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悲剧的医学心理学解读
2018-04-09张凤渝
张凤渝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卫生分院,江苏常州213002)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经典作品。长期以来,我们对作品主题的解读都是“抨击杀人的封建礼教”出发[1],这就把作品的意义局限在时代和阶级性之中。如果今天,我们面对“00后”学生,依旧停留在批判封建礼教的层面,学生就会感觉时代久远,和现在的生活格格不入。作为一个经典著作,它一定有着超越时代的普遍永恒的意义。虽然《祝福》的写作意义在于对封建礼教的揭露和批判,但并不仅仅局限于此。现代社会,虽没有了封建礼教的统治,但还有很多像祥林嫂一样陷入精神绝境中的人。特别是大学生中,屡有因各种原因自杀的现象,所以,从医学心理学角度解读祥林嫂的悲剧更能将经典著作融入当下生活。
1 祥林嫂的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
阿毛死后,祥林嫂重回鲁镇,根据她的精神状态可以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受到异常威胁性或灾难性事件所引发的强烈无助、恐惧、焦虑或厌恶等心理反应,常延迟出现并长期持续[2]。
祥林嫂的临床表现如下。
(1)遭遇重大创伤性事件。丈夫因病去世,儿子阿毛被狼吃掉。而且阿毛死得非常惨烈,当祥林嫂找到儿子尸体时,五脏已经都被狼吃空了。
(2)反复。祥林嫂反复诉说阿毛的遭遇,这其实是伴随着她内心强烈的苦恼,如自责、内疚、悲痛等。
(3)对一般事物的麻木。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很爱劳动,很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而第二次到鲁镇,则“手脚没有以前灵活了,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也没有笑容”。
(4)与他人疏远隔离的感觉。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镇上的人们对她的笑容是冷冷的,但是祥林嫂全不理会这些,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阿毛的故事。
(5)情感脆弱,容易接受他人暗示,对小事情情感反应过度。柳妈告诉祥林嫂,她死后,会有两个男人来争,阎罗大王只好把她锯开来,分给他们。这个恐怖的描述刺激了脆弱的祥林嫂,应该是勾起了她对阿毛惨死的回忆,于是她显出恐怖的神色来。后来,当她捐门槛后,主人家仍然不让她碰祭祀品时,祥林嫂彻底崩溃了,陷入对死亡的恐惧中:她像被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也变作灰黑。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黑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是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这些描写,表明祥林嫂的精神已被打垮了。
2 祥林嫂死亡原因的心理学分析
2.1 社会因素
2.1.1负性生活事件祥林嫂第一任丈夫去世后,被逼改嫁;第二任丈夫去世,儿子阿毛又被狼吃掉,主人家不让她参与祭祀。
2.1.2社会支持系统婆婆卖了祥林嫂,大伯收了她的房子,没有亲人、朋友可以依靠。鲁镇的人虽然给了祥林嫂工作的机会,但在精神上歧视她、嘲笑她,无人给她支持和安慰。
2.1.3社会文化因素鲁镇浓郁的封建礼教氛围:婆家对媳妇有绝对的控制权,女人的价值在于丈夫和孩子,女人再嫁是不守节,两次丧夫不吉利、有罪,不能参与祭祀,死后会被劈成两半,等等。
2.2 心理因素
2.2.1人格特征祥林嫂性格内向、固执,具体表现如第一次从婆家出逃,第二次嫁人中的反抗异于常人,执着于捐门槛赎罪等。
2.2.2认知因素(祥林嫂对人和事情的看法)从婆家出逃,出嫁反抗——认为女人要从一而终,不应该再嫁。反复诉说阿毛的死——认为阿毛的死不应该发生,自己应该负责任,导致强烈的内疚和哀痛。全然不顾鲁镇人的冷漠,直着眼睛诉说阿毛的死——认为自己很悲惨,应该得到同情。鲁镇人厌烦她以后,她单是一瞥他们,不回答一句话——认为鲁镇的人应该听她诉说。鲁镇人嘲笑她额头的伤疤,她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认为鲁镇的人不该嘲笑她。柳妈说她有罪,死后会被劈——她相信了柳妈的话,认为自己有罪,死后会被劈身;柳妈建议她去捐门槛——她相信柳妈的话,认为捐门槛可以赎罪。捐门槛回来后,神气舒畅,眼光有神,坦然去碰祭祀的物品——认为捐门槛后,自己没有罪了,可以碰祭祀物品了,可是主人家仍然不让她碰祭祀物品,她像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也变作灰黑——认为自己赎罪失败了,活着会继续遭遇歧视和嘲笑,而死后也会被劈两半,无法与亲人团聚。最后问别人灵魂到底有没有——认为有知识的人能解决她的困惑。
2.3 归纳总结(见表1)
表1 导致祥林嫂死亡原因的归纳总结
3 祥林嫂悲剧的现代意义
3.1 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意义
