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多司坦对比氨溴索祛痰效果的Meta分析
2018-04-09闻立新陈淑娟何佳泺
闻立新 陈淑娟 何佳泺
对于许多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来说, 痰液引流不畅不仅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还会导致感染难以控制, 严重者出现肺不张、呼吸衰竭甚至痰堵窒息等并发症, 因此祛痰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有多种新型祛痰药物开始应用于临床, 福多司坦就是其中应用比较多的一种, 其是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开发研制, 可以通过促进黏膜修复、抑制杯状细胞过度增生、抗炎、增加呼吸道浆液性分泌等作用, 从而达到祛痰的目的[1]。近几年来福多司坦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主要适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祛痰治疗。氨溴索(ambroxol)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最广的一种黏液溶解性祛痰药, 能有效减少咳嗽及痰量[2], 其临床应用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本文通过Meta分析系统地比较这两种药物的祛痰效果,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及排除标准
1.1.1文献类型 国内、外随机对照试验。
1.1.2患者类型 诊断为呼吸系统疾病伴咳痰困难的患者,3 d内未用过祛痰、镇咳药, 年龄、性别、并发症不限。
1.1.3干预措施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福多司坦组加用福多司坦, 氨溴索组加用氨溴索治疗, 两组均不使用其他祛痰类药物。
1.1.4结局指标 疗效指标包括:①痰液性状;②咳痰容易度;③痰量;④咳嗽频度;⑤综合有效率;⑥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1.2文献检索 参考Cochrane协作网制定的检索策略, 检索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中文和英文RCT。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EMbase、EBSCO、CBM、CNKI、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各数据库建库至 2017 年 8 月。检索词:“ambroxol”、“fudosteine”、“氨溴索”、“福多司坦”。
1.3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由2名相互独立的评价员对纳入试验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 然后交叉核对, 如发生分歧通过讨论或由第3位研究者协助解决。提取信息主要包括作者、发表日期、文献来源、文献设计类型、样本量及观察指标等。
1.4质量评价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按照修订的JADAD[3]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具体方法为:随机序列的产生恰当为2分, 不清楚为1分, 不恰当为0分;分配隐藏恰当为2分, 不清楚为1分, 不恰当为0分;盲法恰当为2分,不清楚为1分, 不恰当为0分; 撤出与退出, 描述了为1分,未描述为0分, 总分为7分, 1~3分为低质量研究, 4~7分为高质量研究。
1.5统计学方法 对纳入的RCT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Meta分析。首先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分析, 如各研究之间无异质性(P>0.05,I2<50%),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反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对二分类变量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表示。
2 结果
2.1检索结果 通过既定的方法进行检索, 初检共发现中文文献55篇, 英文文献21篇, 然后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以及全文进行逐层筛选, 最终纳入中文研究10篇, 英文研究0篇。共897例患者, 其中福多司坦组449例, 氨溴索组448例, 纳入各研究基本情况及JADAD评分见表1。
表1 纳入研究基本情况
2.2Meta分析结果
2.2.1临床综合疗效 纳入文献中共有8个RCT报道了临床综合疗效的比较, 各研究无异质性(P=0.86>0.05, 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见图1。结果显示综合疗效方面福多司坦组可能优于氨溴索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3,95%CI(0.87, 1.23), P=0.72>0.05]。
图1 临床综合疗效的森林图
2.2.2对痰液性状、咳痰容易度、咳嗽频度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分别进行亚组分析, 各研究之间均无异质性,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福多司坦组在痰液性状[RR=1.04, 95%CI(0.94, 1.16), P=0.43>0.05]、咳痰容易度[RR=1.16, 95%CI(0.96, 1.39), P=0.12>0.05]、咳嗽频度[RR=1.18,95%CI(0.96, 1.45), P=0.11>0.05]等方面优于氨溴索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RR=0.70, 95%CI(0.40, 1.21), P=0.20>0.05]低于氨溴索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系统地比较了福多司坦和氨溴索的祛痰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福多司坦组在综合疗效、痰液性状、咳痰容易度和咳嗽频度的控制等方面可能优于氨溴索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氨溴索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溴索是临床应用广泛的经典化痰药, 其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及气道液体分泌, 使痰中的黏多糖蛋白纤维断裂, 促进黏痰溶解, 有利于痰液排出。而福多司坦是一种新型黏痰溶解剂及黏痰调节剂, 能抑制呼吸道上皮杯状细胞形成及过度增生, 从而减少呼吸道黏液过度分泌,并通过调节痰中海藻糖 /唾液酸的比值, 改善痰液黏性, 增强纤毛输送功能, 促进呼吸道浆液的分泌, 使痰液变稀变薄,从而促进排痰[14,15], 因此福多司坦与氨溴索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所有纳入的RCT福多司坦用法均为3次/d, 400 mg/次, 而氨溴索用法用量存在差异性,可能会导致两组比较结果存在偏倚。本文纳入的研究中有4篇为高质量RCT, 其余研究普遍质量偏低, 主要表现在随机方法、分配隐藏报道不详细, 未使用盲法, 设计不严谨可能造成选择性偏倚以及测量性偏倚。对于咳嗽咳痰、痰液性状等疗效的判断多采用主观性较强的评价方法, 而缺乏客观性指标, 可能会导致结果存在偏倚。
综上所述, 福多司坦可有效改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 其临床疗效确切, 安全性好, 与氨溴索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
[1] Komatsu H, Yamaguchi S, Komorita N, et al.Inhibition of endotoxin- and antigen-induced airway inflammation by fudosteine,a mucoactive agent.Pulmon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05,18(2):121-127.
[2] Houtmeyers E, Gosselink R, Gayanramirez G, et al.Effects of drugs on mucus clearance.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1999, 14(2):452.
[3] Jadad AR, Moore RA, Carroll D, et al.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report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is blinding necessary.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1996, 17(1):1-12.
[4]苏欣, 施毅, 谢增华, 等.弗多司坦对呼吸道感染病人祛痰作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6, 25(5):369-372.
[5]蒲纯, 孙铁英, 林江涛, 等.国产福多司坦胶囊随机双盲II期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国新药杂志, 2007, 16(23):1971-1975.
[6]张晓菊, 辛建保, 张建初, 等.福多司坦片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祛痰作用观察.医药导报, 2007, 26(11):1306-1308.
[7]邱小建, 孙玉发, 董淑文, 等.福多司坦胶囊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9, 12(5):482-483.
[8] 陆启光, 曹李芳.福多司坦颗粒对慢性呼吸性疾病祛痰作用的临床观察.现代实用医学, 2012, 24(12):1346-1348.
[9]周颖, 金前, 柴秀娟.福多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2, 17(3):334-337.
[10] 栾金龙.福多司坦片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观察.中国卫生产业 , 2013, 10(33):95-96.
[11] 田雨, 李杨.福多司坦胶囊祛痰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临床肺科杂志 , 2013, 18(7):1252-1254.
[12] 王月花, 宋昱晨, 赵美芳, 等.福多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5, 20(11):1283-1286.
[13] 赵丽, 李勇, 陈小龙.福多司坦在肺结核患者祛痰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处方药 , 2015, 13(10):93-94.
[14] Takahashi K, Iwase N, Ishikawa M, et al.Effects of fudosteine, a new cysteine derivative, on airway secretion in rabbits and rats.Nihon Yakurigaku Zasshi Folia Pharmacologica Japonica, 2000,116(6):371.
[15] Takahashi K, Kai H, Mizuno H, et al.Effect of fudosteine, a new cysteine derivative, on mucociliary transport.Journal of Pharmacy &Pharmacology, 2001, 53(6):91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