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油画教学改革分析
2018-04-13万道刚
摘 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应用型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需求也日益增大,教育界也愈发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就高校油画教学而言,由于在美术教学中占据较高地位,而且能起到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等作用,所以高校对其十分重视。然而,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校油画教学存在众多问题,而且应用型人才培养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教学亟须改革。因此,本文从高校油画教学现状入手分析,并重点研究了油画教学的改革策略,希望能借此推动油画教学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高校;油画教学;改革
油画于20世纪初期流入我国,但直到20世纪中叶才被教育界重视,才在教育体系中拥有独立且专业的教学地位。纵观高校油画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在形式表现、理念诠释、语言描写等方面发生了巨大改变,而且风格越来越鲜明,越来越多元。另外,油畫业也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格局。然而高校油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所以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为了促进油画业发展,高校应在充分了解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改革。
一、 高校油画教学现状分析
(一) 课程设置不合理
对大多数高校而言,油画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是无法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受苏联契斯恰科夫体制影响,部分教师过于强调技能训练,十分重视创作教学,却忽视了理论教学。也就是说,部分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不顾学生基础,将教学重点移到创作、实践教学。而这不仅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这是因为只有在扎实油画功底的支撑下,学生才能利用技能完成创作,否则,创作质量不容乐观,教学效果不如预期,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另外,部分教师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轻视了创作和实践部分,虽然这有助于学生夯实基础,但不利于学生锻炼创作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二) 教学模式单一化
对大多数高校而言,油画教学模式单一是其无法避免的难题。我国美术类院校的教学思路越来越相似,教学模式也大都千篇一律、缺乏新意。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综合院校开始增设油画专业,虽然在表面上,这有利于油画教学发展,但实际并非如此。一方面,综合院校普遍缺乏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所以教学模式相对固定、低效;另一方面,考进该专业的学生并非都出于对油画的热爱,大多是受成绩和志愿限制,不得不学习油画,所以教学效果普遍不佳。
(三) 教学评价不科学
我国高校油画教学的评价模式过于死板,评价内容过于单一,评价结果缺乏准确性、全面性以及科学性。具体来说,高校在评价学生的油画学习效果时,普遍会将技能视为考查重点,而非艺术创造力、个人特色等,而且教学评价的形式多为考核期末作品。在此情况下,不仅会致使学生过于重视理论学习和技能练习,还会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限制油画教学发展。
二、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油画教学改革策略
(一) 合理设置课程
为了高效地培养油画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师应合理设置课程,科学制订计划,力求夯实学生基础,提升学生创造力。高校油画教学课程主要由基础课和创作课构成,而且这两门课相辅相成,十分利于增强学生艺术审美情趣、创新思维等。为了确保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首先,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油画水平,明确学生的优势与劣势所在。其次,以夯实学生基础,增强学生综合素养为目的,确定基础课和创作课的设置比例,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然后,教师应改革教学模式,落实教学计划。最后,教师应在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全面引导学生寻找灵感,努力激发学生潜能。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的教学效果等为依据,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度调整和优化,而非完全依照计划,开展死板教学。
(二) 创新教学模式
增强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促使学生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创作,打造出独具我国民族特色的油画风格是高校油画教学的一大目标。但从实际情况出发,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死板,无法满足时代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所以相关人员应致力于创新教学模式。具体而言,由于油画创作需要灵感、需要时间,所以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教学也不应限于教室。也就是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到校园任意一角进行写生,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灵感,还会吸引他人注意,增强学生的创作欲望。而且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前往艺术气息比较浓厚的地方,比如美术馆、博物馆等寻找灵感,进行创作。值得注意的是,采用此类教学模式需要学生积极配合,认真落实,否则极易流于形式,而且评价不易进行,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视频或者照片,记录学习和创作的过程。
(三) 优化教学评价
开展教学评价,不仅有助于学生客观认识自身不足,及时进行自我完善和提升,还能帮助教师发现教学漏洞,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然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学评价全面、准确、深入地进行,否则评价将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意义。为了优化教学评价,一方面,高校可以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自由创作,然后将作品逐一编号,让学生依次抽签,并评价抽到的作品,给出优化意见,以此考查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三到五个学生一组,然后给出一幅作品(最好出自名家之手),然后让他们分析该作品的创作思路,猜测作品的创作者,深入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教师则要以学生的发言质量和次数作为打分依据。采用这种方式,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基本素养,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 结束语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高校油画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有助于教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科学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全面锻炼能力。另一方面,这能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油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率,并能有效推动油画业发展。只是,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我国高校油画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所以这不仅需要综合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相关经验丰富的教师通力合作,还需要学生积极配合,更需要学校及社会相关部门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黄经庭.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油画教学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7,(12):126.
[2]朝鲁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油画教学改革研究[J].艺术教育,2016,(10):134-135.
作者简介:
万道刚,贵州省黔南州,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