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2018-04-14张浩
张 浩
(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骨科,江苏 如皋 2265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老年人易发生骨质疏松,其在发生意外跌倒或下肢扭转时,极易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1]。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趋势的加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该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髋旋转畸形、髋关节内翻、下肢变短等后遗症[2]。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是一种新型的骨科手术。实施该手术时,内固定物的抗旋转和加压的作用突出。因此,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适合食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3]。为探讨使用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收治的10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经影像学检查被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2)其年龄>60岁。3)其血压和血糖水平得到良好的控制。4)不存在进行PFNA内固定术的禁忌证。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56例;其年龄为63~98岁,平均年龄为69.3岁;其中骨折Evans-Jensen分型为ⅠA型的患者有13例,为ⅠB型的患者有29例,为ⅡA型的患者有45例,为ⅡB型的患者有10例,为Ⅲ型的患者有6例。在这些患者中,有25例患者患有冠心病,有22例患者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有47例患者患有高血压,有35例患者患有糖尿病。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使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术前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确认其骨折的具体情况,为其选取合适的髓内钉。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让患者取仰卧位,将其健肢外展,将其患侧臀部垫高,保持其患侧下肢伸直、内旋15°。在C型臂X线机下对骨折部位进行牵引复位。在患者股骨粗隆顶端近侧做长度为3~5 cm的切口。切开皮肤、臀肌筋膜等。在患者的大转子顶点插入导针。使用扩髓器沿导针进行扩髓。沿导针将头钉插入患者股骨近端的髓腔中。拔出导针。使用C型臂X线机确认头钉的位置,确认头钉的尖端处于股骨头关节面软骨下8~10 mm处。将带有螺旋刀片的螺纹导针置入头钉孔内。安装尾帽,锁定螺钉。留置乳胶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术后为患者使用2~5 d的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24~48 h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术后对所有患者均随访12~30个月,观察其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骨折愈合的时间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术后6个月,使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判定这些患者治疗的效果。将这些患者治疗的效果分为优良(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90分)、较好(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0~89分)、尚可(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70~79分)及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70分)四个等级[4]。总有效率=(优良例数+较好例数+尚可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这些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为30.3~67.5 min,平均手术持续的时间为(47.1±8.7)min;其术中的出血量为59~100 ml,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68.5±10.6)ml;其骨折愈合的时间为4.6~9.2周,平均骨折愈合的时间为(6.3±2.1)周;其中有1例患者在术后发生感染,有1例患者在术后发生髋骨内翻。这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4%。在这些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优良的患者有72例,为较好的患者有21例,为尚可的患者有7例,为差的患者有3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09%。
3 讨论
我国的人口基数大,近几年人口出生率低,医疗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人均寿命得到延长,导致我国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增加,且老年人在居民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增大。老年人通常存在骨质疏松、肌肉无力、肢体协调性降低及视力减退等情况,其发生骨折的风险较大。老年人在发生下肢突然扭转、跌倒、外力撞击时易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部的血运丰富。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很少会发生骨折不愈合的情况。但该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发生髋旋转畸形、髋关节内翻、下肢变短等后遗症。老年人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常因惧怕手术带来的疼痛和伤害而选择进行保守治疗。进行保守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术后康复的速度慢,需长期卧床,发生压疮、感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甚至可发生残疾或死亡。目前临床医生主要推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手术进行治疗。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可分为髓外固定术和髓内固定术。使用髓外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手术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其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好,但固定物抗剪切力的效果较差,术后其骨折部位的稳定性较差[5]。PFNA内固定术是一种髓内固定手术,是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一种手术。进行PFNA内固定术时,内固定物具有较强的抗旋转和抗内翻的作用。使用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手术切口小,对其造成的创伤小,内固定的效果好,使其能在术后短时间内下地行走,避免其因长期卧床而发生多种并发症。
王小洪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手术持续的平均时间为(45.1±6.2)min,其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66.5±11.2)ml,其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6.1±2.1)周,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0%[6]。这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一致。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的年龄较大、发生骨质疏松的程度较重,则其使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风险较大。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内固定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确认其是否患有心脏疾病、肾脏疾病或存在其他等手术禁忌证,并评价患者进行麻醉和手术的风险性。充分了解患者骨折部位的情况,为其选取合适的髓内钉。2)术中利用影像学设备提高手术操作的精确度,争取在置入螺钉时一次性成功,避免因反复更改钉道而降低内固定的效果。3)术后注意为患者补充营养,改善其骨质,促进其康复。同时为患者合理地安排活动的时间及活动量,避免其术后发生肢体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使用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其手术持续的时间短,术中的出血量少,骨折愈合的速度较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