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融合”视角下的译文审美再造
2018-04-11矫燕
矫 燕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长春 130114)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上的转换行为,也是译者在心智上的投入与产出活动,翻译的过程更是涉及到心理学、神经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翻译实际上承载着更多精神上的互动,若没有思维的参与,即便拥有正常心智的人也无法顺利地完成这一活动。因此,充分了解精神活动在翻译实践中的参与过程是做好翻译的前提。翻译是融合人类心理活动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成功地进行翻译就是指译者不仅能够对原作和译作产生“视域融合”,而且能够使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产生“移情融合”,即原作与译作能够分别使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产生相同的移情反应,从而使他们获得相同的情感审美体验。为了达到“移情融合”,译者必须使用适当的翻译手段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即按照译语读者的审美标准来构建译作,从而使译作更具艺术性,即符合译语读者的认知结构和审美偏好,最终被他们所接受和认可。
一、移情与“移情融合”
移情可以应用于多个学科研究领域,如翻译学、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美学等。移情意为“把情感渗进里面去”“不自觉地、不由自主地融入别人的感情中”〔1〕,它主要指主体主动地将自身的情感投放在客体身上,仿佛客体也具有与主体相同的情感经历。移情可以分为许多种类,比如语言移情、文化移情、思维移情、情感移情等,而每种移情都是由具体诱因而引发出的情感移植〔2〕。翻译中的移情主要是指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对原作者产生的移情心理,即译者通过原作能够体会到原作者的情感经历,从而达到两者之间的“精神融合”。而翻译的过程是指译者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心理、语言手段,将原作者的审美、情感、性格、背景等信息通过译作再现出来;而通过文本解读,译语读者也能够对原作者产生相同的心理移情。强调移情在理解过程中的作用的解释学家认为,移情是达到理解目的的最主要途径,是获得理解和沟通的“桥梁”〔3〕。为使译语读者能够对原作者产生相同的心理移情,译者必须采取适当的语言手段对译作进行审美构建,使译作符合译语读者的审美喜好和认知能力,从而使他们产生移情心理,最终达到翻译的目的和实现译作的预期功能。
译者通过对原作的阅读欣赏,进行思维加工、心理分析,从而对原作中的内容信息、情感经历等产生情感共鸣,充分感知原作者在原作中所融入的内心情感与写作意图。译者力图将这种情感传递下去,尽量在译作中成功地进行“传情”。在翻译过程中,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可以通过准确的理解与原作产生“视域融合”;若译者从原作获得的情感体验与源语读者从原作获得的情感体验相同,那么可以将其称之为“移情融合”〔4〕。而实际上,文本翻译过程中不但能够产生“移情融合”,还会产生“审美融合”,正是因为译者与原作之间所产生的“融合”,译者才能够使原作的信息内容和情感内涵在译作中得以准确的再现,但是由于译者自身在专业能力与情感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可能会导致译作与原作之间存在情感偏差。不论如何,能够使译语读者产生与源语读者相似的移情反应是译作获得成功所必需的前提条件。然而有时也会有无意识的移情产生。译者为了使其获得的情感能够在译作中得以再现,使译语读者也能感知原作者和源语读者的情感模式,就需要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将这种情感在译作中再现出来,最终使译语读者也能够与译者达到“移情融合”,从而获得原作与译作之间的“等值”。那么译者应该如何构建译作才能使译语读者获得相似的移情反应呢?这就是需要探讨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二、“移情融合”视角下的译文审美再造
