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自然地理环境与道教的发展
2018-04-12许俐俐余巍巍官云兰
许俐俐, 余巍巍, 官云兰
(1.东华理工大学 长江学院,江西 抚州 344000;2.东华理工大学 测绘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距今有1 800多年的历史,龙虎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道教文化吸引众多学者前去从事各方面的专题研究。关于龙虎山地理环境与道教的密切关系目前还较少研究,以下从龙虎山的地理环境、道教的发展,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与道教的息息相关的关系。
1 龙虎山的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的自然环境和受人类影响后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由五大要素组成: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生物。这些要素的组合,决定了地理环境状况,而环境要素的特征取决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龙虎山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良。
1.1 地理位置
龙虎山地处江西省境内,距离交通枢纽城市鹰潭16 km,距离贵溪40 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4’44”~117°06’25”,北纬27°57’54”~28°11’10”。处中低纬度地带,离海洋较近,南边依靠着武夷山脉,北边面临河谷盆地,面积16 950 hm2。
1.2 自然地理环境
气候条件: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龙虎山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夏季受东南风影响,1月平均气温为5.3 ℃,7月平均气温为29.6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加上离东部的海洋较近,气候显得比较温暖湿润。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7.9 ℃,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40.7 ℃,最低气温为-8.6 ℃。年平均无霜期26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820小时。因为依靠着武夷山脉,加上境内植被丰富,区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6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约1 878 mm,空气湿度比较大[1]。
因为地处山地,相对平原地区本地的气温年较差要小一些,湿度要大一些[1]。
地形、地貌:龙虎山总体地势是南高北低,海拔多在120~280 m之间,为江南丘陵地形,境内以丹霞地貌为主,还有部分火山岩和河流地貌。丹霞地貌主要发育于中新生代陆相红色砂砾岩组成的地层中,属于红层地貌一类。这里的丹霞地貌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了有方山、石墙、石柱、石峰、沟谷、洞穴等单个的形态,还有峰丛、峰林、孤峰、丘陵等群体形态,它与龙虎山南面的武夷山和北面的信江盆地共同构成一个丰富的地貌单元。
水文情况:境内河流湖泊众多,加上气候湿润,植被茂盛,流域内水量丰富。流经这里的河流主要是信江,信江是江西省五大水系之一,河道宽阔(250~350 m),流量丰富。信江的一级支流泸溪河贯穿龙虎山,多年平均径流深1 140 mm,流量20.7 m3/s,年径流量6.63亿m3[1]。还有不少湖泊分布,如天鹅湖和洪五湖等。由于地表水源丰富,这里的水质清澈,无异味,PH值呈中性,达到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100%达到标准。
土壤:由于地处中低纬度地带,加上部分山地地形,龙虎山地带性土壤主要是红壤,山区的土壤呈垂直地带分布,主要有山地黄壤、山地草甸土等,在平地耕作区还分布着水稻土。
生物(植物与动物):龙虎山生物地理区属于古北界中国亚热带森林省东南沿海亚单元,具有岗地、丘陵和山地等多类型植被特征。在本区的低海拔处生长着中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有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和暖性针叶林等,还有竹林、灌木丛等,森林覆盖率达57%左右。据调查,本区还保留大量的原始种群,保存大量百年以上的古树,如罗汉松、樟树、黄连木、桂花、枫杨等近300棵,还有11种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区内动物种类也非常丰富,脊椎动物300多种,其中哺乳类69种,鸟类200多种,爬行类近50种。昆虫种类900多种[1]。
2 龙虎山道教发展
