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方法及效果
2018-04-11朱宗永
朱宗永
(三明市沙县县医院超声科,福建 三明 365500)
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单用B超引导建立肾穿刺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100例肾结石患者,临床疗效令人满意,现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0例,其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67例、33例;患者年龄为33~61岁,平均年龄(43.3±1.6)岁;45例患者为左肾结石,55例患者为右肾结石。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首先给予B超定位经皮肾微穿刺造瘘,之后给予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1)B超定位经皮肾微穿刺造瘘术:协助患者选择俯卧位,B超探头应和患者第12肋下皮肤紧贴;首先给予平行纵行检查,对结石所在的肾小盏进行确定。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选择18G肾穿刺针对结石所在的积水小盏进行穿刺,然后将导丝置入。将穿刺架卸下,通过B超引导,选择微穿刺扩张器来对穿刺通道进行扩张,然后将F10硅胶引导管置入,给予肾造瘘。(2)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或者微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患者选择侧卧位,给予硬脊膜外腔麻醉,对患者术野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铺巾。B超探头放置位置为第12肋下。在和皮肤瘘口相距2cm处将肾造瘘管剪断,经患者管腔将斑马导丝置入,然后将肾造瘘管拔除,将肾穿刺扩张器放入。如果患者为肾下盏结石或者肾多发性结石,结石直径不超过2cm,则应选择微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如果患者为鹿角状肾结石,则应选择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
1.2.2 实验组患者给予一期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在肾微穿刺通道建立后,及时对肾穿刺通道进行扩张,选择输尿管镜或者经皮肾镜来对肾结石进行处理;其他操作步骤则和对照组一样。
2 结果
全部100例患者中,68例患者1次取净结石,7天后经瘘管再次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2例取净结石,结石总取净率为90.0%(90/100);术后分别有1例患者发生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和肾动静脉瘘,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
3 讨论
在对肾结石患者进行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时,需要结合B超定位或(和)X线定位才能有效开展。在选择X线进行定位时,准确性较高,图像也比较清楚,但是X线定位只能够提供平面图像,而且需要给予造影剂注射,这样才能让肾集合系统得以有效显示,如果患者存在肾功能损害,则会增加治疗风险;选择X线定位还需要应用X线C臂机,进而对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开展造成限制[1]。
在图像清晰度方面,B超定位不如X定位,而且对技术操作要求也比较高。但是临床研究发现,对穿刺点进行合理选择,缩短皮肤和肾结石的距离,能让经皮肾镜手术的成功率有效提高[2]。和传统纵向穿刺相比,横向穿刺的距离更短;肾脏横切面能对小盏的前后进行清除显示,而且还能对结石及其所在的小
盏进行有效显示;通过B超引导,让导丝在积水小盏的放置位置更加准确,进而对结石进行更好查找,让经皮肾镜的操作难度降低,同时让结石定位的准确性提高;从内向外对患者进行穿刺,能有效避开肾盂和肾血管蒂,让肾蒂损伤所导致的大出血发生率有效降低[3]。
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全部100例患者中,68例患者1次取净结石,7天后经瘘管再次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2例取净结石,结石总取净率为90.0%(90/100);术后分别有1例患者发生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和肾动静脉瘘,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研究结果显示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许云飞,刘敏,张海民,等.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方法改进[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7):525-528.
[2] 陈奇,黄吉炜,夏磊,等.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症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1):24-28.
[3] 曾晓春,崔维奇,王茜,等.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1):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