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小学英语微课程研究述评

2018-04-10王晓青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综述小学英语

王晓青

摘要:小学英语微课程作为教育与信息技术发展相结合的新产物,在国内教育领域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相关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小学英语微课程的制作、作用、运用和意义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结合我国小学英语微课程的实际和研究现状,今后小学英语微课程的研究应凸显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的理论性、规范性、实证性和保障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微课程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2A-0071-05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小学英语微课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小学英语微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在学科教学中,构建出生动、有趣、灵活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教学观念与方式的变革带来新的机遇。

一、研究内容归类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笔者以“小学英语微课”为主题,对近年来所有的文献进行检索,得到238条记录,对238条记录进行辨别,去掉重复内容,删除无效文献,最终得到围绕“小学英语微课”主题的文献共236篇。其中:博硕士论文9篇,占3.8%;期刊论文213篇,占90.3%;报纸文章13篇,占5.5%;会议文章1篇,占0.4%。为了达到较高的查准率和查全率,本文检索方案采用以主题词为主的检索方式。因为主题词经过了规范化处理,它对文献中出现的同义词、近义词、多义词及同一概念的不同书写形式等进行了严格控制。[1]

在阅读大量小学英语微课程相关研究文献和观看大量小学英语微课程论文的基础上,笔者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工具,按照全部文献资源的研究类型进行排序统计,发现以下几类研究内容比较突出,其中近一半文献的研究集中于小学英语微课的运用,达112篇,占文献总数的47.5%;其次是小学英语微课设计与开发的方法,达52篇,占文献总数的22.0%;再次是小学英语微课程的概念等方面的研究(9.6%),关于小学英语微课程的作用研究(7.7%),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的意义研究(6.8%),还有其他6.4%是对国内外的小学英语微课程进行了对比研究。

(一)微课程的概念

微课程是由英文Micro-lecture翻译而来,是舶来品。目前,人们对于微课程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微课程的定义众说纷纭,纵观文献,有以下几种说法。

美国学者戴维·彭罗斯最先提出微课程,他认为微课程既是一种进行知识挖掘的工具,也可以看作是微型的知識脉冲。[2]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程又名微课,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课程,强调教学微视频与相关配套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3]华南师范大学的焦建立对微课程的定义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4]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家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5]

人们对微课程概念的认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在不断地发展,从关注外部形式、内容大小和时间长短发展到现在从其知识点的密度、关联度、系列化和系统化角度去分析和界定。[6]

(二)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的方法

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的方法很多,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笔者阅览文献发现主要可以从编写教案、制作课件、设计任务单、录制微视频等几方面入手。

1.准确定位目标,编写微课教案。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基于学生的学情,制定微课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然后从Warming up,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Consolidation,Summary和Homework五个环节精心设计微课制作的教案和微课脚本。[7]

2.搜集微课素材,制作初始课件。微课教案设计好以后,就要进行初始课件的制作。教师根据教案设计的每一步骤,搜集大量多媒体素材,制作成画面清晰、布局合理且吸引学生的精美课件。[8]

3.深入钻研教材,设计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和教学视频相匹配的,一般包括三个要素: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和困惑与建议。学习指南包括课题名称、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和建议等。学习任务就是观看视频完成的任务。困惑与建议指的是学习学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地方或是对微视频的建议。[9]

4.利用录屏软件,录制微课视频。用录屏专家或Camtasia Studio8录制微视频,首先要打开录屏软件和PPT的界面,戴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音量,然后单击录制按钮,开始录制。教师也可以先打开录屏软件,导入PPT,然后在PPT中的选项里按录制按钮进行录制,这种方法更易于操作。[10]

(三)小学英语微课程的运用

小学英语微课程一般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解才能领会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难点或者易错点。小学英语微课程的运用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微课程作用的有效途径,具体可以从课前导学、课中引学、课后辅学几个方面入手。[11]

1.课前自主学习,提升能力。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使用微课资源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其自主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便于课上解决,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12]

2.课中突破难点,答疑解惑。在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针对自主学习阶段提出的疑惑展开讨论交流,并适时给予引导。如果是视频上可以解决的问题,那就带领学生继续观看微课视频材料,辅助学生逐步找到问题答案。这样既能让学生逐步理清知识点,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质疑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师资较为短缺的地区,学生在课上观看微课视频理解知识点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13]

3.课后复习巩固,拓展知识。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观看微课再次复习巩固课上学习的重点内容。微课程不仅能辅助学生复习,还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给班级优秀学生安排一些拓宽知识面的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地学习教师安排的微课,这样能很好地解决课堂上因为大班授课,而满足不了部分优秀学生求知欲的问题。[14]

(四)小学英语微课程的作用

小学英语微课程的作用在文献中论述颇丰,而且观点比较一致,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的合理补充,二是学生学习的新媒介,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15]

