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2018-04-15沈小权

健康必读 2018年8期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超声引导

沈小权

【摘 要】目的:对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方式在上肢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麻醉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 年2月至2019 年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 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20 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盲探穿刺方式,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方式。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阻滞起效时间以及麻醉完成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同时麻醉持续时间更长;观察组患者的舒张末期速度、血流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另外,两组患者收缩期峰速度差异不大。结论:对于上肢手术患者,可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案,麻醉效果显著,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上肢手术;盲探穿刺;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

【中图分类号】R6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197-02

在神经丛阻滞麻醉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的应用比较常见,通过在臂丛神经干周围注射麻醉药,能够对神经支配区神经传导起到阻滞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上肢手术治疗中[1]。对此,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 年2 月至2019 年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 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方式在上肢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麻醉效果进行详细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 年2 月至2019 年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 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20 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2 例,女性患者8 例;患者年龄在18 岁~65 岁之间,平均(39.2±7.4)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1 例,女性患者9 例;患者年龄在18 岁~65 岁之间,平均(40.1±8.2)岁。

1.2 方法

对于所有患者,均開放静脉,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管理。医护人员应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双臂自然放置在身体两侧。在对所有患者制定麻醉方案时,所选用的麻醉药配方以及剂量均相同。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盲探穿刺方式,将针刺入前中斜角肌间沟,当患者产生异感后,即可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在穿刺过程中,如果经过三次穿刺依然没有穿刺成功,则应该更改为颈六横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方式。将无菌手套罩在探头上,将阻滞针放置在探头的一侧位置,同时还应与探头保持平行。穿刺针头与患者皮肤之间保持45°角。在超声引导作用下,确定穿刺位置,使穿刺针能够到达臂丛神经,将穿刺针与注药延长管进行有效连接,注入麻醉药,进而完成臂丛神经阻滞[2]。

1.3 观察指标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后,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其中,麻醉效果指标包括麻醉完成时间、起效时间以及持续时间。另外,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则包括收缩期峰速度、舒张末期速度、阻力与搏动指数以及血流量。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阻滞起效时间以及麻醉完成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同时麻醉持续时间更长,具体数据如表1 所示。

2.2 两组患者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末期速度、血流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另外,两组患者收缩期峰速度差异不大,具体数据如表2 所示。

3 讨论

在对上肢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时,传统的臂丛阻滞方式又被称为异感定位法,是一种盲探操作方式,需要根据表面解剖以及针感,确定阻滞位置。在盲探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对患者皮肤部分造成损伤,如果患者肥胖,则穿刺失败率比较高,甚至还会造成患者大血管穿刺。因此,亟需采取有效的麻醉方式,合理规避上述问题。2016 年 ,加拿大 Albrecht 教授等在 Anaesthesia 杂志发表关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回顾性分析,确定不同部位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以及无或有超声引导的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根据回顾性分析发现,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臂丛阻滞,成功率更高,可能超声引导允许定位更准确,局麻药对神经的阻滞更有效。本文选取2018 年2 月至2019 年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 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20 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盲探穿刺方式,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方式。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在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的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提升定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超声引导郭晨工种,通过对实时图像进行分析,即可准确定位神经,确定臂丛神经的分布位置、深度、周边组织结构等等,同时还可引导正确穿刺。除此以外,超声探头的针头具有可移动性,能够对麻醉药物在神经周围的扩散情况进行跟踪,帮助麻醉医师准确了解局麻药物的扩散情况,并根据穿刺针所在位置进行调整,避免穿刺的盲目性[3]。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阻滞起效时间以及麻醉完成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同时麻醉持续时间更长;观察组患者的舒张末期速度、血流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另外,两组患者收缩期峰速度差异不大。由此可见,对于上肢手术患者,可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案,麻醉效果显著,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卫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上肢手术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0).

[2]王远胜,陈丽辉.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23):3563-3565.

[3]李俊.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8):58-59.

猜你喜欢

臂丛神经阻滞超声引导
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评价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及对血清IL—6和IL—10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分析
超声引导下不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评价
超声引导臂丛上干单点注射复合颈浅丛阻滞在老年患者锁骨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三种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下手法肩关节松解的临床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下手法肩关节松解的临床观察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右旋美托咪啶对上肢创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