纽马克(Newmark)将文本分为信息型、呼唤型和表达型三种〔5〕,其中多数文本兼具两种以上文本功能,比如旅游、广告、动画等文本。除了信息型文本以外,只要是渗透了作者个人情感的呼唤型和表达型文本都旨在向受众传达作者的写作意图,希望受众不仅能够通过文本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而且在阅读文本后能够获得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体验,即只有使受众产生移情的文本才完成了创作的目的和文本功能。同理,在译者从事译文创作时,也要力图使译语读者对译文产生移情心理,即达到“移情融合”,才能使他们完全理解原作者的写作目的,可以说无法令译语读者产生移情的译文不会取得预期的成功,也无法完成文本的功能和达到翻译的目的。因此,译者应该致力于创作出令译语读者产生心理移情的译文,在翻译中应尽量满足译语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以及符合他们的思维习惯,使受众建立起“认同感”〔6〕。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构建译文使译语读者产生心理移情呢?不同语言文化中的文本类型有其独特的体裁规约,比如汉语旅游文本往往充满大段夸张的景物刻画;而英语旅游文本通常对景物进行客观真实的简洁描写。因此在旅游文本翻译实践中,译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将两种语言中旅游文本各自的体裁规约抽取出来,并尽量以译语旅游文本的规约形式对译文进行构建,以便展现译语旅游文本的艺术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译语读者,使他们产生心理移情。为了使译者能够准确地把握原作者和原作中所蕴含的情感体验,译者必须丰富和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情感经历、认知能力和写作水平,以便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原作者的内心情感以及原文的意境,并运用流畅自如的语言在译文中再现这种情感和意境,最终使译者、原文、译文、原作者之间的情感达到合一的境界。总之,成功的译作更依赖于译者对原作者思想的移情,而绝非依靠语言和文化的趋同〔7〕。译者的移情是指译者与原作者心灵相通、情感相投,又与原作品思想吻合、审美一致〔8〕。为了使译语读者能够对译文产生移情,译者可以将自身从原文获得的情感体验通过译文传递给译语读者,使译文充分再现原作者及译者的真实情感,从而使译语读者能够感同身受,最终产生心理移情。那么如何构建译文才能使蕴含于原文中的情感和审美能够得以再现便成为翻译过程的关键环节。为使译文能够令译语读者产生相同的心理移情,译者需要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创造译文,其前提就是要使译文具备激发译语读者内心情感的因素,其中主要涉及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所应具有的体裁风格,才能使译语读者产生情感共鸣。译者只有将对原文的审美体验在译文中构建出来,即对译文进行艺术再造,那么才能实现对译语读者的劝诱感召。以下将分别从旅游、广告、动画等三种文本来说明译者应该如何对译文进行审美再造,才能使译文具备令译语读者产生移情的感召能力。
(一)旅游译文审美再造
汉语旅游文本素来以优美的景物刻画为显著特征,当神采飞扬、灵动逼真的文字呈现在汉语读者面前时,很少有人能够把持住内心的冲动,陡然产生如身临其境般的遐思之情。汉语旅游文本善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这与汉民族重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有很大关系;而西方的哲学观强调“物我分开”,使英语旅游文本善于勾勒还原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能够打动英语读者的旅游文本应该朴实、简洁,任何冗余的修饰信息都会让他们感到画蛇添足,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困惑。译者在进行旅游文本汉译英时,应该将汉语极尽夸张的景物描写转变为英语简单明了的客观描述,将更有助于英语读者建立起真实景象,也只有客观朴实的译文才能让英语读者心驰神往〔9〕。
例① 原文:这儿的峡谷又是另一番景象:谷中急水奔流,穿峡而过,两岸树木葱笼,鲜花繁茂,碧草萋萋,活脱脱一幅生机盎然的天然风景画。各种奇峰异岭,令人感受各异,遐想万千。
译文:It is another gorge through which a rapid stream flows.Trees,flowers and grass,a picture of natural vitality,thrive on both banks.The weird peaks arouse disparate thoughts.
