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
2018-04-10徐海军
徐海军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认识世界、充实自身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对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教育目标的更新,是时代的进步,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有必要对核心素养在此阶段实际教学中的落实做出探索和研究。
一 记叙文阅读教学
记叙文文本的特点主要是对人、事、景和物的描写和叙述,根据内容题材可划分为写人、记事、写景和状物四种。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为例,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来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幅员辽阔,感受到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丽和富饶。初读课文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朗读,接着在预习过文章的基础上对文中的生字词进行二次识记,这是核心素養中语言理解与运用的表现。如果只是单纯地对生字词进行讲解,那么就会与核心素养所强调的综合性、融合性教学理念相悖。因此教师应该先让学生尝试性地去理解生字词的意思,然后在组词、造句的过程中将自己所造词句与原文中包含这些生字词的句子进行对比,从而体会其美感,促进语言理解及运用能力形成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和审美鉴赏能力。
在对课文有所了解之后,教师需要进入下一环节,即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文中所描述的景色,这一过程其实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构建一幅景色图,利用视觉感官的冲击来让学生体会“小树抽出枝条”“即将融化的积雪”“清澈见底的小溪”以及“林间漫步的小鹿”,再配以听觉上“淙淙的流水声”引发学生的想象,将心中所想付诸于语言文字表达,从而促进学生联想、想象与思维能力的共同发展。比如参考小兴安岭的春夏季节来自学鉴赏秋冬季节,说一说秋天给冬天分别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这一环节中,之所以不像讲解春夏美景那样细致地来讲解秋冬季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与运用意识,在自学过程中对比之前所学的描写手法,通过比较与归纳来发展思维能力。
二 说明文阅读教学
说明文文本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篇幅比例仅次于记叙文,同样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关键,对于形成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蝙蝠和雷达》一课为例,教师在导入部分可以让学生自行观察生字的特点,充分担任起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在发现过程中进行自主体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多个形近字来让学生加以辨别,与文中的生字进行对比,进而明确异同点。在生字词的认识和介绍环节结束后,就需要进入课题,引导学生通过文章题目来探索“蝙蝠与雷达的关系”。这种从课文题目入手的方式,在引入话题的同时可以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联想与想象,并暗示学生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有意地回忆之前所学过的说明文,并与新课文进行比较,这一过程其实就是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蟋蟀的住宅》《白鹅》等说明文的题目与这篇课文相似的地方在于其题目都是名词,并且文章内容简洁精炼,还运用了很多种说明方法,通过回忆旧知,来引导学生归纳出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在课中,通过之前逐步地引导来使学生归纳和总结说明文的特点之后,教师借“蝙蝠的本领”这一话题来让学生围绕关联词进行造句,再一次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接着,教师根据文中的“三次试验”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家们严谨且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这是对学生文化感受能力方面的点拨。通过文中对实验过程的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用词,让学生体会到那些默默无闻在国家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们身上散发出的光芒,这些科学家有着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祖国也正是因为这些国之栋梁才能够不断发展强大。在这里,教师可以配以当代几位科学家的故事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感受能力。
三 诗歌类阅读教学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体,其不仅在语言上有着节奏美、情感美和艺术美等特点,而且诗歌往往体现并代表着中国悠久文化的独特性,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来反映生活,表达情感。可以说,诗歌无疑是最适合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感受能力的一种文学载体。以《题临安邸》为例,既然明确了诗歌的语文核心素养落脚点,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重点关注到对学生审美和文化感受能力的培养。首先从其对仗工整的格式入手,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同时体会到古典诗歌语言的精妙。接着,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表现手法来让学生对比杭州与汴州的不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想象和感受过后,教师可以岳飞的一首《满江红》结尾,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情感。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需要充分地将文本内容与学生实际进行结合,只有找到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契合点,才能够使得文本本身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生自然也能够相应地得到所对应核心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芳.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才智,2019(27):136.
[2]吴燕子.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9(2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