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记国立上海商学院首届保险系
2018-04-16上海财经大学商学博物馆
徐 斌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博物馆
1921年,上海商科大学(今上海财经大学)设普通商业、银行理财、会计、国际贸易、工商管理、交通运输和保险七个系。其中保险系也规划了较为完备的课程,具体有国文、英文、商业经济、货币及银行、商业组织、商业理财、商业簿记、广告学、保险学、生命保险、财产保险、商法、金融机关、高等商用数学、统计学、投资学等。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没有招生。因此,保险系直到25年后才有真正的首届学生。
1946年,国立上海商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下同)复员时,除了恢复原有四系外,“教育部因应我国新兴事业之急切需要”,增设统计、保险和合作三学系。其中,保险系、合作系均为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设立的专业系科。7月28日,学校聘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吴道坤为总务主任兼保险学系主任。招生信息发布后,许多学生踊跃报名。当时的考试科目有公民、国文、英文、数学、史地、理化。9月20日,录取名单揭晓,保险系新生共34人,即蒋志铮、谢福良、臧璟龄、朱止一、龙碧霞、陆始明、叶公孟、沈麟瑞、黄惠龙、李可夫、曹斌、王超、钱士徵、陈大为、吴其莹、陆怡慈、万仁宇、夏钟文、金志鸣、徐英俊、王愉英、周建中、严荣升、叶继霈、盛韻如、张康凡、杨翠华、陈永辉、宋行畅、庄澈、华钟屿、蒋岗、陈珠琴、王本华。
时局变化之际,新生迟至11月才入学。由于一些学生未报到,以及休学或退学等原因,根据1947年国立上海商学院《院务月刊》(第一卷第一期)的记载,保险系学生有25人,即蒋志铮、龙碧霞、严志钊、万仁宇、叶继霈、华钟屿、姚学乾、谢福良、陆始明、王超、徐英俊、盛韻如、蒋岗、臧璟龄、沈麟瑞、吴其莹、王愉英、张康凡、陈珠琴、朱止一、李可夫、陆怡慈、周建中、庄澈、王本华。其中,严志钊为备取生;姚学乾从光华附中毕业后,经由上海临时大学先修班保送入读。后来,有些同学中途辍学、转入其他系科或被强制退学,如吴其莹、沈麟瑞、盛韻如转入银行系,王愉英、陈珠琴、王本华转入会计系,李可夫转入合作系,陆始明转入工商管理系,徐英俊的地下党员身份曝光后被开除。
图1 国立上海商学院保险系首届毕业生合影(1950年,张传琮校友捐赠)后排左起:华钟屿、张康凡、蒋 岗、谢福良、严志钊前排左起:姚学乾、龙碧霞、蒋志铮、周建中、叶继霈
吴道坤在《本院创设保险学系之旨趣与使命》一文中开宗明义道:“本院创设保险系的旨趣与使命,以应学术研究而创设;以应本院整个使命而创设;以应社会需要而创设。”同时,他指出了开设保险系的三重意义:“保险研究创导人类互助,其应用、范围和内容已足可独立成系;以实验示范、加强研究配合国内唯一的独立商学院之使命;培养保险人才满足社会需要。”
1949年上海解放后,学校由军管会接管,吴道坤以代院长身份办理移交手续辞职,关可贵接替为第二任保险系主任。1950年6月,保险系十位毕业生在中州路102号校园一隅拍照留念。
“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教学模式
保险系在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上,积极借鉴学习先进的经验,具体可以概括为“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培养理念。在课程设置上着重语文、英语、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学习商业史以了解商海浮沉,学习经济地理让人了解区域发展与运行,学习社会学让人熟悉风土人情,学习法学通论让人懂法守纪,学习珠算让人记账明晰。
随着年级的增高,保险专业课程日益增多。主要课程如下:
基础课程:中国语文、英文、数学、会计学、经济学等;
通识课程:商业史、经济地理、法学通论、社会学、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珠算等;
专业课程:保险学、意外责任保险、保险法、产物保险实务、海上保险学、农业保险、社会保险、再保险、保险会计、公估学、保险组织与管理、保险数学、保险问题、人寿保险实务、船舶保险等。
据蒋岗校友在《我国设立保险学系的唯一大学——国立上海商学院》所述,授课老师多为我国保险界知名学者,首任系主任吴道坤先生教保险学、商业心理、人寿保险学、火灾保险学、农业保险。第二任系主任关可贵在我国保险机关服务近二十年,曾在暨南、复旦、沪江、大夏等大学教授保险学,不遗余力地提倡和推进我国保险教育的发展,对学生循循教导,深得同学们的爱戴。兼任教授王效文先生为我国保险法学权威,曾任太平保险公司法律顾问,同时在上海各大学执教,承担保险法课程。兼任教授唐雄俊为民办分保交换处(1949年7月20日成立,由47家民营保险公司联合组建的再保险机构)副秘书长,讲授再保险学,对再保险与海上保险有深入研究。王槐声副教授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门研究意外责任保险,在太平洋保险公司主持意外保险部之工作,讲授意外责任保险及保险会计。兼任讲师潘永春先生为我国保险界著名的公估学专家,主讲公估学。兼任讲师林绳佑先生研究人身保险学很有心得,负责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华东区公司人身保险科工作,负责社会保险课程。
