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麸的主要营养特性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
2018-04-11宋泽和范志勇
李 浩 , 宋泽和 , 范志勇
(1.湖南农业大学饲料安全与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南长沙 410128;2.湖南省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410128)
麦麸,即小麦麸,是在面粉厂生产粗面粉时产生的副产品,营养价值丰富,并含有大量可调节肠道健康的膳食纤维和非淀粉多糖,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小麦麸一般由种皮、糊粉层、部分胚芽及少量胚乳组成,其营养价值随胚乳含量升高而提高。我国对于小麦麸的分类方法较多:按小麦品种,可分为红粉麸和白粉麸;按面粉加工精度可分为精粉麸、特粉麸和标粉麸;按产出麦麸的形态、形状,可将其分为片麸和面麸;按不同制粉工艺中产出物的形态、成分,又可分为大麸皮、小麸皮。我国麦麸年产量在0.26亿吨以上,主要用途有食用、入药、饲料原料、酿酒等。
1 麦麸的营养特性
1.1能量与麦科饲料原料小麦、大麦相比,麦麸的无氮浸出物含量较低而粗纤维含量较高,故其能值较低(见表1)。据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2014),麦麸在猪上的消化能为9.33 MJ/kg,代谢能为8.66 MJ/kg,净能为6.36 MJ/kg;在鸡上的代谢能为5.65 MJ/kg;反刍动物方面,在肉牛上的增重净能为4.5 MJ/kg,奶牛产奶净能为6.08 MJ/kg,羊上的消化能为12.1 MJ/kg。此外,陈朝江等(2005)研究测定,麦麸在鸭上的表观代谢能为(12.46±0.14)MJ/kg,真代谢能为(12.83±0.14)MJ/kg,在鹅上的表观代谢能为(10.95±0.32)MJ/kg,真代谢能为(11.41±0.32)MJ/kg。 而张琼莲等(2011)研究测定,麦麸在黄羽肉鸡中净能为5.20 MJ/kg。黄强(2015)研究测定,在生长肥育猪中小麦麸的消化能为12.04 MJ/kg,细小麦麸的消化能为12.45 MJ/kg。
表1 几种饲料原料的常规养分
1.2粗蛋白质麦麸的粗蛋白质含量较高,与同类饲料米糠粕接近,含量一般为10%~17%,但其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偏少(见表2),蛋白质品质较差,尤其蛋氨酸仅为0.22%,赖氨酸含量0.56%,含量最高的为精氨酸和亮氨酸,均为0.88%,必需氨基酸总量仅占到总蛋白的5.87%。
表2 麦麸、米糠粕蛋白中的必需氨基酸组成
1.3维生素、矿物质与一般谷物类饲料相似,小麦麸维生素A、D偏少,而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 (见表3),但烟酸的利用率仅达到35%;矿物质元素丰富(见表4),含钙较少而磷偏多,但主要为植酸磷,约占2/3~3/4,麦麸中植酸酶的活性很强,故磷利用率较高;微量元素铁、锰、锌含量丰富,但受产地影响,含铁量差异很大。
表3 麦麸中矿物元素
表4 麦麸中维生素
1.4功能养分麦麸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非淀粉多糖,对畜禽肠道健康的调节有着重要意义。麦麸中粗纤维含量一般为10%左右,其中40%可在肠道内转化为短链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丁酸等,即人们平时所说的膳食纤维。曾霞娟等(2011)报道,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防治便秘,减少有害物质与肠道接触的时间,降低患病风险,并减少肠道对于脂肪的吸收,对于调节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有着重要意义。此外,欧仕益等(1999)研究表明,从麦麸中提取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经氢氧化钠处理后,碱提取液表现出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欧仕益等(2005)在麦麸酶解产品清除自由基的体外试验研究中报道,麦麸酶解产品(EHWB)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麦麸中非淀粉多糖主要为阿拉伯木聚糖,其对肠道的作用主要包括抗营养性和保健功能两方面。一方面,阿拉伯木聚糖不能被畜禽自身的消化酶分解,并具有很高的黏性,畜禽在采食木聚糖含量高的饲料后,在肠道内形成黏性食糜,会使饲料的养分利用率降低(Choct等,1996);另一方面,阿拉伯木聚糖在调节肠道健康中起到重要作用。Molist等(2012)、Hermes 等(2009)在仔猪上的研究发现,麦麸中非淀粉多糖能促进畜禽肠道益生菌的增殖,并使病原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同时,Molist等(2011、2010)研究报道,麦麸中非淀粉多糖具有直接与病原菌结合的能力,可抑制病原菌在肠道的定植。
2 麦麸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