1.课堂教学的合理补充。梁乐明等认为微课程应注重与现实课堂教学的整合,应当扎根于现实课堂的土壤中。[16]微课程在课堂中可以承担不同的角色:新课导入、重难点讲解、课后练习等。在与课堂教学整合层面,需要注重教学环节设计,即对学生需求进行剖析,结合教学任务,确定学习内容,并建构成微课程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开展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和设计,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目前课程内容走向精细化和便利化的一条捷径。

2.学生学习的新媒介。微课程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和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根本的作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适应新时代学生便捷学习的需求。王觅等认为微课程资源的微型化、碎片化符合各取所需的学习形式,能有效增加学生学习机会和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17]

3.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马朝宏等认为,微课程让教师从教授者变为学习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挑战中享受成长。[18]刘静波认为微课程是一种需要教师学习的“课程”,一个借以成长的工具,更是一种教师自发的“草根”的教研方式。[19]微课的制作,需要教师在过程中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学习的内容。正是由于微课的信息技术含量较高,迫使教师不得不继续学习,以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

(五)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的意义

小学英语微课程的开发,促进了教育信息化进程,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学习,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教学指导,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构成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意义深远。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二是英语课标的呼唤,三是教学改革的需要。

1.时代发展的需求。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学习的方式方法日益更新,顺应时代的微课程成为师生的新宠,备受关注,相关研究文献逐渐增多。微课以其“短、小、精、活”的优势,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课后完成,知识难点的内化经教师的帮助与同学间互助完成。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微课程可以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架构,调节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和任务,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打破了小学生接受能力差异与学习时间不同的局限。

2.英语课标的呼唤。《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大力倡导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英语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习的渠道得以拓展,最终达成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用微课程辅助小学英语教学,适应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需求,微型化的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需求。

3.教学改革的需要。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花大量时间对单词和句子进行操练,加强记忆,课堂比较低效。微课的出现改变了现状,单词教学环节可以使用微课辅助教学。这样可以使得单词学习形式更加丰富,适合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是教学改革的需要。

二、研究进展评析

通过检索文献及对文献进行比较和分析,笔者发现近年来广大研究者在对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主要成績

1.研究范围不断拓展。从检索文献的内容看,微课程开发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集中于小学英语微课的运用,小学英语微课设计与开发的方法,小学英语微课程的概念,小学英语微课程的作用,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的意义等。这些方面的研究涵盖了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的核心要素和主要内容,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的现状和全貌。

2.研究视野不断扩展。小学英语微课程的文献从开始的笼统涵盖到细化深入,关注了具体课型的具体设计,研究视角逐步扩大。如基于故事情景的小学英语微课的设计。这样的微课给研究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要求研究教师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并将其编织成简短又富有意义的故事。在故事情景的设计以及素材选取方面,还应与知识点内容有一定的适切性与关联性。

3.研究内涵不断深化。关于小学英语微课程的运用研究把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的研究推向一个新高度,注重理论引领进而深化内涵建设。一是丰富微课资源。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教育资源也在不断充实,更多、更丰富的微课资源,可供更多的学习者自由地选择。二是完善微课制作“生态链”。微课不是单一地观看视频播放,需要一系列的“链式”设计,形成“制作—应用—反馈”有效运作的螺旋上升型生态链,使它和传统的多媒体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所区别。

4.研究层次不断提升。目前小学英语微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在心智和品格养成方面有所获益,并能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增进其文化意识,无形中使小学英语微课程的专业研究层次显著提高。第一,合理选择微课程教学内容,紧扣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点,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和效率。第二,合理分配小学英语微课程的教学知识点的时间比例,紧扣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第三,微课程的制作从小学生的基础水平出发,适当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增进其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更恰当地运用英语知识。

5.研究队伍不断优化。微课程是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从文献的先后顺序看,微课程的起初研究者是胡铁生、刘静然、黎加厚等一些高校的教授及博士生、硕士生,他们有一定的理论高度,经过学术研究的规范训练,有科学的研究精神、严谨的研究态度和精湛的研究方法,属于学术派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者范围越来越广,向一线教师倾斜。从文献作者的构成来看,现在的研究主体主要是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的教师,他们对小学英语微课程的运用、制作方法及作用有切身的体会和实际的需求,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从教学实际出发,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代表广大师生的心声,属于实践派研究。学术派和实践派的相互补充优化了研究者的队伍。

(二)不足之处

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资源形式,小学英语微课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深度不够,应用效果缺乏实证研究。小学英语微课程发展到现在,研究的范围己经比较宽广了,不仅有基础理论的探讨,还有微课的设计、开发、应用等各环节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的深度还不够。大多数微课程研究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实践过程,也没有规范的研究方法和丰厚的研究成果。

微课最先在国外兴起,后来被引入国内,国外可汗学院的成功案例让国内的许多微课研究者都对微课的应用效果及发展前景信心满满。但微课是否真能促进学习并没有在国内得到证明。笔者始终认为对于微课的应用效果,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只有学生在学习微课后,学习成绩、学习兴趣或学习效率有大幅提升,才能证明微课存在的价值。

