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宫外孕患者流程化护理抢救措施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2018-04-12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宫外孕急诊科流程

刘 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急诊室, 北京, 100026)

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外的情况,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1]。该病发病较突然,且病情进展快,特别是发生破裂出血后,会对女性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一旦确诊为宫外孕,应及时进行抢救,并做好抢救护理流程。常规护理流程存在一定盲目性,为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临床人员应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对常规护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以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本研究对宫外孕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06例,纳入标准[2]: 年龄≥18岁; 经B超检查确诊为宫外孕,且患者伴有少量阴道流血、腹痛、四肢湿冷、面色苍白等症状,需紧急抢救; 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入院24 h内死亡者; 免疫系统异常者; 恶性病变者; 精神疾病者。按随机对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8~36岁,平均(27.34±1.45)岁,停经时间35~70 d, 平均(48.26±3.41) d; 疾病类型: 输卵管妊娠44例,卵巢妊娠7例,腹腔妊娠2例; 文化程度: 小学及初中17例,高中及中专21例,大专及本科以上1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9~36岁,平均(27.52±1.47)岁,停经时间36~70 d, 平均(48.53±3.49) d; 疾病类型: 输卵管妊娠42例,卵巢妊娠8例,腹腔妊娠3例; 文化程度: 小学及初中19例,高中及中专22例,大专及本科以上12例。2组患者年龄、停经时间、文化程度及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即遵医嘱开展相关抢救护理工作,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床边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吸氧等,及时通知妇科医生会诊,做好相关辅助检查,确诊后送入妇科手术室。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开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体措施: ① 成立专科抢救小组,每组3人。由1名经验丰富、应急能力强的高年资护士担任小组组长,主要负责协调护理工作的开展,指导下级护士的工作任务,并参加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患者进入急诊室后,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第2名年资稍高者为操作护士,主要负责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及特殊患者的管理,协助参加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配合相关护理工作; 第3名为辅助护士,积极配合相关护理工作的开展。经小组讨论,制定急诊抢救流程图,并形成一套规范的操作流程,要求护士熟练掌握。护理部主任定期对科室内护士进行考核,不合格者经培训后再次进行考核。② 优化急诊抢救流程。首先,优化院前急救流程,接到急救电话后, 5 min内出车,将患者送上救护车后,及时与患者家属联系,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并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固定患者,避免过于颠簸而加重患者不适感。其次,优化急诊院内接诊流程,对于自行来院的宫外孕患者,分诊后,立即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通知急诊科医生及抢救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并要求妇科医生、超声医生10 min内到急诊科会诊。最后,优化急诊抢救过程,根据急诊抢救流程图及相关操作规范,在患者进入抢救室后,小组组长位于患者头部,全程指导小组成员完成相关治疗及护理工作,同时负责呼吸系统管理,连接呼吸机,经面罩吸氧,初始氧流量设置为7~8 L/min, 15 min后,氧流量设置为5~6 L/min, 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面色、意识状况,有无腹痛、阴道出血、肛门坠胀感等,详细记录,每隔15 min记录1次,对患者抢救效果进行准确判断; 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加强心理疏导,告知不要过于担心,并及时联系手术室。操作护士位于患者右侧,主要负责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液,连接床旁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经B超检查了解子宫部位、大小、质地、形态、活动度及两侧附件有无异常; 遵医嘱对患者用药,协助医生进行除颤、气管插管、导尿、术前准备等。辅助护士位于急救车旁,负责观察患者病情,并详细记录抢救过程,包括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药物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用药方式、抢救的各项措施等,及时准备好抢救物品; 同时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做好护患沟通工作,给予患者更多关心与鼓励,抢救过程中做好保暖,及时为患者盖好棉被,遮挡私密部位,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① 比较2组抢救成功率、急诊室停留时间、抢救时间及手术出血量。② 比较2组急诊护理满意度,自行设计急诊抢救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护士服务态度、沟通协调能力、抢救效率、救护技术等,总分值100分,分为4个等级。非常满意, >90分; 比较满意, 80~90分; 一般满意, 70~<80分; 不满意, <7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抢救情况