例①原文将自然景物刻画得美轮美奂,勾勒出一幅妙不可言的诗意山水画。如此生动的景物描写深受汉语读者的喜爱,使其不禁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迷人的美景画卷,令汉语读者皆心向往之。尤其原文中韵味十足的四字结构“树木葱笼”“鲜花繁茂”以及“碧草萋萋”,更加符合汉语读者的语言和审美习惯,能够使他们产生心理移情。而对于英语读者而言,过度夸张的景物描写会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因此,为了迎合英语读者简朴自然的审美偏好,译文仅简单地使用“trees”“flowers”和“grass”就将景物所展现出的蓬勃生气和葱郁繁茂描绘出来。译文虽然措辞凝练简单,却能够传达出原文蕴含的神韵,使英语读者领略到景色的美妙,并使其立刻产生心理移情。
例② 原文:西海群峰千姿百态,云雾飘渺,万壑深渊,似有群仙游荡,变幻莫测。
译文:The Xihai Peaks are of various shapes with deep ravines in between,all shrouded in clouds that are always moving and changing,as if carrying immortals on their wonderings.〔10〕
例②是对黄山西海群峰的描写,汉语原文各分句之间没有明显的语言标记表明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中的“云雾飘渺,万壑深渊,似有群仙游荡,变幻莫测”为汉语读者描绘出一幅灵动逼真、形象鲜明、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的西海群峰图。由于英语崇尚简洁朴实,善用简单句而不是复合句来传达内容信息,所以通常将句子处理为分词结构或者独立主格充当状语成分。因此,译文摆脱了原文语言表层结构的束缚,把原文的五个分句合并于一个句子中,并分别处理为独立主格和分词结构,只用简洁的句式就生动地再现了原文所描绘的景象。若译文完全按照原文进行逐字铺陈,那么整个译文定将冗长复杂,不但令英语读者感到不知所云,而且使其难以阅读下去。
(二)广告译文审美再造
广告文本以其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它借助鲜活生动的语言将产品的性能特征全部传递给读者,并能够有效地激发出读者的购买欲望。由于广告文本需要进行巧妙的构思与策划,因此将汉语广告文本的精髓用英语生动鲜明地传达出来对译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考量的不仅是译者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对文化的洞察能力,更是一种对情感的抒发能力,以及对读者心理的掌控能力。一则广告的宣传必须要结合受众的理解、感情以及承受能力,以起到共鸣的效果〔11〕,在汉英如此迥异的两种语言形式之间进行翻译转换尤其如此。因为汉语注重对仗工整,讲求韵律节奏,尤其善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段以突出事物的效果,似乎这样才更加符合汉语读者对美的追求,因此译者需要在英语译文中再现汉语原文的音美、意美、形美,从而达到吸引英语读者关注的目的,最终完成诱导英语读者采取消费行动的文本功能。
例③ 原文:Light as a breeze,soft as a cloud.
译文:轻飘飘如微风,软绵绵如彩云。
汉语广告喜欢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段来渲染产品的特点,尤其善用夸张和对偶句,旨在抓住读者的心理;英语广告则偏爱押韵,目的在于使其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将英语广告汉译时,译者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利用精准的词汇既能够表现出产品的优良性能,又能够体现出汉语广告的美感,使汉语读者产生移情心理,从而对广告保持长时的记忆。例③是一则丝绸服装广告,原文中的“light”和“soft”押韵,符合英语广告的特点。它们分别被汉译为“轻飘飘”和“软绵绵”,使汉语读者联想到产品所拥有的轻柔质地,以及丝滑般的触觉,不禁会产生一种柔滑舒适之感。“轻飘飘”与“软绵绵”既押韵又对偶,符合汉语读者的审美喜好,而且译文运用了明喻手段,将产品具有的“轻柔”特质准确地再现出来,给汉语读者留下了新颖别致的印象。
例④ 原文:不同的肤色,共同的选择。
译文:People's skin colors are different far and near,but their choice can be the same for Qingdao Beer.