2.1反刍动物小麦麸可以在反刍动物中大量饲喂,在奶牛中使用量为25%~30%,有助于泌乳量的提高,但用量太大时会失去应有的效果。对于种牛、肉牛、牛犊等,其效果均佳,育肥期宜与谷物类饲料配合使用。李增森(1991)研究报道,将种公牛精料中的麦麸含量从29.9%提高到40%,可以大大降低饲料成本,同时显著提高种公牛采精量。此外,在青贮前将麦麸混入青贮物料之中,可提升青贮品质。程志斌等(2012)研究发现,20%麦麸与水葫芦渣混合青贮18 d,并添加青贮发酵菌,可使青贮物料感官品质优异;而黄伟等(2013)研究报道,用麦麸与水葫芦渣混合青贮料替代30%比例的鸭茅草使山羊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并提高了山羊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磷、铁和锰元素的含量,未对山羊生长性能和肉品安全产生负面影响。何玉鹏等(2014)研究表明,在以15%米糠为吸收剂的马铃薯茎叶中添加4%小麦麸,对比单独青贮和添加米糠做吸附剂青贮时达到了更良好的青贮品质。
2.2猪小麦麸有轻泻作用,常用于饲喂妊娠期母猪以防治便秘,但从以往的生产经验来看,由于其吸水性也很强,大量饲喂可能会导致或加重便秘,故必须适量使用。对于育肥猪,用量太大会降低育肥效果。麦麸主要用于出栏前调节日粮能量浓度,起限饲作用,有助于猪肉品质的提高,可使脂肪变白。彭华(2012)研究报道,育肥猪日粮中使用麦麸使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降低,并降低了屠宰率和热胴体重、背膘厚,增加了无脂廋肉数。而对于能值要求高的生长猪饲料,使用量不宜超过10%。马永喜等(2001)研究表明,仔猪(15 kg)日粮中使用5%麦麸时,仔猪对于饲料干物质、有机物、总能、蛋白质和ADF的回肠表观消化率相比未使用麦麸的对照组显著提高。而尹佳(2012)研究发现,日粮中小麦麸纤维占到纤维的10%时,仔猪总能、干物质、有机物、NDF和ADF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降低,而粗蛋白质和磷表观消化率极显著提高;而在生长阶段,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麦麸纤维达到总纤维20%时,猪的能量、干物质、有机物、粗纤维和ADF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降低。
2.3家禽麦麸的热能不高,故不适用于育肥饲料。陈明华(1997)研究表示,用麦麸替代部分小麦饲喂3~5周龄肉鸭,在生长后期增重显著降低,且每周和全期的料重比均高于小麦组。对于种鸡和产蛋鸡,在不影响热能需求的前提下,可尽量使用,但用量也不宜超过10%。在对鸡进行限饲时使用,可以起调节能量浓度的作用,在育成鸡的饲料中,用量最高可达30%。白建等(2016)研究报道,在24周龄的海兰褐蛋鸡饲料中使用麦麸替代部分玉米提高了平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产蛋率、料蛋比、蛋比重和哈夫单位,试验结果表明,麦麸替代玉米可以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且替代10%的玉米效果最佳。
此外,由于麦麸的物理结构疏松,常作为添加剂预混料、吸附剂与发酵饲料的载体。由于其植酸酶活性高,也可直接将其用作添加剂以提高对植酸磷的利用率。杨武等(2009)研究表明,以内源性植酸酶来降解麦麸中的植酸比蒸煮法降解效果大为提高。周庆安等(2009)研究表明,在3~6周龄肉鸡日粮中使用9%含量的麦麸,可显著提高日粮总干物质、总磷的利用率。
3 麦麸在饲料中使用的局限
3.1稳定性差成分的变异系数过大,受小麦产地、气候、储存条件、制粉工艺(见表5)的影响较大。王四新(2010)等研究报道,不同产地小麦麸的钙和总磷含量变化较大,为16.95%~26.09%,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受产地影响较小,在10%以内。马玉杰等(2016)在对黑龙江省饲料原料进行抽样分析的研究中指出,不同产地小麦麸的粗蛋白质含量差异不大,粗纤维含量差异较大。
3.2麦麸的使用必须适量单一使用麦麸进行饲喂或在饲料中添加过量的麦麸会对其饲喂效果产生负面影响,限制了麦麸的使用规模。孟丽辉等(2015)研究报道,在生长猪日粮中使用20%麦麸相比未使用麦麸的基础日粮,总能和养分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显著降低,这与尹佳(2012)得到的试验结果相近。
表5 面粉加工副产品成分变化范围
3.3蛋白质品质差尽管小麦麸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但其质量较差,其必需氨基酸含量也都不能满足猪、鸡的营养需要。
3.4不宜长时间储存麦麸的吸水性较强,在潮湿、不通风情况下易发生结块、霉变。侯智锐等(2016)研究发现,同一样品在不同的条件下,麦麸的霉菌含量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含水量为13%的麦麸,在储藏温度为30℃,湿度为76%时霉菌含量超标;水分含量为15%的麦麸,在温度25℃、湿度76%及温度30℃、湿度48%等储藏条件下霉菌超标,但在40℃条件下霉菌含量有降低的现象。
4 小结
麦麸在饲料中的使用有其独到的优势,但也存在着相当大的缺陷。对此,可通过改进处理方式,比如使用酶解、发酵等方法提高其营养价值利用率,并合理地确定麦麸在畜禽生产中的使用量,使其饲喂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同时,加大对于如大麦、木薯、米糠粕、饲料桑等饲料原料的开发,对麦麸进行替代,弥补其缺陷,充分发挥我国饲料资源丰富的优势。
[1]白建,薛建娥,李军,等.麦麸替代玉米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J].激光生物学报,2017,26(1):85 ~ 90.
