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运用观察

2018-04-12邵桂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管理水平精准糖尿病

邵桂芳, 朱 芳

(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护理部, 江苏 昆山, 215300)

糖尿病(DM)作为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慢性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支持是糖尿病治疗指南中必须且极为重要的环节[1], 除规范药物治疗外,自我管理效能也是影响糖尿病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关键。由于DM患者在生活习惯、身处环境及自我管理认知和依从性方面的各不相同,因此通过健康教育改变患者认知,提高自我管理效能,进而改善糖尿病代谢指标,提高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是具有挑战性的。全国多中心调查报告显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并不乐观[2-3], 有一半患者遵循不到位[4], 如何利用优势资源进行干预,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并提高自我管理效能,是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中亟待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常规护理教育模式中,主要由床位护士对患者落实常规护理,传授和灌输知识,完成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措施,而未对患者接受能力及认知与掌握程度进行深度评估与评价,也未重视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精准健康教育是在常规教育模式基础上主要关注个体,体现个体特殊性和唯一性,强调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认知水平和依从性,分析管理缺陷,利用住院期间可利用的优势资源并分析患者优势资源,改变患者认知为主导,提高患者认知、行为、环境的自我效能感,增强自我管理信心。本研究探讨了精准健康教育方法对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与相关糖尿病代谢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4月内分泌科10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 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年龄>18岁,有完全认知和行为能力,既往无精神疾病。将100例T2DM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男23例、女27例,年龄22~58岁,平均(33.22±7.43)岁,观察组实施精准健康教育模式,男24例、女26例,年龄21~62岁,平均(32.78±8.82)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史和治疗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内分泌科规范药物治疗。对照组: 落实入院护理常规,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和指导,按健康教育计划集中授课、发放宣传册,教育内容涵盖糖尿病饮食、运动、用药、血糖监测、不良习惯矫正、心理和并发症防治,以视频、案例演示和互动答疑解难等方式,每次集中授课时间控制在45 min左右。观察组: ① 在对照组健康教育基础上,由糖尿病专科护士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档案,深度访谈,综合分析患者与疾病相关信息和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及其他健康指标、患者一般情况、职业及经济情况、家庭成员及特点、个人生活方式、社交与爱好、饮食与运动、不良嗜好、社会关系、家庭环境、个人对疾病的认知以及希望改善的意愿等)。在患者通过糖尿病相关知识集中授课后,评估患者自我管理缺陷,专科护士引导患者思考其发生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有无信心改变、改变的动力和目标、困难和压力,同时注意倾听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及顾虑,细心观察患者心理变化,运用心理学策略给予疏导和支持,不断更新和强化患者的正性观念与行为,在评估单中用患者的语言记录其改变意愿。② 深度访谈后,邀请1名糖尿病专科医生共同参与患者自我管理计划的制定,专科护士需引导患者制定自己希望达到的目标以及可行的改进措施,纠正偏差与错误理念,为提升患者信心,可鼓励患者分解总目标,确立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③ 为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信心,固化其点滴改变的正性鼓励,强化其优势资源,可组建健康微信群,促进病友间经验分享,专科医生、护士线上提供相关咨询及指导,调动患者积极性。④ 出院前对患者再次访谈,主要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遵医行为,明确有效的自我管理对糖尿病的控制和预后的重要性及不可或缺性,对部分患者出现的畏难和退缩行为及时予以支持和鼓励,必要时邀请专科医生参与,另辟蹊径为患者出院后寻求新的改进途径和方法。

1.3 观察指标

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评定采用自我管理水平(DCP)中文版评价量表,内容包括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对相关知识掌握、对自我管理的态度和认识3大方面,有7个评定因子: ①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② 饮食依从性; ③ 药物治疗; ④ 运动锻炼; ⑤ 血糖或尿糖检测; ⑥ 病情控制; ⑦对疾病的态度。每个因子提问若干问题,每个问题分1~5分5级选项,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越高,生活质量越高。精准健康教育前后相关糖尿病代谢指标监测包括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的DCP变化,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变化; 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个月相关代谢值的变化,比较不同教育模式的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自我管理水平

表1显示,干预6个月后, 2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均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观察组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

2.2 糖尿病代谢指标

表2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PG和2hPBG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2组BMI、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DCP得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代谢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明确指出,慢病管理需要构建以自我为主、人际互动、社会支持、政府和专业医疗机构支持的团队健康管理模式[5], 以糖尿病患者主导的一级预防和病因防范的自我管理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尤为重要[6],而要改变患者的固化思想和行为是具有挑战性的,关注个体,体现个体的特殊性和唯一性,以精准健康教育干预患者理念及行为,糖尿病以饮食治疗是基础,患者普遍存在消极情绪,对自我管理的信心不充分[7-8], 故医务人员要尊重患者自身意愿,允许其有个性化理由和压力,改变自我管理措施,拟定患者需要及认同的目标计划,改善遵医行为,从而大大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常规护理教育模式中,护士仅落实护理常规,注重外力的传授和灌输,完成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而不重视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个体决策。干预对糖尿病代谢指标的影响是多因素、多系统的,改变需要持之以恒,多管齐下,即“五驾马车”同步进行,专业人员要重视糖尿病管控中的“短板原理”[9], 不断创新、开拓与发展,寻求更好的教育模式,改变糖尿病管理中的困惑。

精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专科医生和护士在提升业务能力的同时,保持认真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责任心,和患者建立平等、信任、朋友般的关系,共同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需护士有良好的沟通与评估能力,遇到阻力时要及时正性强化和寻求专业优势资源的介入干预[10-11], 也可利用家庭、社会的有利资源,帮助患者共同实施自我管理。

精准健康教育中,护理人员采用尊重患者、因人而异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制定方案,可解决患者自我管理缺陷,有效提高T2DM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生存质量,同时还可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协作,明确相互间职责,确保一切以患者为中心[12],是一种双赢局面。

[1] 梁峰, 胡大一, 沈珠军. 2014美国糖尿病指南: 糖尿病诊疗标准[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4, 3(8): 1182-1185.

[2] 邹月香, 邓爱辉, 钟瑶, 等. T2DM患者授权能力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 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1): 42-45.

[3] 岳鹏, 陈向韵, 王永利, 等.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 2013, 13(7): 478-480.

[4] 嵇加佳, 刘林, 楼青青.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5): 616-618.

[5] 肖淑凤, 周淑贞.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误区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 2015, 15(8): 569-572.

[6] 刘硕, 杨辉, Colette Browning, 等. 家庭照顾责任对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快乐生活俱乐部TM项目成果报告[J].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13): 1477-1480.

[7] 金学勤, 徐桂华, 高绘, 等. 个案管理优势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2016, 20(10): 42-44.

[8] 孙静, 张小平, 鱼毛毛, 等. 自我效能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效应[J]. 护理管理杂志, 2012, 12(11): 778-780.

[9] 付阿丹, 张娟, 王莉, 等. 初诊T2DM患者出院6个月内自我管理行为的纵向调查[J]. 护理学杂志, 2016, 31(15): 83-85.

[10] 郭慧洁, 王吉平, 徐倩倩. 记录糖尿病日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16, 3(5): 24-27.

[11] 代莉莉, 张凤芝, 段艳芹, 等.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规范化管理[J]. 护理学杂志, 2014, 29(23): 26-28.

[12] 王文萍, 王晓丽, 梁惠. 健康宣教和优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J]. 中外医疗, 2013, 32(32): 167-168.

猜你喜欢

管理水平精准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提升企业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路径分析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以信息公开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