2.形式不够规范化,缺乏学习评价体系。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既然是课程,就需要有完整的教学配套活动,而不是课堂教学片段,或省略许多程序与步骤,直奔主题的知识点讲解。目前,许多微课程没有清晰的课程说明和完整的教学结构,使学习者无法快速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或内容,在学习前没有一定的心理预设。

在目前的微课学习中,学习者大多是孤立地看视频,而得不到学习结果反馈,无从知晓学习的效果,评价体系缺乏。评价理论文献研究中,只有《从学习元看微课评价的设计》一文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学习结果的评价方案,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实施。目前国内微课平台没有提供一套完整的学习评价过程,与完善的学习评价体系形成还有很远的距离。

3.开发技术不够简化,平台缺乏有效管理。对于信息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的教师来说,现有的微课开发技术还是太复杂了,不容易操作。一线教师平时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他们要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微课的探索,往往力不从心。如果教师想要制作出系列的微课程,那么现有的微课制作技术与设备会成为很大的阻力。

目前,免费的微课平台也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微课程设计与开发中的交互功能非常缺乏,特别是在提供同步在线讨论、支持小组在线协作学习等方面,微课程建设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未来研究展望

纵观小学英语微课程的现状和教育发展趋势,小学英语微课程的重要作用日趋明显,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鉴于小学英语微课程的研究现状和教育发展对微课程的要求,今后小学英语微课程的开发范围会越来越广,但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小学英语微课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正视和反思。今后的研究中,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

(一)理论层面:增加理论研究深度,注重与实践相结合

要想微课程在接下来有积极、健康的发展,就要“理论”“实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日常教学中可以选择现有优秀微课程资源,或自主开发出系列完善的微课程,然后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去,让学生用成绩来说话。实证研究可证实微课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二)技术层面:优化研制技术,加强学习平台建设

要想通过微课把知识顺利传递出去,降低技术门槛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思考如何设计微课内容上,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纠结软件的使用上。因此首先必须简化微课制作程序,开发简易、规范的微课制作软件。其次可创建知名的微课学习平台,让人们一提起微课,就马上想到相关的网站或媒体。平台里的微课分类应清晰明了,让教者和学者都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所需要的微课资源,方便学习和交流,做到时间利用最优化。

(三)管理层面:建立学习共同体,相互评价监督

在传统的班级授课中,有教师的监督和同伴的影响,使学习者能够努力学习。而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主要靠自我监督,比较像孤军奋战,学习很容易中途放弃或是受影响和干扰。如果在微课学习中,能建立学习共同体,建立评价体系,学习者之间互相鼓励、互相监督,就会使其有心理归属感,并且共同进步。

总的来说,在学习走向移动化、微型化、碎片化之时,学习资源和方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小学英语微课程的出现正是顺应时代的潮流。但小学英语微课程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诸多相互联系的环节等,建设之路还很漫长。笔者希望本文相关的研究数据和结论以及对策建议对推动我国小学英语微课程建设的深入发展具有实践价值和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潘广友,等.学术论文关键词的概念辨析和选词应注意问题[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S2).

[2]王国义.基于微课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研究[J].学周刊,2017(4).

[3]胡铁生,等.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 2013(4).

[4]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 2013(4).

[5]黎加厚.微課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4).

[6]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综合版), 2014(4).

[7]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11).

[8]赵继宏.小课堂大智慧——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隐形翅膀”[J].学周刊, 2016(35).

[9]张春辉.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建议[J].学周刊, 2016(29).

[10]冯冰清.微课制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策略——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小学英语教与学”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4).

[11]梁慧.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课前导学模块的设计和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6:7.

[12]盧婵梅.浅谈“微课”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 2015(1).

[13]杨青青.基于微课:例谈译林版小学英语语音板块教学的有效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5(11).

[14]何立艳.微课在廊坊市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 2015(30).

[15][20]陈如丽,谢李伟.思维导图微课在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中的作用分析——以小学英语五年级“Read and Write”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 2015(10).

[16]梁乐明,曹俏俏,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 2013.(2).

[17]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 2013(4).

[18]马朝,刘溜.微课程:教师成长新途径[J].现代教学, 2012(11).

[19]刘静波.构建微学习生态系统——基于微课程的教师培训新模式[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11).

A Review of Studies o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Micro-Lectures in China

WANG Xiao-qing

(Sihong Qingyang Primary School, Sihong 223900, China)

Abstract: Primary school English micro-lectures are newly produced because of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hich have been an explosive growth in construction in China. Its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appli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micro-lectures, and such research has achieved success to some extent. Meanwhile, there exist some disadvantages with such researc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ality and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such lectures, the future studies should highlight the theory, norms, positivism and guarantee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micro-lec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study on micro-lecture; review

猜你喜欢

综述小学英语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面向自动问答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