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观察

2018-04-09高杰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6期
关键词:石术肾镜输尿管

高杰陶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 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并且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成因类似于肾结石, 即由机体代谢异常、尿路的梗阻、感染、异物等造成, 同时其临床症状也类似于肾结石, 主要为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腹胀、血尿等症状, 因此若患者未予以及时治疗, 将会引发尿路梗阻、尿路感染、肾盂积水等并发症, 使患者承受更多痛苦。目前临床中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1]。现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10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符合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诊断症状。对照组患者中男38例, 女17例, 年龄31~48岁, 平均年龄(39.15±4.27)岁, 结石直径1.2~4.3 cm, 平均结石直径(2.7±0.8)cm。观察组患者中男42例, 女13例, 年龄29~52岁,平均年龄(40.05±4.39)岁, 结石直径1.3~4.7 cm, 平均结石直径(3.1±0.6)cm。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结石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告知两组患者此次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 具体的手术步骤如下:对患者的硬膜外腔进行麻醉后使患者采取膀胱截体位, 之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并铺盖消毒手术巾, 利用导丝将WolfF8/9.8输尿管镜插入患者的输尿管中, 利用气压弹道的方式进行碎石;若结石被冲回近端,则需要使用夹钳将结石取出, 手术过后将置尿管和双J管置留在患者体内, 手术1 d后若无异常情况发生, 则可将尿管拔出;之后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 若引流情况正常则可在手术30 d后拔出双J管。

观察组予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 具体的手术方法如下: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使患者采取仰卧体位, 在病患处逆行插入F5输尿管导管, 以用作导尿。患者采取俯卧体位, 将棉垫放在患者的腹部以确保腰背水平。向导管内注射生理盐水, 使肾产生积水现象, 以此来扩张肾盂肾盏。利用B超作为引导, 根据结石的位置经11肋间或12肋下于腋后线与肩胛线之间选择肾盏穿刺点, 之后将0.889 mm的斑马导丝放入病灶处, 利用扩张器沿着导丝方向将穿刺点扩张到F14~F16, 并在病灶处留置 Peelaway 塑料薄膜鞘作为工作通道, 将肾镜沿着塑料薄膜鞘插入输尿管上端, 在灌注泵的冲洗下, 寻找到结石, 气压弹道碎石, 术后置双 J 及造瘘管。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情况。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出血、术后发热及泌尿刺激症状。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术后发热及泌尿刺激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对照组 55 42.5±7.8 7.3±2.4 9012±790观察组 55 31.2±4.9a 3.6±0.9a 8540±680a t 9.098 10.705 3.358 P 0.000 0.000 0.001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 常见的发病部位有肾盂和输尿管的连接处、输尿管膀胱壁段、输尿管经过髂血管处[2]。主要的发病因素为机体代谢异常、尿路的梗阻、感染、异物等, 若患者未予以相应的治疗, 则将产生尿路梗阻、尿路感染、肾盂积水等并发症, 使患者承受更大痛苦, 因此必须予以及时的治疗[3]。目前临床中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有微创钬激光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两种方式[4]。除上述两种治疗方式外, 患者还必须大量饮水, 以此来增加排尿量。

微创钬激光碎石术对于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对于输尿管上段的结石而言, 由于多数为嵌顿性结石并已经与输尿管上段的组织发生黏连, 且具有较大的体积,因此若利用微创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 由于具有较高的操作难度[5], 因此将无法有效的清除结石, 甚至还会使患者的输尿管上段的组织发生一定的损伤, 导致尿血的情况发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6]。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逐渐成为临床中广泛应用的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7]。此种方法的主要工作原理为利用超声作为引导对肾盏进行穿刺, 并通过筋膜扩张器来扩张穿刺道, 将微创肾镜通过穿刺道深入病灶处, 利用气压弹道进行碎石[8]。利用此种方式, 可产生较小的损伤, 避免患者承受更多痛苦, 同时由于无需切开肌肉, 因此保证了患者的美观度, 也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 不影响患者的其他能力。除此之外, 由于该手术对于肾脏及其周围组织的影响较小, 因此不影响肾脏及其他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9]。

本组实验中, 对照组患者予以微创钬激光碎石术进行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 观察组患者予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上述数据可知, 利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康复率, 并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不影响患者的其它能力的正常发挥, 对患者及其家属具有重要意义[10]。

综上所述, 采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显著效果, 不仅可有效清除碎石, 同时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并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 降低患者的手术与住院费用, 更能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信息, 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式。由于本次研究样本容量有限, 因而关于采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方式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远期影响仍需今后大样本随机进一步观察。

[1] 程勇, 裴利军, 左自立.X线定位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报 , 2012, 9(5):150-151.

[2] 李陆安.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观察.广西医学, 2010, 32(10):1223-1224.

[3]孙驾轩, 苗里宁, 陆巍, 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疗效分析.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 22(5):363-365.

[4] 石奇刚, 孙永恒, 任艳胜.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轻度肾积水疗效观察.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7,34(3):235-237.

[5] 杨梓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 27(7):1304-1306.

[6] 李强, 王胜.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观察.微创医学, 2016, 11(5):751-752.

[7]林西斌, 孙建华, 范郁会, 等.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疗效观察.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7,12(6):401-402.

[8] 鲁靖.24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观察.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11):6332.

[9] 侯东亚, 冯中文, 宁新荣.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9):1615-1616.

猜你喜欢

石术肾镜输尿管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加强护理预防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出血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连续筋膜扩张法和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对比研究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59例临床观察
经皮肾镜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例报告
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初步应用(附23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