2组抢救成功率均高达100%, 但观察组抢救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抢救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急诊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急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急诊护理满意度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急腹症,多与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发育不良及宫内放置节育器等有关,主要症状为腹部疼痛[3-4]。该病病情危重、病情进展快,一旦出现异位妊娠破裂出血,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需及时救治。在宫外孕患者急诊抢救过程中,关键在于快速纠正患者低血容量休克症状,尽可能争取手术时间。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抢救流程不规范、急诊科护士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护理工作缺乏协调性等,使得患者在急诊室停留时间过长,一定程度上耽误了患者的抢救时间[5-6]。因此,制定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的急诊护理流程显得尤为重要[7]。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是指在常规急诊护理基础上,制定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的急诊护理流程,从而提高急诊科抢救护理水平[8-10]。本研究发现,2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均高达100%,但观察组抢救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分别为(31.96±3.75)、(40.12±4.05)min, 均短于对照组,且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谭秀新等[11]前瞻性研究表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组危重症患者急诊科停留时间为(40.0±8.0) min, 低于参照组的(60.0±10.0) min。由此说明,在急诊宫外孕救治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取得良好效果。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分工不明确,护士仅机械性地执行医嘱,对患者病情无预见性,且护士之间配合不密切。开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使护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从接诊护士到急救护理小组,急救处理、治疗及护理等各环节紧密相扣,可缩短患者急诊室停留时间及抢救时间; 同时,严格按急救护理流程及操作规范开展相关治疗及护理工作,护士熟练操作,可减少患者手术出血量[12-13]。此外,成立专门的急救护理小组后,小组成员间密切合作,做好急救护理工作,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及记录、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执行医嘱用药等,可达到预定的护理目标,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有研究[14]报道,急诊抢救工作中护理人员的娴熟技能、高效协调性及分工配合直接决定了抢救效果。在急诊护理流程中,首先应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由责任护士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优势,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辅助护士准备好急救物品,手术区常规备皮,做好消毒护理工作,若为腹腔镜手术,术前应清洁灌肠; 对于休克患者,应及时进行抗休克治疗。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23%, 高于对照组79.25%(P<0.05)。由此说明,在宫外孕救治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实施,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通过制定规范化、程序化的急诊护理流程,护士不再盲目执行医嘱,而是积极、主动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可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且优化后的急救护理流程井然有序,护士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15]。

综上所述,宫外孕发病急、病情危重,需及时救治。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缺乏预见性,且护士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实施,通过成立专科急救护理小组,新老护士搭配,分工合作,可缩短急诊科停留时间及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护理质量。

[1] Brar R K, Bharti J N, Nigam J S, et al. Pregnancy Luteoma in Ectopic Pregnancy: A Case Report[J]. J Reprod Infertil, 2017, 18(3): 333-335.

[2] 袁瑗, 胡凌云, 刘艳新, 等. 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19): 2278-2279.

[3] 黄月佳. 优化护理评估流程早期识别危重症患儿[J]. 护理学报, 2015, 22(10): 47-48.

[4] Akkaya H, Uysal G. Can hematologic parameters predict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J]. Pak J Med Sci, 2017, 33(4): 937-942.

[5] 孙静, 姜秋平. 优化护理流程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4): 160-161.

[6] 白秋萍, 张慧萍, 毛华东, 等. 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 西南国防医药, 2014, 24(2): 202-203.

[7] 高丽丽, 刘玲芳. 68例宫外孕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J]. 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S1): 301-301.

[8] 郝秀春. 宫外孕破裂大出血的急救配合与护理[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 44(3): 375-376.

[9] 陈敏, 李小峰.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J]. 护理学杂志, 2013, 28(18): 37-38.

[10] 杨霞, 朱泽卫. 宫外孕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 15(8): 1268-1269.

[11] 谭秀新, 高少琴, 黄艾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宫外孕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18(8): 1185-1187.

[12] 陈磊, 李小峰.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 2013, 13(12): 851-852.

[13] 李小峰. 标准化危重病人抢救护理流程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护理研究, 2013, 27(32): 3644-3646.

[14] 王永凤, 王淑清, 潘润铎, 等. 优化护理流程促进门诊输液管理[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5(1): 275-275.

[15] 袁菊, 王青年, 马嫣, 等.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24): 165-166.

猜你喜欢

宫外孕急诊科流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怎样预防宫外孕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护理体会
宫外孕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