穿戴者有猝死风险时,比如心梗或睡眠中的呼吸暂停达到一定时间时立即向其紧急联络人报警,以降低这种风险。

该技术已通过美国FDA二级医疗设备认证,已在美国推广,接下来想打开中国市场。目前合作方式正在洽谈中,比如可通过投资持股的方式获取这款高科技可穿戴设备,并提供给公司的广大客户,在对客户的健康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保险公司也可在产品存续期间进行风险控制。

保险科技提升金融保险普惠水平

不难看出,这种产品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的精算模型的。传统的保险精算模型根据以往一定范围内的风险数据进行测算,给保险产品进行定价。这样的定价方式只能在大范围内将风险损失进行分摊,但是个体所面临的风险显然不同。那么在新的产品设计模式下,过去被拒保的高风险群体有可能通过保额变动或费率调整来购买保险产品。

目前市场上已出现面向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群、老年人等传统意义上高风险人群的专属保险产品。比如,专门针对高血压、高血糖人群的保险产品,消费者投保后,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保险公司合作医院提供的医疗资源和服务,进行自我健康管理,降低高血压、高血糖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享受从预防到治疗再到医疗保障的闭环服务,打破了带病不能投保的惯例。

2015年,众安保险联合腾讯、丁香园为糖大夫智能血糖仪推出“糖小贝”糖尿病并发症保险。这款保险将前端的智能血糖监测和后端的医疗跟踪管理服务整合成一体,不仅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建议,而且可以通过浮动的保额设计激励患者通过健康生活控制血糖。该产品保险期间为1年,客户每通过血糖仪测量一次血糖值且数据达标(目前医学控制血糖要求餐前空腹血糖在4.3~7.2mmol/L之间)即可获赠200元保额奖励,不达标则有相应扣减。其升级版“糖小贝2.0”将保额调整至5万至10万元,继续以浮动保额机制激励患者进行日常血糖监测和主动管理。其他保险公司也有涉足该领域,如太平财险与大特保合作推出的“退糖鼓”、泰康人寿为Ⅱ型糖尿病患者设计推出的“泰康甜蜜人生A款”特定疾病保险等。

除此之外,针对高风险人群的保险还有不少。有公司针对30~60岁高血压患者设计了一款高血压保险产品,保障期5年,可续保,最高保额为10万至30万元人民币,保障六种高血压相关的重疾,包括中风、肾衰竭、主动脉手术、心肌梗死、严重心肌病、心脏瓣膜手术。该产品对于血压得到良好控制的被保险人,保额每年增加5%,最高至基础保额的200%。

中国保监会梁涛副主席在2017年凤凰财经峰会上指出,保险科技的运用,改善了保险消费者的体验,提高了保险普惠水平,拓展了保险的深度和广度。保险借助科技,可以更好地整合产业链的上下游,使得以保险服务为基础服务、构建围绕消费者相关需求的服务闭环成为可能,在养老、健康等产业发展上提供更多的支持。这些传统意义上的高风险人群,都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充分彰显了保险的普惠价值。

健康管理引领寿险产品创新方向

早在2014年,阳光人寿联合北京耀华研发推出了“阳光星运动健康管理计划”,该计划由重大疾病保险及星运动奖励津贴构成。客户购买保险后,使用配套的阳光星运动App来监测每天的运动和热量消耗,每天从App获得三颗星并有持续20分钟的运动即可达标,一年累计达标天数达到一定标准即可获得健康津贴奖励。然而,该产品的市场反应并不热烈。

2015年,众安保险与小米运动、乐动力等平台合作推出“步步保”,将保险与可穿戴设备、运动大数据结合。客户投保时,系统会根据其历史运动情况以及预期目标,推荐不同保额的重大疾病险,客户历史平均步数越多,推荐保额就越高。比如每天10000步,推荐保额就是15万元。该产品保费为月缴,保单生效后,运动步数可抵扣保费,客户每天运动的步数越多,次月需要缴纳的保费就越少。截至目前,步步保的用户数已达1700多万。

与以步数抵扣保费的设计思路不同的是2018年1月平安健康险旗下的平安健康App上线的“平安i动保”,通过步数换保额,鼓励客户运动换取重疾险保额。根据“平安i动保”的运营规则,按照每天5000步起算,超过5000步即能计算保额,每天2万步封顶,换算保额最高可达286元,保额累计计算,一年可获最高10万元保额的重大疾病险保障。该产品试运营一个月用户即突破30万人次。产品的设计搭载了手机的计步功能,因此用户参与门槛低。

从阳光星运动健康管理计划到步步保,再到平安i动保,保险公司在将健康管理融入保险产品设计的路上不断创新。显而易见,有效的健康管理不仅能吸引客户,提升客户黏性,还能通过对客户生活、行为习惯的引导和预测,显著降低保险公司赔付支出,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可穿戴设备代表了健康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可穿戴设备的技术日趋成熟,发展飞速,目前主流的设备有智能手环、智能手表,除此之外还有眼镜、鞋子、服装等等各式各样的可穿戴设备。这些设备依靠内置的传感器,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将数据记录并传输,通过不同的算法将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再利用手机App等方式呈现在使用者面前。保险行业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提升健康风险管理,提供增值服务的机会。波士顿咨询的研究显示,通过不同的商业模式尝试发掘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潜力,保险公司可以提供差异化的方案,吸引更多潜在客户;增加与客户更频繁且深入的互动,加强客户关系;提升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降低赔付率;开发更精准的定价模型,提高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

未来,保险公司可以不断完善健康管理流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健康干预和评估反馈等,打造闭环式健康管理体系。同时,提升采集数据的医疗价值,与医疗科技公司合作,采用医疗级别的数据采集设备和方式,提高健康干预手段的效率和精准度。广泛运用医疗设备、移动医疗、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创新,在帮助客户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持续改进健康状况的同时,也为保险公司降低赔付成本,实现客户和保险公司的双赢。

当然,若要参与保险的精算定价,尚需要足够的数据积累。不过,未来健康管理与保险进一步融合的想象空间不可估量。

猜你喜欢

保额步数保险产品
基于保险行业新投保、续保、理赔综合性SPSS数据分析报告
楚国的探索之旅
五款防癌险终极PK
微信运动步数识人指南
互联网保险新业态下的保险产品开发策略探讨
合理选择重疾险保额
国人运动偏爱健走
企业年金基金配置投资型保险产品研究
女性重大疾病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