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优化护理流程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2018-04-09吴萍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6期
关键词:耐药流程考核

吴萍妹

各大医院ICU患者多病情危急、临床治疗风险高[1], 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医护人员对患者应用不同类型抗生素,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几率[2]。护理人员认为优化护理流程有利于控制患者感染, 对于促进其身体恢复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ICU患者220例, 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110例。参照组中男60例、女50例, 年龄33~70岁, 平均年龄51.5岁。研究组中男65例、女45例, 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常规护理流程即可。研究组患者接受优化护理流程, 具体如下。①优化排班流程。当前很多医院存在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排班不合理等情况,在优化护理流程中将排班流程调整优化作为基础。医院要制定ICU病房临床护理相关准则, 并且将责任制护理模式落实其中, 固定ICU责任护士, 将每一项护理工作落实于每一位护理人员, 保证临床护理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同时, 医院还要采取弹性排班, 根据当前ICU病房患者及护理人员数量情况, 调整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及工作时间, 合理分配每例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 通过弹性排班能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②优化细节流程。在这一环节中护理人员要对每例患者进行护理评估, 确定患者实际患病情况及用药情况等, 适当增加病房巡视频率, 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一旦发现有患者出现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要立即上报于主治医生, 并遵照医嘱对患者予以隔离处理。科室要将防护用具放置到醒目处, 在对患者予以隔离处理过程中要求每一位责任护士均能够按照规定流程佩戴齐全防护用具, 同时护理人员要坚持手卫生, 每完成一项护理操作均需要应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从根本上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情况的发生;在日常工作中要保证床边仪器每天检查维护、管理消毒等。医院科室还要不定期为护理人员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 了解当前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护的先进理念、临床护理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等, 充分认识到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护的重要性。③优化服务流程。这一护理流程主要是针对患者家属, 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 向其讲解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基本知识, 以感染原因、感染类型及相关注意事项等为主;嘱咐患者家属在探视过程中要遵照医嘱佩戴齐全防护措施[3]。同时护理人员在病房巡视过程中发现地面有患者血液及不明可以见分泌物时, 要立即对其予以清理并消毒, 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救治环境空间[4]。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水平判定方法: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指标考核, 其中包括防护用具使用、理论考核、专项检查考核和操作考核手卫生等项目, 每一项指标分值为0~100分, 分值越高专项操作水平越好[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9.09%, 参照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28.18%,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水平比较 研究组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水平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水平比较, 分)

注:与参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防护用具使用 理论考核 专项检查考核 操作考核手卫生参照组 110 85.1±2.14 84.3±1.56 82.5±2.04 87.1±1.75研究组 110 97.9±1.54a 97.8±2.01a 96.5±1.54a 98.2±1.01a t 50.919 55.649 57.446 57.617 P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ICU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自身抵抗力较低、临床治疗方案复杂、用药较多[6], 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更大, 这对患者临床疗效乃至生存质量均会造成较大影响。

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护中优化护理流程, 改善传统护理措施能够从根本上控制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的发生[7]。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分别接受优化护理流程和传统常规护理流程, 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9.09%, 参照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28.18%,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护理流程是将整个临床护理流程、每一护理缓解均予以优化, 从排班、细节及服务等多方面予以优化, 能够为患者及家属提供高质量临床服务;对于未感染的患者予以有效防护, 对于已经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隔离, 遵照医嘱对患者予以相应抗感染处理, 以此提高患者临床疗效[8]。在优化护理流程中还为护理人员提供培训机会,这对于提高患者护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 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应用优化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发生, 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 应用价值突出。

[1]周健, 孟军, 江淑芳, 等.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19):1743-1744.

[2]孙艳杰, 徐丽, 范阿灵, 等.集束干预护理在创伤患者不明原因发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 2016, 13(4):167-170.

[3]熊小玲, 劳志刚, 赵艳群, 等.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应用效果.广东医学, 2013, 34(15):2426-2428.

[4]黄春珍, 石慧娟, 侯凌烨, 等.一例慢性下颌骨化脓性骨髓炎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32(33):2600-2602.

[5]刘玉东, 李秋云, 张蓉, 等.中医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13):998-1001.

[6] 李旭敏.优化护理流程在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当代护士旬刊, 2015(6):105-107.

[7] 陈艳.集束干预策略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12):1653-1654.

[8] 王子龙.集束化方案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8):238-239.

猜你喜欢

耐药流程考核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