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英语 “龙”的读音来自古藏语
2018-04-15徐江伟
◎ 徐江伟
提 要:英语 “龙”的读音来自古藏语,其原始本义中蕴藏着 “龙”如何起源的秘密,能让我们真正读懂红山文化玉猪龙。龙的古老称谓保留在西方文化中提示我们,从遥远的史前时代起,东西方古文明之间就是有内在联系的。龙在东西方文化中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这是由东西方地缘环境、人文历史的巨大不同造成的。
“龙”无疑是华夏文化最重要的代表性符号之一。中国有 “龙的国度”之称,中国人有 “龙的传人”之说。但英语 “龙”的读音从何而来?对此,中国人为什么如此陌生,没有人能把它说明白呢?
一 英语 “龙”的读音只能来自东方
英语的 “龙” 写作dragon[′drægən],读作 “扎根”。读音来自犹太人 《圣经》的记载。因其历史已非常久远,古代犹太人、英国人也说不清它的来历,不清楚为何有这种奇怪的称谓和读音。
可以肯定,这个称谓来自东方,来自古代东方民族的语言。因为 “龙”不是西方人的发明。就文明史而言,来自异域异族的神名、国名、族名、地名等,皆是依据发音记录而来,皆无法由外人创制或者命名,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个龙的称谓,不过是被古代犹太人用希伯来文记载下来,一直沿用而已。如此,西方人当然很难对其原始本义进行考证了。
17世纪初,沙皇俄国崛起,帝国版图很快就跨越欧亚大陆。其时,沙皇以东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自居,用东罗马皇帝的双头鹰作为国徽。对西方,沙皇以“沙”(shah)或 “阿沙” (ashah)自称。对东方,以蒙古帝国的合法继承者自居,自称 “扎根汗”,意为 “龙可汗”,因为蒙古人皆是龙的崇拜者。
从 《圣经》的传播轨迹看,龙的 “扎根”称谓是由希伯来语—拉丁语—英语这样的传播路径来到古英语中的。到了近代,它又通过英汉翻译回到了东方的中国,回到我们的视野中。但这时,中国人已经完全不知 “扎根”为何物了。
龙的 “扎根”的称谓,只能来自与古代西方历史有过交集的亚洲内陆高原游牧民族的语言。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西方文化中并不存在龙的崇拜,龙在那个文化中一直是以反面形象存在的。
它到底出自什么语言?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其中可能蕴藏着中华文明起源的奥秘,以及东西方古文明具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信息。
笔者的研究结论是,“扎根”来自古羌藏语,它是龙的一个最为古老的称谓。它与原始苯教的 “天猪地猴”观念密切相关,它是随着史前羌藏类游牧民族的西迁传播到西方文化中的。
二 藏语 “扎根”的本义是 “眼睛猪”
藏语 “扎根”的本义是 “眼睛猪”,确切地说,是 “长有猴王眼睛的公野猪”。藏语把 “眼睛”叫作 “zha”。因为古代藏人有猴祖观念,这个zha特指猴王的眼睛。此zha为词根词,在藏语和阿尔泰语中,词根词是没有词性的,既可用作动词,也可用作名词和形容词。
与藏语的zha音义皆合的,是雅言字 “眨”。区别是藏语的zha有 “监督、管理、统治、赋予”之义,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字眼。为易读起见译成了 “扎”,从而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神圣的光环。
扎根之 “根”,则是由藏语 “野猪”的读音 “该”虚化而来的。藏语 “野猪”读作 “gai”(对应雅言字是 “该”)。由于虚化,在现代藏语中,其已经变成一个表示尊称的后缀音。
此外,藏语的zha还有 “领教、学习、礼赞、法则”等诸多引申义,举例如下。
藏语 “学校”读作 “洛扎”(lab zha),本义是 “朝上看、礼赞、以……为准则”。
藏语 “大学”读作 “洛扎钦巴”(lob zha qin ba)(qin ba:大者、高者)。藏语“西藏大学”读作 “吐藏 洛扎 西莫”。
藏语 “僧侣”读作 “扎巴”(zha ba),本义是 “礼赞的人”。
藏语 “声明学”(一门藏传佛教学问)读作 “扎立” (zha li),本义是 “规矩、法则”。