祥林嫂,这个中国旧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最终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挣扎,但最后还是被压垮了,这是封建社会的悲剧。但是,经典一定具有超越时代的特性,具有普遍和永恒的意义。黑塞认为,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能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心中唤起新的共鸣。铁凝在《文学是灯》中说,所有好的文学,不论是从一个岛,一座山,一个村子,一个小镇,一个人,一群人或者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出发,它都可以超越民族、地域、历史、文化和时间而抵达人心。
在祥林嫂的悲剧中,封建礼教固然是一个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她自己的个性和认知因素也不容忽视。社会上的所有事件,经过人们的认知判断以后,才会引起人们的情绪。对祥林嫂精神打击最大的是阿毛的死。即使是在封建社会,不同的人对这件事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有人认为这是一场意外,人的力量不能控制。也有人认为是命运的力量,人无法改变。但是从祥林嫂反复不断的“我真傻……”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认为责任全在于自己,是因为自己没有看护好才导致了阿毛的死,这样的认知无疑给她带来强烈的自责和内疚,从而对其造成巨大的心理打击。而不同心理素质的人,其反应和结局会截然不同。萧红也生活在那个封建时代,她的家乡也是一个封建礼教观念很重的地方。她从家乡出逃,遭遇了被情人抛弃,被亲友耻笑,众叛亲离,生下孩子就送给了别人,又遭遇了第二任丈夫的家暴和出轨。命运不可谓不惨,礼教的压力不可谓不重,但因为她读过书,经受过五四新文化的洗礼,她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强大的精神世界,因而对自己价值的评判不依赖于封建礼教系统。所以,她有力量应对这些灾难性的生活事件,能够冲出封建礼教的重围,走向新的天地[3]。
而祥林嫂没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她没有能力反思和改变自己的认知。她的自我价值完全依赖于丈夫、孩子和周围的礼教系统,所以,当她所依附的丈夫、孩子死掉之后,她便失魂落魄;而当封建礼教系统不接受她,连死后的世界也不接受她时,她便失去了活下去的所有希望,她的精神世界便崩溃了。
3.2 现代“祥林嫂”依然存在
《祝福》中祥林嫂已经被埋进历史的尘埃。现在的我们推翻了封建礼教的大山,也铲除了封建迷信。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都有知识有文化了,还有没有祥林嫂那样的悲剧人物呢?当然还有。不过,现代的“祥林嫂”成了一种精神病的代名词,我们经常说那些沉浸在自己的悲伤,喋喋不休诉苦的怨妇像祥林嫂一样。
一个真实的例子:某大学女生,失恋以后,精神备受打击,开始茶饭不思,失眠,人也迅速憔悴下去,经常迟到、旷课。她经常在同学面前哭诉,她对男朋友多好多好,男朋友如何负心。家人、朋友一开始安慰她,可是时间一长,大家就觉得有点厌烦。父母也觉得她没出息。她越发悲观,在宿舍割腕自杀,被同学发现后,学校心理老师及时对其进行了心理干预之后才逐步好转。
现代社会虽然很多人的遭遇远没有祥林嫂那么悲惨,没有封建礼教的压迫,但是和祥林嫂一样,他们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缺陷或疾病,并由外部事件引发了自我价值系统的崩溃,精神上陷入悲伤、抑郁、绝望中。
3.3 精神独立——人类面对困境的救赎之路
每一个现代“祥林嫂”都有一个顽固的观念的牢笼。不管时代怎么变,人的一生总要遭遇各种各样的变故,如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面对灾难,我们永远都无法避免。当遇到人生变故时,每个人都能确定自己比祥林嫂坚强吗?如何才能不成为祥林嫂呢?
人生的过程前半段是得到,得到生命,得到亲人,得到知识,得到朋友,得到工作,得到事业,得到爱情,得到婚姻……我们在此过程中建立价值观。在生命的后半段便开始失去,我们有可能会失去亲人,失去工作,失去健康,最终失去生命。面对这些失去,人们不禁要问:生的意义何在?死的去向又是哪里?祥林嫂最后对人到底有没有灵魂的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困惑和恐惧。所以,不管科学如何发达,宗教始终存在。人类在无常的命运面前,远远没有人想象的那么强大。
人的精神之自由、独立、强大,是很多人所追求的。走出观念的牢笼绝非易事,我们只有不断学习,用知识和理性充实思想,完善人格,使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只有建立起强大的精神世界,当人生遇到意外时,才不会困于自己观念的牢笼。正如杨绛那样,纵使命运带走她挚爱的女儿和丈夫,她也能在这世间独立自由地活着,或者如余华《活着》中的福贵,纵使失去所有的亲人,他也依然坚强。他没有饱读诗书,但是他记得一个简单的真理,人活着本身便有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九俊.语文(第四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2]姚树娇,杨彦春.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3]葛浩文.萧红评传[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