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后总结习惯与能力培养的探析

2018-04-13樊军华

考试周刊 2018年35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养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难度较大,要做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又要让学生适应初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初中与小学又存在很大的不同,要从小学的算术式数学向初中的方程式数学转化,内容相对枯燥抽象。在教学方式上,初中数学教学更偏重效率,内容量大,节奏更快。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后总结的学习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教学内容。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后总结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课后总结的习惯。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课后总结;能力培养

一、 前言

数学科目不单纯是文学性科目,需要学生背诵的内容相对不多,但是因此很多学生忽视了数学科目的课后总结,但实际上,课后总结的学习方式在很多学科都是非常实用的,这其中也包括数学科目。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课后总结的习惯与能力。

初中数学可以说是数学教育中的承上启下的阶段。它既要负责承接小学数学教学中偏向算术技巧的教学内容,又要帮助学生适应初中方程式、代数几何的教学内容。而初中数学更多地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不能再沿用小学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需要学生更多地进行独立思考和总结,非常挑战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但一些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并不能单纯通过课堂教学对知识点做到掌握和理解,这就使得课后总结学习变得非常重要。

二、 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

其一,由算术范围扩充到有理数范围。在“数”的概念上,从“算术数”的基础上扩充到“有理数”的范围。对于“数”的认识比从前又加深了一步,对于“有理数”,除了数值的部分,又增加了数学符号的部分。其二,由数字变化到数式。小学数学学习的是具体的数字,而初中数学开始接触到字母表示数即代数,建立了代数的概念,研究的是有理式的运算。这是数学学习中新的里程碑,也就是,学生要从具体的数学观念转变为抽象的数学观念,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转变。其三,由应用题解题法到代数解题法的转变。用算术方法与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又有着很多不同之处。用算术方法求解是逆向推导求解,用代数方法求解是顺向推到求解。

总之,初中数学的概念难度加深,教学内容增多,加强了数学思维模式,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内容增多了。

三、 课后总结的重要意义

在学习方法中,除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没有了这一部分,就不是完整的学习过程。做好及时的课后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加固学习内容,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查缺补漏。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做好课后总结归纳,根据教学内容,着眼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吸收、理解、巩固和提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通常是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座位上听讲,只有简单的听课和提问的环节,学生只是在跟随教师的思路,像录音机一样复刻教师的知识。而由于教学内容很多。教师为了能跟上教学进度,会不间断地授课,通常不会给学生在课堂上留出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总结时间。虽然大家都意识到了总结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培训。

初中数学教学是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习惯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节奏。同时,教师也认为,学生认真听讲、教师认真讲解是效率最高的教学手段,认为思考和总结是浪费时间的行为,所以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课后总结能力。

四、 课后总结习惯与能力培养策略

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并没有养成进行课后总结的习惯和能力,甚至没有经历过相关的引导和培训,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能够给予指导和培训,帮助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掌握课后总结能力,养成课后总结的习惯。下面将简述集中培养方式和策略。

(一) 运用小组式讨论的方式

小组讨论形式,可以帮助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学习、共同探讨问题、一起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和長处,能够从讨论中补充不足,开阔思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可以在提前做好授课方案的情况下,对每个学习小组提出需要探究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内部的讨论研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互相进行提问和解答,进行思维的碰撞与交流,让学生的思路逐渐完善,拥有明晰的思维导向,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 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

思维导图就是运用图像、箭头、文字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处理,已呈现出树状结构图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就是运用精练的语言和准确的图示,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提炼知识要点,明确学习思路。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因为思维导图是在掌握了所学知识的情况下,对知识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归纳,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更有助于学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而且,由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增多,学生的数学课本往往很厚,且书中更没有标明知识重点。运用思维导图则能帮助学生化繁为简,对课本知识进行浓缩,可以在复习的时候大大减轻学生的压力,更方便学生学习。

(三) 运用对比式学习的方式

对比式学习法,是将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知识点的异同,通过对比两个知识点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规律,在对比中加深理解和记忆。如果没有比较和分析,只是单纯的通过拿出其中的一个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在听讲的时候就不容易把握重点,不容易理解透彻,表面上貌似是听懂了,实际上对知识点的特点和核心没有理解。但通过对比的方式,学生更能明晰每个知识点的不同和核心,熟练掌握两个知识点。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许多知识点的过度和逻辑思维的形成,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完善都要在这个阶段完成。所以,培训学生课后总结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完成繁重的课业目标,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更能为学生未来要面临的高中、大学甚至研究生的学习阶段打好基础。而只有想方设法提高课后总结方法的运用能力,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培养课后总结的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勇.“非指导性”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6.

[2]白翠霞.基于初中生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数学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3]刘梁华.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

作者简介:

樊军华,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桶井土家族乡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养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