图2 1950届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华钟屿校友捐赠)
为了使同学“理论与实务得以配合,而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学校要求三、四年级学生统一到人保华东区公司实习。毕业论文由四年级学生根据各门课程授课内容任选一门作为论文题,由该科目任课教员担任导师,指导并判分。论文合格通过者,获2学分。
多元化的奖助体系
1946年国立上海商学院复校后,一些公司或团体为学生们提供奖助学金。1947年3月23日,合作系(张元元、叶延生、黄家昌)、保险系(严志钊)、统计系(严志坚)五位同学申请了育才奖助金。同年4月5日,上海市清寒学生贷金委员会批复同意张元元、严志钊、严志坚三位同学的贷金申请。1948年8月23日,青树奖学金委员会致函上海商学院:“函请徵选银行系二年级学生一名,并请将该生历年成绩单暨申请书附上。”学校经过仔细考评,决定奖学金获得者为银行系三年级学生俞鸿淦。1948年10月,王九成校友为奖助保险学系同学的研究兴趣,推动保险学术研究,捐资设立了奖学金。中华产物保险公司为保险系学生提供了学业成绩奖学金(姚学乾、龙碧霞、顾歧山,保险系1947级学生,该届学生有徐仁英、徐之理、顾岐山、陈延山、张明扬,但毕业时仅三位,即徐仁英、徐之理、顾岐山)及学术研究奖学金(徐仁英、徐之理、顾岐山、陈延山、张明扬、蒋志铮、谢福良、龙碧霞、严志钊、王超、陆怡慈、万仁宇、周建中、叶继霈、张康范、华钟屿、蒋岗、姚学乾)。
从无到有的保险学会
在繁忙的课程之余,同学们积极筹建自己的社团组织。在各院系老师的指导下,相继成立了自由出版社(宗旨〈下同〉:提高同学写作兴趣、发挥创造能力及联络同学感情发扬合作精神)、银行学会(砥砺学术、联络感情)、会计学会(研究会计学术、联络感情)、国际贸易学会(联络本系感情、切磋学问)、统计学会(以谋同学福利及研究学术及联络同学感情)、友联社(研究学术、联络感情及不违犯校规、政府法令)、学艺社、乐艺社(提倡乐育、陶冶情操、以谋课余正当娱乐)、经济食堂交谊会(联络感情)、体育会(联络感情、研究球艺)、上商实验剧社、女同学会、国际学术联谊通讯社(International students’Friendship correspondences)等。
与此同时,保险系同学也在酝酿创办保险学会。1947年1月11日,在征得吴道坤系主任的同意后,姚学乾联系龙碧霞、徐英俊、万仁宇、周建中等同学在第一教室集会筹备保险学会,讨论了章则及组织,确定团体名称为“国立上海商学院保险学会”,学会宗旨为“研究学术、增进同学间感情”。1月17日,全体同学正式成立了保险学会,姚学乾为主席,吴道坤任指导员。10月22日,保险系一、二年级召开了新学期第一次全体大会,改选了干事,徐英俊为第二任主席,谢耀柱任指导员。1950年,保险学会为加强会员学习,积极向各保险机构征集书刊资料,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忱赞助。
红色基因:保险系首位共产党员
1946年招收的30多位保险系学生,经历转系或中途退学,其中高中已经入党的徐英俊不幸被捕,被营救出狱后去了解放区。邵祥能、陈金钟、郝国华、陈剑南等校友也被列入“8·26”大逮捕黑名单。到1950年仅有10位同学按时毕业。1984年,学校给徐英俊补发了毕业证书。
图3 学校补发给徐英俊的毕业证书(1984年11月)
徐英俊,浙江鄞县人。1925年出生,高中在青年会中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进步活动,1944年2月通过党支部的考察,由李永根介绍入党。1946年9月考入国立上海商学院,同时兼任十八民校教务主任。1948年5、6月份,根据组织安排,徐英俊找二年级左士俊、陈金钟(现名陈抗风)谈话,准备发展他们入党。但由于组织突然通知党员和积极分子撤离学校,最终没有发展。1948年8月26日,他在家中被上海市特刑庭传讯逮捕,随即被投入蓬莱分局看守所,翌年1月28日获释,旋即被学校开除学籍。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北虹中学、师大一附中、虹口区教育局等单位担任领导工作,1985年离休,2013年病逝。
▶附:保险系课程
结语
上海财经大学首届保险系毕业生,不仅是该校第一届保险系毕业生,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届保险系毕业生。
光阴荏苒,校友们而今已至耄耋,但无论贵贱贫富,一通电话、一声问候都饱含深情。他们重视同学感情,珍视母校恩情,定期举办校友联谊、聚会活动。在毕业六十周年之际,纷纷从北京、杭州、南京、西安等地赶回母校,聚会庆祝。为纪念与母校的六十载情缘,还在育衡楼(今校史馆、商学博物馆)前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广玉兰树认养仪式,并将认养款亲手交给校领导,衷心祝愿学校继续发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优良传统,为国家输送更多有用之才。在建校一百周年之际,华钟屿、龙碧霞、蒋岗等校友仍不遗余力地关注和关心校史馆、博物馆建设,为母校的百年华诞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