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2018-04-13吉晓冬

大医生 2018年5期
关键词:糖耐量脉搏传导

吉晓冬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循环内三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5)

在心脑血管病的发展过程中,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弹性改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比较复杂的发病机制,研究发现在其产生、发展甚至破裂血管斑块的进展中炎症反应贯穿了整个过程。动脉脉博波传导速度对动脉粥样硬化评价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而炎症因子是对炎症状态客观真实反映的一个主要指标[1]。通过对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的检测,对炎症因子与动脉弹性改变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5例,女性55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50.19±8.25)岁。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作为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及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的标准[2-3]。排除具有冠心病史、继发性高血压、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心功能不全、各种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肝肾器官损害严重、心律严重失常、脑卒中、周围血管疾病等患者。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组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三组。测量患者身高、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等基本指标,在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当天清晨测量血压,受检者在检查前一天禁烟或咖啡及浓茶等,睡眠应保持良好。对左、右上臂血压同时测量,继续测量具有较高收缩压的一侧,重复进行3次测量后记录平均值及相应脉压。受检者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应禁食不少于10 h,次日抽取3~5 mL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测定的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主要是指在动脉系统两个既定点之间的间脉搏波传播速度,通过对动脉系统两个点之间脉搏波在传导时间的测量及两点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3组患者的动脉脉搏波速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分别为(7.09±2.16)m/s和(1.35±1.79)mg/L,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组患者分别为(6.84±1.61)和(1.84±1.82)mg/L,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7.85±2.29)m/s和(2.02±1.96mg/L)。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比其他两组患者明显增高;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P<0.05),但与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具有正相关关系,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具有独立相关关系。

3 讨论与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十分复杂的一个过程,而动脉增加僵硬度是早期改变血管功能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动脉僵硬度方面近年来开展的研究已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目前有很多方法用于动脉僵硬度的检测,但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是无创便捷且具有良好重复性的检测方法,操作人员无需专业培训,该检查在筛检及研究大规模人群中比较适宜。而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使大动脉僵硬度得到直接反映,与临床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是目前对动脉僵硬度反映及心脑血管事件预测的一个“金标准”[4]。研究未发现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存在差异,主要是考虑到本研究收集较少的病例及异常糖耐量患者较短的病程具有一定关系[5-6]。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具有独立相关性,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与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密切,也就是在动脉僵硬化中炎症反应具有一定作用,这与有关研究报道基本吻合。

综上所述,本研究收集的病例不多,难以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对危险因素及检测指标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价值进行准确评估。另外,采用横断面研究的局限性较大,还应开展规模较大的前瞻性研究,对于预测及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情并进行及时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糖耐量脉搏传导
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神奇的骨传导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穿戴式脉搏仪的设计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近红外可穿戴设备中脉搏波的呼吸率检测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