在藏文化中,名号中含有zha的,都是圣地、神灵或者君王。举例如下。
西藏有许多叫作 “扎日”的神山,在藏语中就是 “龙之山、神之山”的意思。藏语把 “山” 读作 “ri”。
黄河位于青藏高原上的河段,藏语叫 “扎曲”,本义是 “眼睛河、龙之河”。藏语把 “河”读作 “曲”。
据 《明太宗实录》记载,明代青海南部的藏族皆自称 “果迷卜咂”。其中 “果迷”在藏语中是 “头猕、第一猕”的意思,“卜咂”在藏语中是 “天眼、天龙”的意思。可见这是一个非常神圣、尊贵的名号。
据藏文古籍 《贤者喜宴》的记载,藏族最古老的六大姓氏中有 “扎氏”,位于藏南的扎囊县就是其发源地。“扎氏”如果译为汉姓,应该就是 “龙氏”。
作为词根词,zha(眨)在阿尔泰语中是普遍存在、十分常见的。例如,维吾尔语把 “市场、集市”叫作 “巴扎”,本义就是 “看人的地方” (阿尔泰语是宾谓结构);满洲语把 “节日”叫作 “扎兰”,本义是 “看人之时”。
内蒙古的呼伦贝尔湖是蒙古人心目中的祖宗神湖,古称 “扎赉诺尔”,本义就是 “龙之海、眼之湖”(蒙古语把海读作 “诺尔”)。
据 《蒙古秘史》记载,13世纪的蒙古人把可汗登山祭天得来的神旨叫作 “札阿邻”。因为当时蒙古语把 “神旨”叫作 “札”,把 “山”叫作 “阿邻”[1]。
今天藏语、蒙古语仍然把 “旗帜”叫作 “扎拉玛”(zha la ma),因为旗帜是用来瞻仰的,旗帜代表天父、君王的注视。
古代蒙古人也直接用zha来指称天可汗的统治。例如,他们把成吉思汗发布的法令叫作 《大撒扎》。因为蒙古语把 “大地”叫作 “撒”。而 “扎”就指天可汗的眼睛。“撒扎”的本义是 “大地之眼”。
古代满洲人有这样的习俗:君王发话后,为臣子的都要立即跪地磕头,口称“喳!”对此,《清文鉴》解释为 “对尊贵之人使唤时的应答声”[2]。考诸本义,实是 “看到了、明白了”的意思。
所有这些,其实都来自原始苯教用猴眼来指代神灵、君王的思维方式。从遥远的史前时代起,它就已经成为亚洲内陆高原游牧民族的一种共同习俗、一种表达习惯。
汉字 “眨”是会意字,由表示眼睛的 “目”与表示神龙的 “乏”组成,但它早已没有了藏语、阿尔泰语zha那种代表神圣、敬畏的含义。可以肯定,“眨”原本是有神圣含义的。
扎根之 “根”最初应该是一个实词,只是后来虚化成为一个表示尊称的后缀音。这是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语言中的虚词皆由实词虚化而来。在古汉语中,情况也一样,所有虚词原本都有明确、实在的含义。
藏语 “野猪”读作 “gai”(该)。在原始苯教中,野猪是天父之形象,猕猴是地母之形象。从遥远的史前时代起,野猪就已经成为一个极为尊贵的称号,它是部族军事首领的代名词,绝不是一般人可以自称的。例如,殷商始祖名 “王该” (亦写作 “王亥”),放在藏语中,就是 “猪中之猪、王中之王”[3]的意思。扎根之“根”,正是由藏语的 “该”虚化而来的。
以 “根”为后缀音的名号,在藏语和阿尔泰语中是很常见的。例如,藏语 “上师”读作 “格根”(hegegen);西藏有苯教古寺名叫 “申根”(shengen);蒙古语把“火”读作 “奥特根”(火:ort);蒙古语 “明珠”读作 “嘎根”(gaegen)。这些都是尊称,都后缀有 “根”音。
三 “眼睛猪”正是 “龙”的起源
英语的dragon放到藏语中,就是 “眼睛猪”的意思。而这正是 “龙”的起源,有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 “龙”——红山文化 “玉猪龙”(见图1)为证。
发现于内蒙古东部赤峰地区的红山文化,距今已经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代表性器物就是玉猪龙。但应知,玉猪龙并非只发现于红山文化中,它在5000年前的安徽凌家滩文化、4500年前的浙江良渚文化中都存在。
图1 余杭后山头出土的良渚文化玉猪龙
之所以有 “玉猪龙”之称,因为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有大而圆的眼睛,其头部刻画出了野猪特有的自下而上生长的獠牙,还有野猪鼻梁上的皱褶。
笔者已经考证指出,从已有上万年历史的贺兰山、阴山岩画时代起,这种大圆眼就已经代表猴王之眼了。玉猪龙其实是野猪与猕猴的结合体,而这就是 “龙”的起源。在古人的观念中,“龙”就是这样一种天地交合、阴阳契配的神灵。
所谓 “玉猪龙”,不过是考古学家根据造型给出的一种称谓。红山文化古人和良渚文化古人肯定不是这样称呼的,此物一定另有称谓。我们确有理由推定,在远古时代,此物就是叫作 “扎根”的!
