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A角度对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夜尿症状效果的影响研究
2018-04-09郝俊峰
郝俊峰
BPH是临床十分多见的泌尿系统疾病, PUA角度指的是前列腺尿道顺着前列腺底部到尖部走行到近精阜处形成的夹角, 有报道显示[1], 该PUA角度和膀胱出口梗阻存在一定关联。通常α受体阻滞剂是治疗BPH的重要方法, 关于PUA角度对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夜尿症状的效果的相关报道很少。本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100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BPH患者100例, 根据PUA角度将其分为A组(PUA<35°)和B组 (PUA≥35°), 每组 50例。A组患者年龄42~70岁, 平均年龄(57.89±8.46)岁。B组患者年龄43~69岁, 平均年龄(58.35±7.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夜尿次数≥2次;给予α受体阻滞剂治疗≥3个月。排除标准:夜间多尿指数>20%(≤40岁)或>33%(>40岁), 夜间多尿指数=夜尿总量/24 h总尿量;有前列腺、膀胱结石、膀胱或尿道手术史。
1.3方法 当患者膀胱内尿液达到100~200 ml时, 采用LOGIQT型B超(美国GE公司), 通过直肠对PUA进行测量,PUA指的是膀胱壁前列腺基底部(取正中矢状面)至尖部走行至近精阜处呈角。
1.4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PUA、Qmax、IPSS进行记录分析。疗效评价标准:改善:临床增生症状明显好转, 夜尿次数<2次;无效:增生症状未减轻, 夜尿次数≥2次。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比较 治疗后, A组患者的IPSS、Qmax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PSS、PUA、Qma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的P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IPSS(分) PUA(°) Qmax(ml/s)A组 50 治疗前 15.2±3.8 21.0±2.7 11.1±2.7治疗后 11.6±4.0a 21.4±2.6 14.2±3.1a t 4.61 0.75 5.33 P<0.05 >0.05 <0.05 B组 50 治疗前 20.7±3.7 42.0±4.4 6.3±0.8治疗后 21.0±4.7 41.8±4.3 6.7±1.4 t 0.35 0.23 1.75 P>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 A组患者夜尿改善44例, 无效6例, 夜尿改善率为88.0%;B组患者夜尿改善36例, 无效14例, 夜尿改善率为72.0%, 两组夜尿改善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00, P<0.05)。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 其中1例急性尿潴留, 1例转外科手术;而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 其中5例急性尿潴留,3例转外科手术,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00, P<0.05)。
3 讨论
α受体阻滞剂是治疗BPH的有效药物, 有研究表明[2],BPH患者应用α受体阻滞剂能够减少夜尿症。PUA程度是BPH患者出现下尿路症状的重要因素, 这是因为PUA角度增加后抬高了膀胱颈, 从而导致膀胱出口梗阻引起夜尿症。有研究表明[3], PUA角度能够看作α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的一个预测因素, 且PUA≥35°的患者对于α受体阻滞剂的疗效效果较差, 会引起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B组(PUA≥35°)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所以, 作者认为对于BPH患者, PUA将成为评估患者是否选择α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有效指标。
夜尿症是BPH患者常见并发症, 严重影响睡眠质量。α受体阻滞剂进入人体后可以分布在肾上腺素能受体上, 对平滑肌产生松弛作用, 有效缓解膀胱出口梗阻症状, 降低膀胱内的残余尿量, 因此可以改善夜尿症。有研究结果表明[4-7],PUA角度越大, >35°时, 患者尿道更弯曲, 存在的尿道阻力较大, 因此膀胱残余尿量较多, 使用药物治疗夜尿症状改善率不佳。
综上所述, PUA程度越大(≥35°), α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就越差, 夜尿症改善率越低, 可以将PUA程度<35°作为评估患者选择α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一个重要指标。
[1] 魏强, 吕潇.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现况.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2, 17(5):431-434.
[2]李宁忱, 那彦群, 丁强, 等.新型5α-还原酶抑制剂爱普列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Ⅳ期临床研究.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 23(7):413-416.
[3] 刘长征, 顾平荣.5α还原酶抑制剂合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成本-效果分析.河北医药, 2010, 32(23):3307-3308.
[4]梁春, 洪立生, 宋静.新型5α还原酶抑制剂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河北医学, 2007, 13(4):443-445.
[5]林婷婷, 瞿根义, 许宁, 等.前列腺尿道夹角对α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夜尿效果的影响.中国男科学杂志,2016, 30(6):33-37.
[6]王伟峰, 刘辉, 郝继东, 等.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夜尿病因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 14(20):3918-3921.
[7]刘辉, 郝继东, 刘峰, 等.基层医院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疗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17):1839-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