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拉西坦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2018-04-09赵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6期
关键词:西坦奥拉分值

赵旭

脑卒中后很多患者出现记忆或智能障碍, 而脑卒中后的神经功能修复能力较差, 且尚无特效的方法改善,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系统正规的治疗十分重要[1]。目前对脑血管疾病应发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障碍越来越被重视[2]。本研究为采用在常规治疗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辅助治疗进行比较, 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5年12月~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中华神经科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指导的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诊断标准[3], 所有患者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CT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排除有多脏器功能衰竭或严重肾功能损伤患者、严重抑郁焦虑患者、器质性病变如生命体征不平稳或恶性肿瘤患者, 由其他原因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失语患者。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3例。观察组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35~72岁, 平均年龄(51.0±7.0) 岁;病程2~10个月, 伴有高血压13例, 冠心病3例, 高血脂12例, 病变位置:大面积卒中13例, 皮质卒中20例, 基底节卒中30例;双侧病灶23例, 单侧病灶40例。对照组中男38例, 女25例;年龄33~72岁, 平均年龄(50.0±7.3) 岁;病程2~11个月, 伴有高血压12例, 冠心病4例, 高血脂10例;病变位置:大面积卒中14例, 皮质卒中22例, 基底节卒中27例;双侧病灶22例, 单侧病灶4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给予相应的抗炎、扩张血管降低颅内压等溶栓治疗, 改善循环障碍。缓解颅内压,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给予营养支持等。脑梗死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20236)口服治疗, 采用适量水送服, 阿司匹林的剂量为100~160 mg/d,对伴有其他病症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广东世信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0860)治疗, 静脉滴注, 4.0 g/次, 1次/d, 可酌情增减用量, 用前加入到100~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 摇匀。两组疗程均为3周。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根据ADL评分、MoCA评分及MMSE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ADL评分0~64分,分值越低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理想;MoCA评分分值范围为0~30分, 分值越高认知能力越高;MoCA评分分数无增加或降低为恶化;评分提高0~4分为无效;评分提度4~6分为有效;评分提高>6分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MMSE评分分值0~64分, 分值越低高, 精神状态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3周后, 观察组显效30例, 有效27例, 无效6例, 恶化0例, 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显效21例, 有效26例, 无效12例, 恶化4例, 总有效率为74.6%;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两组ADL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比较 治疗3周后, 两组ADL评分、MoCA评分及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 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 bP<0.05

?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 起病急且具有较高死亡率, 主要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能力差, 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损害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阻碍患者肢体功能提高及改善的重要因素[4]。奥拉西坦的主要成分是4-羟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 能够通过海马皮质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加强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 改善脑部细胞代谢[5-10]。本研究采用常规治疗与加用奥拉西坦治疗进行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 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4.6%;且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比较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奥拉西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1] 韩冬.奥拉西坦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国民康医学 , 2015, 27(12):36-37.

[2] 李小燕.奥拉西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10):884-887.

[3] 马小琦.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国民康医学, 2015, 27(19):59-60.

[4] 乐华辉, 吴荷花.奥拉西坦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安全性研究.江西医药, 2015(7):638-639.

[5] 李振瑞.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4(3):161-162.

[6] 陈芳.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中国卫生产业 , 2014(28):3-4.

[7] 刘利军.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当代医学 , 2014(31):161-162.

[8] 张倩倩.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析 .健康之路 , 2016(5):119-120.

[9]张微微, 李小刚, 王默力, 等.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3, 46(7):489-493.

[10] 魏霞.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有效性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2015, 21(9):1253-1255.

猜你喜欢

西坦奥拉分值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维克多·奥拉迪波进步最快球员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奥拉星:进击圣殿》
分析奥拉西坦治疗慢性脑缺血引起的痴呆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预后分析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
病种分值结算模式下的医疗监管之实践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