例④原文是青岛啤酒的汉语广告词,其中“不同的肤色,共同的选择”体现的是汉语广告善用对偶句的语言特点,对偶句的恰当运用无疑增强了汉语广告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处对偶句的使用意在强调青岛啤酒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旨在说明青岛啤酒的品质和口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全世界人民的最佳选择。对于英语读者来说,善用押韵的英语广告词不仅读起来流畅自如,而且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十分符合他们的审美心理。因此,为了突出英语广告词押韵的特点,以便使青岛啤酒广告能够被英语读者更好地认可和接受,译文增加了“far and near”和“for Qingdao Beer”两个短语以保持押韵的特色,很好地实现了将青岛啤酒进行国际推广的宣传目的,即不管肤色如何,不管距离远近,青岛啤酒始终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三)动画译文审美再造
成功的动画电影能够通过精彩的对白、跌宕的情节、逼真的音效、生动的画面等手段令观众充分感知人物角色的情感体验和影片传达的主题,那么译者如何才能将源语受众的情感体验准确地传递给译语受众呢?译者必须从译语受众的视角出发,采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还原这种情感体验,从而引发译语受众的移情心理,使之与电影作品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动画电影凭借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深受世界观众的喜爱。在动画电影文本翻译中,如何将原文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在译文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整个翻译过程的关键。也就是说,译文既应该让译语受众深刻理解电影的情节内容,又应该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诙谐幽默,并为之发出会心的一笑。
例⑤ 原文:It was the year in which the rain had not fallen.The wind was big and the basket was small.For days,I bounced along.A hungry little kitten with no milk,no mama and no litter box.
译文:那是闹旱灾的一年,大风呼啸,猫篮赢小,随风颠簸,饥寒难消,没有妈妈,没有酒吧,没有24小时奶喝的家。
例⑤引自美国动画电影《穿靴子的猫》(Puss in Boots)中的精彩片段。在影片中,当Puss被问到他与Humpty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糟糕时,Puss十分不情愿地回忆起他们之间的恩怨往事。当影片画面切换到Puss曾经只是一只无家可归、颠沛流浪的小猫时,为了配合Puss所表现出的孤独无助,以及周围那种萧条凄凉的场景,原文仅简单使用了“big”“small”“little”以及“no”“no”“no”等,就生动地刻画出 Puss当时的艰难处境,使观众立刻对其产生出同情和怜爱。影片展现给观众的是Puss令人怜惜的可爱模样,在多次特写镜头和背景配音的烘托下,电影观众极易在脑海中刻画出“一只独自走在寒风中饥肠辘辘的流浪小猫”的生动形象,使他们立刻对Puss产生心理移情以及强烈的情感共鸣。为了表现Puss内心的孤独和绝望,从而使观众对其产生移情,译者利用了中国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春天里》将原文中的“with no milk,no mama and no litter box”巧妙地翻译成“没有妈妈,没有酒吧,没有24小时奶喝的家”,将那种漂泊在外、孤独无助的失落感直接而有效地抒发出来。这一译文利用了歌词的对仗押韵,正好与原文遥相呼应,既简单上口又让人倍感亲切,使观众在替Puss感到悲伤难过时,又能够领会到译文中所隐含的幽默。不论是传统修辞学的“感情诉求”,还是新修辞学的“同一”,两者都是为达到某种修辞目的,而修辞的目的是让对方产生心理移情〔12〕。
移情动态地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的始终,只有译者对原文产生的移情心理与源语读者对原文产生的移情心理相同时,译者才能够将所获得情感体验在译文中准确地构建出来,并旨在使译语读者也能够产生与源语读者以及与译者相同的心理移情。然而,读者心理移情的程度因为读者自身的教育背景、文化修养、审美标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即在能够促使移情心理产生的相似背景下,移情的具体程度会表现出细微的差别。但大体上说,由于人类共同享有相似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因此在判定读者所产生的移情心理时应该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总之,译者应该针对不同类型文本的审美特征,采用适当的翻译手段将文本的审美特点在译文中传达出来,并通过译文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其得以再现,最终激发出译语读者的移情心理,毕竟能够使译语读者产生心理移情的译文才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