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脑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及导致其脑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
2018-04-12朱玘诺
朱玘诺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22)
精神疾病是指在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患者的大脑功能异常,致使其出现不同程度的情感、认知、意志及行为异常和障碍的一种疾病[1]。目前,临床上尚无根治该病的有效办法,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以控制病情。但此类患者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会对其神经系统等造成一定的毒副作用,易导致其出现脑电图异常。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脑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及导致其脑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186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疾病患者。这186例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规定的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2)病程≥5年。3)病历资料完整。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有脑器质性疾病史。2)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前已存在脑电图异常的情况[2]。在这18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06例,女性患者80例;其年龄为34~79岁,平均年龄为(58.45±12.76)岁;其病程为6~32年,平均病程为(18.25±9.38)年。
1.2 方法
对这186例患者均进行脑电图检查,观察其脑电图异常的检出率,然后总结导致其脑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脑电图检查的方法是:在检查前,让患者放松精神和全身肌肉,将电极片贴在其头皮上,然后用全自动脑功能检查仪(由康泰kt88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1518K型)对其进行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3.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导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脑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3]。
2 结果
2.1 这186例患者脑电图异常的检出率
在这186例患者中,共有118例患者存在脑电图异常,其脑电图异常的检出率为63.44%。在这118例脑电图异常患者中,有轻度脑电图异常患者82例(占44.09%),中度脑电图异常患者28例(占15.05%),重度脑电图异常患者8例(占4.30%)。
2.2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服药的年限及年龄与患者脑电图异常的关系
服用氯氮平的患者其脑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高于服用氯丙嗪、氯氮平联合氯丙嗪、利培酮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P<0.05)。联用氯氮平与氯丙嗪的患者其脑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高于服用氯丙嗪、利培酮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P<0.05)。61~80岁的患者其脑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高于31~40岁、41~50岁和51~60岁的患者(P<0.05)。51~60岁的患者其脑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高于31~40岁和41~50岁的患者(P<0.05)。41~50岁的患者其脑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高于31~40岁的患者(P<0.05)。不同服药年限的患者其脑电图异常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服药的年限及年龄与患者脑电图异常的关系
2.3 对导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脑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
对导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脑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年龄和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偏大、服用氯氮平是导致其脑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详见表2。
表2 对导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脑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精神疾病患者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易出现脑电图异常的情况。此类患者出现的脑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a波节律不规则且变慢,出现少量的δ波和等量θ波等[4]。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年龄偏大、服用氯氮平是导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脑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由于老年人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力下降,因此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而可导致其更容易受到抗精神病药物的影响,进而出现脑电图异常。氯氮平是一种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该药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的多种受体,具有多相效应,其对5-HT受体和多巴胺D4受体等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可通过干扰皮质的生物电活动导致脑电图异常。而利培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选择性地作用于5-HT受体、多巴胺D2受体等,其对其他受体无亲和力或亲和力较弱,因此其对患者脑电图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脑电图异常的检出率为63.44%。导致此类患者脑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偏大及服用氯氮平。
[1]俞建良,夏斋冲,亢明,等.18例精神药物致癫痫发作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5(s1):46-47.
[2]魏庆平,胡隆珊.抗精神病药与脑电图癫痫性放电[J].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0,33(4):264-264.
[3]谢梅清.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脑电活动异常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0(4):337.
[4]刘增龙,周会爽,崔利军,等.托吡酯对氯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干预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0,32(21):2984-2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