[2]程志斌,杨琏,张红兵,等.水葫芦渣与麦麸混合青贮的感官品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2):11 ~ 15.
[3]陈明华.小麦,麦麸对肉鸭增重的影响[J].畜禽业,1997,7:45 ~ 46.[4]陈朝江,侯水生,高玉鹏,等.鸭鹅对几种饲料代谢能的比较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A].2005.
[5]黄强.小麦制粉副产品猪有效能值和氨基酸消化率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5.
[6]侯智锐,刘金锐.麦麸储藏条件的研究 [J].现代畜牧科技,2016,7:68 ~ 68.
[7]黄伟,杨琏,王桂瑛,等.水葫芦渣与麦麸混合青贮料对山羊生长性能及肌肉矿物质含量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3,17:52~56.
[8]何玉鹏,郭艳丽,秦士贞,等.添加小麦麸对马铃薯茎叶青贮品质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中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C].2014.
[9]孟丽辉,庞敏,朱丽媛,等.日粮纤维来源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5,27(4):1068 ~ 1075.
[10]马守江,韩宗元.饲料用小麦麸的特点 [J].养殖技术顾问,2011,11:56 ~ 56.
[11]马永喜,李德发,谯仕彦,等.日粮纤维对仔猪日粮养分消化和代谢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1,6(5):95 ~ 102.
[12]马玉杰,黄大鹏,姚美玲.黑龙江省猪常用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差异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2:193 ~ 195.
[13]李洁.能量饲料——麸皮[J].科普天地:资讯版,2013,3:9~9.
[14]李全宏,陶国琴,付才力,等.麦麸中生理活性物质研究与应用进展[J].食品科学,2004,25(8):196 ~ 200.
[15]刘晓军.丰富多彩的小麦加工副产品[J].农产品加工,2007,1:16~18.
[16]李增森.增喂麦麸 提高公牛采精量[J].中国奶牛,1991,6:34 ~ 34.
[17]廖运华.养猪喂麦麸应注意的问题[J].养殖技术顾问,2003,9:14~14.
[18]欧仕益,张宁.麦麸酶解产品清除自由基的体外实验研究[J].营养学报,2005,27(1):25 ~ 29.
[19]欧仕益,李炎.麦麸膳食纤维清除羟自由基的研究[J].营养学报,1999,2:191 ~ 195.
[20]彭华.麦麸、DDGS和脂肪粉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脂肪质量的影响[J].中国猪业,2012,11:75.
[21]王四新,季海峰,张董燕,等.大宗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抽样分析[J].饲料研究,2010,1:41 ~ 43.
[22]王国桥.常用糠麸类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其应用[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5,36(11):24 ~ 26.
[23]肖娟,冯定远,左建军.麦麸的益生作用机理[J].中国饲料,2014,18:11 ~ 13.
[24]杨武,汤锋,王丽,等.内源植酸酶降解麦麸中植酸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9,6:20 ~ 21.
[25]尹佳.不同纤维源对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肉品质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D].四川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2.
[26]殷禄阁.反刍动物用饲料[J].国外畜牧学:饲料,1986,3:10.
[27]曾霞娟,刘家鹏,严梅娣,等.膳食纤维对胃肠道作用的研究进展[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1,28(1):52 ~ 55.
[28]翟洪民.麦麸喂猪要适量[J].猪业观察,2005,15:27 ~ 27.
[29]张琼莲,贾刚,吴秀群,等.1~21日龄黄羽肉鸡饲料净能值测定及其对生长性能和氮利用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1,23(7):1094 ~ 1100.
[30]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2014 年第 25 版)[J].中国饲料,2014,21:29 ~ 39.
[31]周庆安,姚军虎,何瑞国.日粮麦麸水平对3~6周龄肉鸡生产性能、养分利用及胫骨参数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05,20(1):69 ~ 72.
[32]周素梅,王强,张晓娜.小麦中功能性多糖-阿拉伯木聚糖研究进展[J].核农学报,2009,23(2):297 ~ 301.
[33]Choct M,Hughes R J,W ang J,et al.Increased small intestinal fermentation is partly responsible for the anti-nutritive activity of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 in chickens[J].British Poultry Science,1996,37(3):609 ~ 621.
[34]Gerritsen R,Van d A P,Molist F.Insoluble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 in diets for weaned piglet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12,4(13):318 ~ 420.
[35]Hermes R G,Molist F,YwazakiM,et al.Effect of dietary level of protein and fiber on the 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health status of piglets[J].Animal Science Abroad,2009,87(11):3569 ~ 3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