玉猪龙被制作成了玉璧之状,因为玉璧是象形女阴的,古人认为,由 “龙”而来的君王会转世再生,代代延续、生生不息地来到人世间,统治它的臣民,永享尊贵。
有人会有疑问,这 “扎根”难道一定就是 “长有猴王眼睛的野猪”?其实还有更为直接的证据,那就是早已闻名世界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罐 (见图2)。
图2 宁波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罐上的眼睛猪
这个黑陶罐已经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出土于一个史前祭坛遗址中。长方形陶罐的两面均刻有一头鬃毛竖立、威风凛凛的公野猪。它的奇特之处在于,侧身上也长有一个大圆眼,威严地直视着前方。如此野猪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它就是古人心目中的 “龙”,是中国已发现的最为写实的 “龙”!
应知这种大圆眼不仅存于这个黑陶野猪罐上,在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刻纹礼器中,到处都有这种眼睛。
在贺兰山、阴山猴脸岩画中,许多已经简化成了光溜溜两个眼睛,其他皆可省略,就这两个圆眼不能省略。后来,这种 “龙眼”又大量地表达在先秦青铜礼器上,以致在甲骨文、金文中也到处是它的身影,因为这种 “龙”的观念在东方文化中是一直延续的。
玉猪龙以其造型告诉我们,是先有 “易”这种思维方式,而后有 “龙”的产生。野猪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猕猴是与人类最为接近的灵长类动物。当两者被“易”到一起的时候,“龙”就产生出来。
其实在猕猴的社会里,猴王就是用眼睛来管理猴群的。当猴王眼光扫过时,猴群里的所有猴子必须立即有所表示,就是缩起头颈,用力磕响自己的牙齿,发出“咯咯”的声音,以示顺服;稍有迟疑必遭猴王的一顿狂咬猛揍,有些猴子会因此丧命。猴王都懂得杀一儆百的道理。猴的特点也是眼睛特别好使,猴的灵敏不在其嗅觉和听觉,而在其特别锐利的眼睛,细小变化、蛛丝马迹都逃不过它的眼睛。先秦时代,由 “天子”分封而来的世袭王国都叫 “侯”,不过是 “猴”的异写,他们的职责就是为 “天子”监视一方土地、一方人民。
四 “龙”是原始苯教固有的观念
有人会有疑问,龙的观念不是汉民族先民原创的吗?在这个世界上,难道还有比汉文化更发达的龙崇拜?笔者的回答是,你看到的只是假象!
“龙”其实是原始苯教所固有的。苯教产生于青藏高原,已有1.8万年的历史。苯教有一部经典叫 《十万龙经》,讲述的就是世界由 “母龙”起源以及此龙如何施法的故事。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有比青藏高原更多的龙和更发达的龙崇拜。因为古代藏人把这片高原叫作 “十万大山、十万江河”,他们认为这里的每山每水都有“龙”在各司其职地监管着;未求得龙神的许可,不能在上面做任何事情,否则就会招来灾祸。
在苯教描述的世界秩序中,天神总是在高山之巅对大地进行鸟瞰,冈仁波齐是世界最高之山,也是宇宙之中心,天神在此山顶俯视世界众生灵。藏语把冈仁波齐山所在地叫作 “扎达”,就是 “大眨”的意思。离冈仁波齐不远的神山名叫 “扎加”,在藏语中是 “眼睛猪、猪王”的意思。
注意,龙的 “扎根”称号在汉文化中早已消失不见,但在藏文化中,它从未消失过。藏人祭拜的圣人、王者名号中常有此尊号。例如,藏族有文化圣人叫 “吞·弥·桑布·扎根” (藏文写法:),他为藏王松赞干布创制出藏文字母,制定藏语文法。他就拥有这个神圣的 “扎根”称号[4]。
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西北有一个景色奇美的高原盆地,四周峻峰峭壁环立,藏语叫作 “扎尕那”(尕音gǎ)。1925年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到此探险,立即就被这里的景象所震撼,他认定 “这就是亚当和夏娃诞生的地方”。其摄影作品发表于美国 《国家地理》杂志,曾引起巨大轰动。其实 “扎尕那”的藏语本义是“龙之地”或曰 “阎王殿”。
在整个华夏文明起源发展的过程中,原始苯教的底层色是在慢慢消退、隐藏的。不管是野猪还是猕猴,在汉文化中最终都失去原有的尊贵形象,成了贬义词,只留下了它们的化身 “龙”继续存在。
