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4-12杨泽卫
张 琼,杨泽卫
(1.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胸外科, 云南 昆明 650000;2.昆明市延安医院耳鼻喉科, 云南 昆明 650000)
食道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常采用食道癌切除术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但是,此疗法的创伤较大,许多患者在术后较易出现疼痛难忍的情况,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大量的临床实践结果显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1]。为了验证这一护理模式的有效性,笔者对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102例食道癌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102例食道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102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1例患者。在甲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有28例和23例,其中年龄最小的23岁,年龄最大的69岁,平均年龄为(46.0±1.9)岁。在乙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有29例和22例,其中年龄最小的22岁,年龄最大的68岁,平均年龄为(45.0±1.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这两组患者均采用食道癌切除术进行治疗。在这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内,我院均对其进行营养支持、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乙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进行综合护理的方法是:1)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先对其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的过程中,同步为其讲解进行病情评估的意义,并询问其存在哪些不适症状、并发症以及心理状态。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术前综合护理。对于对自身所患疾病不甚了解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期安排其参加专题讲座活动,使其充分了解自身所患的疾病。同时,积极地向其讲解采用食道癌切除术治疗食道癌的方法以及在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并向其介绍成功治愈食道癌的病例,以激发其对抗疾病的勇气,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对于在术前存在紧张和焦虑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结合其家庭环境、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等因素,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其减轻精神方面的压力,让其看到恢复正常生活的希望。2)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的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并密切观察其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对其实施紧急救治。对于术后因疼痛难忍不敢咳痰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遵循医嘱为其使用镇痛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告知患者在进行咳痰时要保持坐位,并教会其通过胸腔震动咳出痰液的方法。对于咳痰时气力不足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在其进行咳痰时用双手按压其胸骨以下的部位,增加其胸腔的压力,进而促进其将气管内的痰液排出[2]。在患者进行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告知其在术后的4~5d之内保持禁食。在患者进行手术后的第6d,护理人员应告知其可进食适量的流质食物(如豆浆、米汤等)。在患者进行手术后2周左右,护理人员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告知其进食普通饮食。另外,为避免患者发生口腔溃疡,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口腔护理。进行口腔护理的方法是:让患者每日使用漱口药水进行含漱,每日含漱2~3次即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LQ-C30)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该量表共包含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精神健康四个项目。每个项目的总分为100分,患者各项目的得分越高,说明其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 13.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乙组患者生理机能的平均评分、生理职能的平均评分、躯体疼痛的平均评分和精神健康的平均评分分别为:(70.28±8.13)分、(56.65±5.62)分、(65.34±7.36)分和(51.72±5.07)分。甲组患者生理机能的平均评分、生理职能的平均评分、躯体疼痛的平均评分和精神健康的平均评分分别为 :(59.91±7.86)分、(44.46±5.10)分、(53.63±6.41)分和(34.45±8.23)分。乙组患者生理机能的评分、生理职能的评分、躯体疼痛的评分和精神健康的评分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s)
组别 例数(n)生理机能(分)生理职能(分) 躯体疼痛(分) 精神健康(分)乙组 51 70.28±8.13 56.65±5.62 65.34±7.36 51.72±5.07甲组 51 59.91±7.86 44.46±5.10 53.63±6.41 34.45±8.23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论
食道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此病具有发病率较高(我国每年因食道癌死亡的患者大约为15万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此病患者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等特点[3]。通常情况下,食道癌患者一般会出现饮食困难的典型临床症状,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食道癌切除术对食道癌患者进行治疗,但该术式的创伤较大,而手术创伤又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不良反应,进而影响其术后康复的效果及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上积极探讨对食道癌患者进行有效护理的方法对缩短其术后康复进程,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护理模式是指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内,对其实施系统化、人性化、全面化的一种全新护理模式。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食道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内,对其实施系统化、人性化、全面化的综合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证实这一结果的真实性,笔者对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胸外科近期收治的部分食道癌患者实施了围术期综合护理,结果显示,在这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内,接受综合护理的乙组患者,其生理机能的评分、生理职能的评分、躯体疼痛的评分和精神健康的评分均明显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甲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进行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生活质量,加快其术后康复的进程。
[1]关英华.综合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10 (5):240-241.
[2]梁姣,王晓娟,曹兴华.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治疗食道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2):367-370.
[3]张赟.综合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 , 2016,29(6):2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