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融合 共担管理

2018-04-13蔡锦珠

考试周刊 2018年35期
关键词:模式探究管理

摘 要: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传统观念中,学校是封闭的环境,一旦学生进入校园后,学生的活动皆由教师负责。只有在学生出现较大的问题的情况下,教师才会联系家长。而在家长的心目中,也认为只有孩子出现了问题老师才会联系。因此在面对老师时,很多家长是带着挨批评、受教育的心态。

关键词:管理;模式;探究

一、 问题的提出

由于缺乏平等的交流,家校分割,家长进入校园都会觉得不自在,更别提参与管理了;家校合作的内容也比较单一,一般也就是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如听写、背书、签名等,学校的活动是极少有家长参与其中的。对于学生的负担是否过重、学校的教育设施是否合理等,家长几乎一无所知;对于家校合作这一机构与制度,也是非常缺乏的。就目前而言,家长会是家校合作管理的主要渠道。然而现在大部分的家长会都变味了,变成了学校介绍会、学生表彰会等。家长都处于被动的位置,几乎没有主动发言的机会。当然也有不少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但仅仅只是流于形式,成立了以后就几乎不再有任何活动。

二、 概念的界定

所谓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它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或者品德等问题,也不应该仅仅是对自己孩子各方面的关注。它应该站在学校的角度,关注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学校的管理包括对学校基本情况的了解、对学校各项管理的关注以及对学校各项决策的参与等。

三、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分类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家校管理经验,依据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特征,家校管理模式分为以下三种:审议模式、过程模式、决策模式。

(一)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审议模式

審议模式的家校管理在我国中小学是非常普遍的,这是家校管理的初级形态。在一些政治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家长的民主参与意识比较强,但是由于过去家长一直长期处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学校并不是完全地开放。这种类型的家校管理模式一般都是通过家校委员会来实施的。家校委员会的职责就是建立家校之间的联系,听取学校的报告和相关计划安排等,同时对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这种管理模式通常学校只是选择性听取部分家长的意见,解决一些紧急的、易解决的、或者对学校有利的问题,其余的则采取回避敷衍的态度。总体来说,家校委员会对学校管理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家长在这样的模式当中也只是被动的配合,处于接受者的位置。

(二)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模式

家校管理的过程模式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中小学已经开始实施。家长通过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咨询权、行动权得到了部分落实。随着城市的发展,家长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参与学校管理的愿望也愈加强烈,学校也应该进一步向家长开放。从我国目前的实施来看,我国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型的模式主要通过家长志愿服务这一项来得以实现。家长志愿参加学校的服务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比较常见,但是在我国还只是刚刚起步。这种管理模式从学校角度来说,是为了通过争取家长方面的资源来协助学校的运作,并且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三)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决策模式

虽然家长进入最终的决策层面是必然的趋势,但是这种模式在我国现阶段而言,还尚未出现。其实,这种管理模式,在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实施很久了。这种管理是家校管理的最高形态。在这些国家中,家长的决策权力甚至都得到了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护。对家长而言,学校是对他们高度开放的一个环境,与他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让家长加入学校的决策对于我国来说还是显得不太切合实际。但是随着学校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这种管理模式在我国的中小学中也会慢慢找到它的生长点的。

四、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基本模式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在实际操作中,三种模式通常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者三种,又或者处于两者之间。不同的模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并且在实施家校管理之前,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都可能产生负面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推进家校管理的进程。

五、 启发与结论

家校管理是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学校管理的重要措施。事实证明,家校管理模式得到了家长、教师、校长三方面的认可,只是缺少相关的制度、方案等。当然,家校管理并不是灵丹妙药,各种问题并不会因此迎刃而解,它只是学校管理的一个方面。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学校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家长参加学校管理将更加的积极主动。

参考文献:

[1]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韩绪芹.泰安市初中家校合作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0.

[3]陆春华.影响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D].苏州:苏州大学,2010.

[4]苗建玲.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8:5.

[5]曲丽君.朝阳市第一中学家校合作的个案调查与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

蔡锦珠,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宝应县白田小学。

猜你喜欢

模式探究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