但在青藏高原上,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里是原始苯教的发源地,苯教固有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在这片雪域高原上始终顽强存在着,许多是原汁原味、毫不走样地延续着。例如,在藏人的起源故事中,天父名叫 “扎帕” (zha pa),本义就是 “眼睛猪、猪王”(藏语把 “野猪”读作 “帕”,藏语 “父亲”也读作 “帕”),而与之交配的雌猕猴名叫 “扎申木”(zha shen mu),本义是 “眼睛猴、母猴”,藏人都是他们的后裔。这样,龙的 “扎根”称号当然就不会消失,当然会继续成为神圣、尊贵的代名词。
五 “龙”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基因密码
有 “龙”的崇拜是中华文明最显著的特征,“龙”是构成中华文化的最重要的基因密码。
英国历史学家丹尼尔·汉南在其所著 《自由的基因:我们现代世界的由来》中,对人类古文明有这样一些基本的、核心的判断:
所有的国家都是依据它在孕育之时被注入的DNA生长起来的。在盎格鲁文化圈里,将自由视为一种传自先辈的习惯性的权利,早在史前日耳曼原始部落的森林集会中就已经存在,最后变成了这个圈的遗传基因。在黑暗年代无数次暴力与失控之下,即使缺乏生物学介质,基因依然在顽强传承,如此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百慕大不是海地,新加坡不是印度尼西亚。文化DNA的本质是一种价值观,其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观念:第一,个人自治的观念,包含在契约和财产权利中;第二,集体决定必须由代表做出,代表须向选出他们的共同体负责;第三,法律不仅仅是统治者意志的具体化,它作为传自先辈的习惯性权利,约束国王一如约束最卑贱的臣民[5]。
在盎格鲁文化圈中,基于这种 “习惯性权利不可剥夺”观念,最先出现的是条顿民族原始部落的本地集会,接着是公元之初盎格鲁人的贤人会议,后来发展为遍及盎格鲁圈的议会组织的前身。他说,美国费城宪法的源头,正如其起草者热切申明的那样,并不在美洲。这部宪法不过是英语民族所信奉的古老信条的一次集中表达和见证,其所包含的个人自由和代议制政府的理念,早在塔西佗描述的古老森林部落的大会中就已经种下了牢固的基因[6]。
一言以蔽之,英语民族的历史就是人民如何将他们的意志加诸他们的统治者的历史[7]。
中华文明有自己的独特的DNA,这就是 “龙”的观念和 “龙”的个性。整个中华文明的形态、特征,都与这个基因密码密切相关。
在东方,“龙”一开始就不是用来交流和倾诉的,而是用来使人敬畏和膜拜的。玉猪龙都出土于史前中心大墓中,墓主人都是男性,说明 “龙”一开始就是帝王的代名词,是部族军事权威的象征。这就注定了 “龙”必以狂暴、乖戾为自己的个性。在华夏古人的观念里,没有人可以拂逆龙的淫威而不遭其毁灭,因为它掌握着生杀予夺的权力,唯一能制约它的是更大、更狂暴的龙!
与丹尼尔·汉南所说的西方英语民族的历史是一部 “人民如何将他们的意志加诸他们的统治者的历史”相反,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 “龙如何把自己的意志加诸普天之下草民百姓的历史”。这是东西方历史的不同处。东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皆由此而来。以人本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明首先出现在西方,绝不可能首先出现在东方,根本原因也在这里。
六 古羌西迁把 “扎根”的称谓传播到西方
但龙的 “扎根”称谓是如何来到西方文化中的呢?笔者的推测是,它是随着史前羌藏类游牧民族的西迁而被带到西方的。历史上,这种西迁活动不断发生,司马迁 《史记·西域传》记载的大月氏人的西迁就是其中之一。
龙的一个古老称谓,被记录在了犹太人的 《圣经·创世纪》中,显示出东西方古文明在遥远时代就已经有了联系。可以想见的情形是,随着青藏高原的抬升,或者雪线的下降,这片位于亚洲大陆中央的广阔高原,气候日趋严酷恶劣,适宜游猎的地方越来越少,迫使游牧其上的古羌藏类游牧民族先民不断迁出。他们向东西两个方向迁徙,所到之处建立起大大小小的奴隶制王国。那些向西方迁徙的游牧部族,很自然地会把龙的观念、龙的称谓带进中亚,带进欧洲,龙的古老称谓就这样留在了西方文化中。
人类的迁徙定律是,一条迁徙路径一旦被走通,它就会被反复地使用下去。我们确有理由推测,类似大月氏人的西迁活动,此前应该已经无数次发生过,只是年代久远,已经湮没不闻而已。
据唐代史料记载,中亚的安息人自称是黄帝的嫡系,说是黄帝最小的儿子昌意之裔。唐代有许多安息人在朝廷为官,有的官至宰相。笔者从 《中亚文明史》中得知,安息帝国的建立者帕尔尼人也是从中国甘青地区西迁而去的。帕尔尼人又叫“帕特”或 “帕拉瓦”。帝国鼎盛时的版图包括两河流域,只是西方史学家习惯称之为 “帕提亚王朝”。
