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女篮亚洲杯4强队伍内外线技术的对比分析

2018-04-09

运动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国女篮外线内线

李 锋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查阅有关资料,篮球领域研究其战术比较多,技术研究较少。技术是战术的基础,只有技术的合理运用才能使球队的战术更加合理流畅,进而提高队伍水平。日本队连续3届亚锦赛击败中国队获得冠军,其技术特点必定有其先进可取的地方。澳大利亚一直以来是世界强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研究。而韩国队在身体条件不占优的条件下,近年来也一直处在亚洲篮球水平的前列。特别在日本女篮连续取得3届亚锦赛冠军之后,我们需要去寻找中国队与其他强队在内外线技术运用方面的异同,借鉴他人长处,提升自身实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 年女篮亚洲杯4 强队伍内外线技术。

1.2 研究方法

1.2.1 录像分析法 对2017年女篮亚洲杯4强队伍之间的交战场次进行录像观察统计。对统计的技术指标反复观看并记录。

1.2.2 数理统计法 使用Excel 2007对录像分析的统计数据进行分类和百分比统计分析。

1.2.3 逻辑推理法 对数据资料,采用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4强队伍内外线得分比较

2017年亚洲杯中国女篮与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未分在同一小组,交战场次仅为2场,其他各队均为交战4场。从总得分看,中国女篮为4队最高,为552分。这与小组其他队伍实力较弱有直接关系。在内外线得分比例方面,中国、澳大利亚及韩国内线得分比例稍大于外线,日本女篮外线得分能力大大高于内线,占总得分的74.7%。在第26届亚锦赛上,中国女篮与日本女篮内线得分相差28分,内线上的全面失衡是导致中国女篮大比分输给日本女篮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在这一届亚洲杯上,中国队内线得分却远远大于日本队,但是日本队外线得分同样远远大于中国队,说明日本队的外线实力更为强大,这也与日本队的移动进攻打法相吻合。(表1)

2.24强球队得分方式比较

现代篮球运动规则的变化和篮球运动本身的规律决定了篮球比赛中“以快制敌”必定是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在录像中明显可以看到,日本队、韩国队的移动更为频繁,而得分方式也更依靠外线。中国队移动相对较少,主要以打内线为主。因此,对4强队伍的得分方式进行统计分析,以数据来表明4强队伍内外线球员的得分方式特征。蓝色为球员空手移动接球投篮,橙色为球员运球急停跳投,灰色为突破上篮,黄色为其他(主要包括篮板球篮下直接二次进攻、中锋篮下要位背身单打等)。(图 1)

从数据来看,中国女篮大部分为内线得分。日本女篮与澳大利 亚女篮主要以空手移动接球投篮为主要方式,韩国队以突破急停跳投为主要方式。再结合比赛可以发现,日本女篮、澳大利亚女篮和韩国女篮外线球员进攻较多, 中国女篮主要是以内线进攻为主,外线球员的突破上篮与急停跳投很少,这与以上图表相吻合。

表1 4强队伍内外线得分对比(6场)

2.34强球队内外线篮板球

4强队伍内外线篮板球显示(表2),日本队外线篮板球为158个,占总篮板的71.2%,远远大于其他队伍。中国和澳大利亚相近,分别为109个和104个,占总篮板的38.5%和38.7%,韩国队外线篮板最低为73个,占总篮板的29.7%。内线篮板球方面,澳大利亚和中国队相近,分别为165个和152个,占总篮板的61.3%和53.7%,韩国为148个,占60.2%,日本队内线篮板球最低,仅为64个,占总篮板的28.8%。日本队内线篮板明显偏低,这与他们的球星渡嘉敷来梦缺席有关,少了她这个强大内线,日本队只能发挥外线优势,积极拼抢篮板球。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国女篮总篮板排名第一,日本女篮总篮板为4个队伍的末尾,但是日本队能取得最终的冠军,可以说明日本在其他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值得我们研究,借鉴和学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从总得分看,中国女篮具备了非常强的得分能力,这也与小组其他队伍实力较弱有直接关系。从内外线得分比例来看,中国、澳大利亚及韩国内线得分比例稍大于外线,只有日本女篮外线得分能力大大高于内线。第25届亚锦赛日本队以内线为核心,内线得分较高,第26届亚锦赛内外线得分较为均衡,而这一届亚洲杯,日本队逐步过渡到以外线得分为主,反映出来日本队外线实力十分强大。

图1 4队投篮方式比较

表2 4强队伍内外线篮板对比

3.1.2 投篮方式与内外线得分比例相吻合。中国女篮前场篮板后二次进攻及中锋背身单打占很大比例,大部分为内线得分。日本女篮与澳大利亚女篮主要以空手移动接球投篮为主要方式,外线球员参与进攻较多。韩国队以突破急停跳投为主要方式。

3.1.34强队伍内外线篮板球显示,外线冲抢篮板球越多的队伍成绩排名越好。日本队外线篮板远远高于其他3支球队,说明日本女篮外线冲抢篮板球非常积极。内线篮板球方面,澳大利亚和中国队最高,这与两只球队以发挥内线优势为主相对应。

3.2 建 议

3.2.1 现代篮球已不再是得内线者得天下,中国队应发挥内线优势,同时内外结合。应向日本女篮学习,学习技术,借鉴其先进的移动进攻战术,同时学习日本女篮积极拼搏的精神。

3.2.2 在进攻方面,中国女篮应增加无球移动和掩护,利用频繁的移动穿插创造进攻机会。

3.2.3 关键球通常需要关键球员,中国女篮应培养自己的王牌球员,特别是培养外线核心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要鼓励球员敢于出手,增强球员的自信心。

3.2.4 通过日常的训练与比赛等途径,发展后卫队员篮板球的拼抢能力,让后卫队员保持篮板球拼抢的敏锐意识,提升后卫队员篮板球拼抢的时机把握能力。同时,要加大对后卫队员拼抢篮板球技战术能力的训练。一支球队的后卫队员,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前场篮板球的拼抢能力;另一方面在抢到篮板球后,需要通过快速合理的判断、移动、抢位等转化为得分。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单文. 第26届亚洲女篮锦标赛决赛中国队失利的原因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9):151-152.

[3] 赵映辉,丁丽萍.现代篮球技、战术创新理论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8(1):54-58.

猜你喜欢

中国女篮外线内线
中国女篮专挑强队过招
胎儿透明隔腔内线样高回声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中国女篮进攻能力分析
左利手运动员在水球比赛阵地进攻战术中的作用
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女篮失利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女篮与日本女篮为例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篮与世界强队得分能力的对比分析
内线消息常坑人
中国男篮与对手外线队员得分能力的对比研究①——以第30届奥运会比赛为例
PCD小编眼中的QQ2011
由接地导体限定的无限深槽内线电荷的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