史料记载,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之所以更名是因为祖天师张道陵在此山炼成仙丹,引来龙虎气象,因此得名。“天师”是张道陵创立道教时,自封的领导称号。当时他在巴蜀地区建立了二十四治,实行的是政教合一制度,就相当于教区。各治首领为“都功”,而张道陵本人任首治(中央教区)都功(天师道信物“阳平治都功印”即因此而来),并自领“天师”称号。自此之后,天师世袭,其子孙后嗣,凡继位者均自领“天师”称号,非张氏血脉不得继位。张道陵(祖天师)和其子张衡(嗣天师)、其孙张鲁(系天师)均在巴蜀一带活动,传说都飞升上界,位列仙班。其曾孙张盛(四代天师)在汉末迁至龙虎山并定居。第四代天师从蜀地迁至龙虎山并定居下来后,龙虎山就成了“天师祖庭”,很长一段时间是“道都”或者南方“道都”,其地位不言而喻,所以龙虎山可以说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2]。
龙虎山天师府是历代天师所居之处,有正一道祖庭的称呼。正一道即天师道,其前身是五斗米道。汉末,张鲁投降曹操,巴蜀五斗米教出现了分裂,其中一部分流传到江东,叫正一道,自汉中迁居至龙虎山。所以早在东汉时期,正一道兴盛时,龙虎山道教宫观规模宏大,数量众多,有10大道宫,81座道观,50座道院,还有敕书阁、藏经楼、学宫等众多文化教育建筑,至今保留下来的有天师府,上清宫,正一观等。
明初,太祖朱元璋加赐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永掌天下道教事”,把张天师的权力从掌江南道教事扩大到掌全国道教事,龙虎宗成为最显赫的道教宗派,龙虎山成为全国道教的中心,天师成为全国道教的精神领袖。但在清朝龙虎山的宗教地位逐渐下降。清乾隆中期,天师地位由一品一度降为五品,后复三品。尽管如此,慑于民众信仰和传统习俗,清王朝仍赐天师世袭嗣教,加恩视正三品,并“永为例”(道教之音),直到清末,龙虎山道教地位虽然下降(其实是道教整体地位下降),但道教祖庭地位仍然是非常崇高的,仅次于武当山白云观等。如今,龙虎山天师府在道教人心中,更多是一种文化与象征意义。
3 龙虎山自然环境与道教文化发展相得益彰
龙虎山远离都市,清幽的环境成为神仙高道向往的修炼场所。龙虎山物华天宝,大自然百亿年造化成就了它独特的风貌,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赋予了它更多的灵秀与内涵。山中峰峦叠嶂,树木葱郁,碧水常流,如缎如带,以二十四岩,九十九峰,一百零八景著称。
龙虎山丹霞地貌的特征与道教理念非常契合。龙虎山丹霞地貌正地形呈现顶圆、坡陡、麓缓的形态,小型孤峰或残丘与道教倡导的“圆、柔”极为相符,丹霞地貌砂岩经长期的风化作用,岩层呈现浅红色、赤红色、砖红色和紫红色。红色象征吉祥和生命力,可以趋吉化凶。道教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崇尚红色和紫色,如道士用的桃木剑、朱砂、朱印等都是红色,炼丹时用的汞,丹砂、雄黄等原料多为红色或紫色,因此,龙虎山丹霞地貌的颜色契合了道教崇尚红色和紫色的理念[3]。
龙虎山水源充足。水具有一种自我洁净并且洁净他物的功能,从不居功自傲,而是去高就下,随方就圆,水虽柔弱,却有冲破坚固东西的巨大威力。道教把水看作天地万物的本源,认为水具有润泽发生、至柔上善、涤秽荡气、平静之德,动植物都离不开水的滋养。
另一方面,道教的宗教信念对龙虎山自然环境的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道教认为宇宙间天地人物、飞禽走兽、草木昆虫等一切生物都是由道气所化的,人是道气中的中和之气化生而成的,是宇宙间的四大(道、天、地、人)根本之一,人类与自然环境都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4]。因此,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一定要适当利用自然资源,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道教特别强调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晋代道士葛洪说过,“天道无为,任物自然”[5]。人要顺应无为的天道,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当然道教思想也主张人的主观能动性,前题是不以征服者的姿态面对世间万物,改造自然,超越自然,将顺应和超越相融合,建立一个共荣共存,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道教的自然观强调道法自然、善待万物的思想还具有现代意义,当今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发展经济的同时,出现了工业污染、物种灭绝、环境恶化等严峻问题。人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就必须彻底消除主客观之间的对立,真正做到天人合一,老子《道德经》里有“慈俭不争”的思想,把爱心加上同情感看成是立身处世所必须持守的基本动力,把谨身节用,不奢不侈,少欲知足,守分不贪看成是宝物。不滋生过分的欲望,就不会产生侵夺他人之物的念头,与他人相处不抢功,不傲物,谦虚退让,勿与人争。这种思想,对调整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调整好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关系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