“帕尔尼”“帕特”“帕拉瓦”放在藏语中,都是 “猪人、龙人”的意思。帕提亚王朝的高级贵族称号是 “阿扎特”(azat),藏语就是 “眼睛人、龙眼人”的意思。帕提亚皇帝的称号是raja ti raja(读作 “喇家惕喇家”),藏语是 “猪中之猪、王中之王”的意思[8]。所有这些称号都在告诉我们,这些西迁的古羌人是完全有可能把原始苯教中的 “扎根”称号带进西方的。
但与中华文化相反,在西方文化中 “扎根”始终是一种丑陋怪物、一种可怕的魔鬼。西方人描述出来的 “龙”是一种蜥蜴状动物,它长有翅膀,故能飞,口能喷火,火能摧毁一切。西方人认为,龙是魔鬼撒旦的化身,它不做好事,专与上帝作对。英语 “撒旦”亦叫the great dragon,本义是 “巨大的扎根”。
在英语中,即使dragon的引申义也没有一个是褒义的,都是凶恶、暴徒之类。如果有人把一个女人叫作dragon,意思就是她很凶,面目丑陋。龙也是 “没底线的残暴”的代名词,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敌对双方都在海报中把对方描绘成或者说成dragon。
在东方文化中如此尊贵、神圣的 “龙”,到了西方文化中,怎么就变味了呢?解释可以有许多,笔者认为合理的解释是,从遥远的史前时代起,就有亚洲游牧民族不断进入两河流域甚至欧洲腹地,在那里建立起大大小小的奴隶制王国,施行强有力的统治。但这些远道而来的游牧民族无法在那里始终居于统治地位,当王国覆灭时,统治者所祭拜并自称的 “龙”就光彩不再了,成了反面形象,甚至成了邪恶的代名词,留存在西方文化中。
这个 “龙”在东西方文化中有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归根结底是由东西方古文明起源发展中的人文、地缘环境大不相同造成的。欧洲民族先民几乎都是游牧民族出身,那里并不存在百越先民那样的纯粹农耕定居民族。东西方之间的路途如此遥远,来自东方的游牧部族即使非常善战、强大一时,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后继力量的支持、补充,终究也是要后继乏力、衰败下去的。不像在中国,来自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始终在向低处、向温暖地方迁徙,他们有同一个宗教背景,都是龙的崇拜者,其所建立的中原王朝无一例外都以龙为帝王象征。就是说这个“龙”在东方未真正衰败过,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地变换着而已。
简单说,“扎根”在西方历史上,只是时不时地盘旋、翻腾一下就飞离不知所终了。但在中原汉地,在长江与黄河之间,却始终是俯瞰大地、呼风唤雨、法力无边,从未离开过。当然,它就永远保持了尊贵、神圣的形象。
注 释
[1]额尔登泰、乌云达赉校勘 《蒙古秘史校勘本》卷8,第207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第1013页。成吉思汗说:“札阿邻 (傍译 ‘神告’)天神向我预示长生天旨意。”
[2]《五体清文鉴》中,对 “喳”的满文解释是Wesihun niyalma i hūlara de jabure mudan(对尊贵之人使唤时的应答声)。
[3]《郭沫若全集》考古编 《甲骨文字研究》,科学出版社,1982,第288页。商王朝始祖王亥之 “亥”在小屯甲骨文中又写作 “该”,《楚辞·天问》也写作 “该”(“该秉季德”),《竹书纪年》作 “胲”,《汉书·古今人表》则写作 “垓”,读音都是一样的。
[4]青海省共和县藏族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本课文:《吞弥桑布扎根》。
[5]〔英〕丹尼尔·汉南:《自由的基因:我们现代世界的由来》,徐爽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第73页。
[6]〔英〕丹尼尔·汉南:《自由的基因:我们现代世界的由来》,徐爽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第260页。
[7]〔英〕丹尼尔·汉南:《自由的基因:我们现代世界的由来》,徐爽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第388页。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 《中亚文明史》第二卷 “帕提亚”,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第150、1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