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颅手术与锥颅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8-04-15杨智传

健康必读 2018年8期
关键词:开颅手术高血压脑出血

杨智传

【摘 要】目的:分析开颅手术与锥颅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接收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47例。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锥颅穿刺引流术。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1d与拔管时的血肿清除率,观察组患者同样具有优势,统计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开颅手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锥颅穿刺引流术治疗效果更显著,更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开颅手术;锥颅穿刺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65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082-02

脑出血是高血压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常常因为过度劳累、暴饮暴食、情绪激动而出现脑出血[1]。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剧烈、躁动、嗜睡、昏迷与恶心呕吐等。高血压脑出血常见于老年人,有着非常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因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对降低高血压脑出血致残率、致死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2]。本文分析开颅手术与锥颅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接收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47例。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患者年龄为35-72岁,平均(58.3±5.9)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为(5.3±1.2)年。脑出血量28-68ml。平均出血量为(39.3±2.9)ml。观察组男28例,女19例,患者年龄为36-72岁,平均年龄为(58.9±5.3)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5.8±1.3)年。脑出血量29-68ml,平均出血量为(40.8±2.5)ml。两组患者的常规性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控压、抗感染、控糖治疗,并利用CT确定出血部位、钻孔部位,同时做好标记。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患者接受全麻处理后,于患侧进行马蹄形切口,将骨瓣打开,切开脑组织,清除血肿部位。根据患者颅内压水平实行骨瓣复位或去骨瓣減压。手术期间需密切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组患者实行锥颅穿刺引流术。根据血肿的具体位置与血肿量,将血肿在头皮中的投影勾勒出来,全部采取经额穿刺,并将穿刺点标记出来,计算穿刺的深度。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常规消毒处理后局部麻醉,通过穿刺点锥颅,从头皮、颅骨、硬脑膜逐个锥透,促使锥颅方向指向血肿中心区域。应用12号或14号硅胶引流管朝血肿的中心点穿刺,预先测定血肿深度,并缓慢抽取血肿,不宜超过血肿三分之一。将引流管固定后接引流器。手术结束后将2万U至4万U尿激酶从引流管注入血肿腔内2h后打开,每天2次。3-5d后便可通过CT检查血肿,直至血肿消失,随后拔管。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1d与拔管时的血肿清除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资料采用软件包SPSS19.0。(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表示,组间比较应用x2检验;若P<0.05,表明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1d与拔管时的血肿清除率,观察组患者同样具有优势,统计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切口脑脊液漏3例,再出血4例,应激性溃疡12例,颅内感染2例,观察组患者中切口脑脊液漏1例,再出血1例,应激性溃疡5例,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继发于高血压、原发于脑实质出血性危重病症,好发于老年人,在我国有着非常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3]。当前,临床首要面对的就是解决高血压性脑出血高死亡率与神经障碍遗留现象。在临床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高血压性脑出血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保守治疗,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外科手术治疗。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大骨窗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引流术等。传统的开颅手术能够减轻血肿压迫,手术操作可在直视环境下清除血肿,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但开颅手术会产生较大创伤,手术时间也较长,同时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患者伴随心肺疾病,或身体素质较差不宜实施开颅手术[4]。在微创技术水平持续性提高的过程中,高血压脑水肿微创治疗在临床中越来越受欢迎。微创手术可明显减小对患者创伤,提高手术效果,并保障手术安全。

对高血压脑水肿患者而言,血肿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是直接性和根本性的危害[5]。因此,血肿是否有效清除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其中锥颅穿刺引流术创伤相对较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费用低,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手术实施期间,使用CT可准确定位手术操作,提高穿刺精准度,并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6]。在此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通过锥颅穿刺引流术治疗。相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较轻;对比两组患者血肿有效清除率,观察组要更高于对照组,说明锥颅穿刺引流术更有助于血肿及时清除;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可保障手术安全性。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说明锥颅穿刺引流术更有助于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相比较开颅手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锥颅穿刺引流术治疗效果更显著,更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冠.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3):59-62.

[2]简晓光.锥颅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6,22(30):91-92.

[3]黄斌,徐靖,张福春.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8):1937-1938.

[4]阳勇云.微创锥颅钻孔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0):49-50.

[5]白星海.简易锥颅穿刺血肿或脑室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7):114-115.

[6]熊国平.锥颅血肿引流术微创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评价[J].当代医学,2016,22(13):83-84.

猜你喜欢

开颅手术高血压脑出血
改良眼科医用粘贴膜在开颅手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微创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小骨窗开颅和穿刺引流清除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疗效比较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开颅手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分析
颞肌骨膜瓣缝合对开颅术后头皮下积液发生率的影响
微创置管引流术和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