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科学发声方法的一点体会

2018-04-08特木其勒

魅力中国 2018年51期
关键词:声乐演唱策略教学

特木其勒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喜爱,声乐演唱作为音乐表达的一种形式,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师需要面临的严峻考验,大部分声乐学习者在发声练习中无法掌握有效的方法,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声乐演唱学习效果,学生往往十分努力训练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练习效果,在声乐演唱发声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气息、共鸣等方面进行训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寻找有效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声乐训练及学习方法,促使学生能够有效理解与掌握声乐知识。

关键词:声乐演唱;教学;策略

前言:

声乐是人声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其知识的覆盖面非常广泛,声乐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等不同的演唱形式,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求学生具备熟练的演唱技巧,还要求学生能够对作品的内涵有正确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及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能力。声乐演唱教学中发声教学是重点教学内容,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由于声乐教学比较抽象,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容易遇到瓶颈,训练过程不得要领,笔者通过多年教学观察发现,声乐教学及训练难点大多存在于发声方法中,学生对发声过程了解程度不足,在发声训练中对气息、共鸣方面掌握不到位,教师应当重视这些教学重点与难点,促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与训练方法[1]。

一、控制气息

(一)注重有效调节气息

气息的有效控制与调节是科学发声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重有效调节气息。气息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声乐演唱的效果,要想有效控制声音就必须学会控制气息,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如果呼气时气息宣泄,声带闭合不严则会导致在演唱过程中感觉气短,发声也会“发虚”,相反如果声带闭合过于用力,气息则会流通不畅,导致在声乐演唱过程中音色刺耳不受控制。教师应当将这些气息调节不畅所导致的不良结果充分讲解给学生,使学生理解气息控制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由于气息调节不顺而导致的失败演唱音频,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气息控制的重要意义[2]。

(二)气息控制过程中常见问题

在气息控制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一些训练问题,如有的学生在演唱之前习惯先深吸一口气,使胸部以上部位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喉部及下巴部分用力过度,导致身体紧绷,这种看似准备充分的状态在实际演唱过程中容易出现“破音”等气息调节问题,使得歌曲无法唱完整。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学生过分紧张,或者发声时用力过大导致气息不受控制。还有部分学生在声乐演唱中气息不能沉入丹田,导致发声时声音支撑不足,在演唱过程中容易出现“无声”的状态,这些都是在气息控制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当根据这些常见问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整改,以确保学生科学发声。

(三)气息控制的有效策略

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教学及训练策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气息控制方法,教导学生寻找自然的呼吸感觉,例如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自然挺胸,双肩自然放松,缓慢呼吸感受气息在胸腔推动的感觉,指导学生将小腹收紧或鼓出,感受吸气使横膈膜的膨胀和肺部的扩展。教师也可感觉学生特性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指导,例如对于气息平衡掌握不良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进行软口盖训练法,期中常见的是“闭口打哈欠”,即在打哈欠时故意不张开嘴巴,强制用鼻部进行吸气与呼气,放松脖子以下的部位,促使学生掌握呼吸与吸气之间的“平衡压力”,使学生养成放松而有力的呼吸平衡技巧,从而能够确保学生科学发声[3]。

二、控制共鸣

(一)控制共鸣的重要性

共鸣是声音的扩大和美化,乐器要发出优美的声音需要很好的共鸣器,人也是一样,要想在声乐演唱中发出优美的声音就要使声带发出的声音达到最好的共鸣效果,这几乎是每一名歌唱者梦寐以求的境界。教师在声乐演唱发声教学中应当是学生充分了解共鸣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共鸣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减轻歌唱时发声器官的负担,使机体的体能消耗减低,良好的共鸣训练能够减少学生对电音音响设备的过分依赖,还可以改善嗓音,使得歌声更加浑厚,以达到增强艺术表现力的目的,有效的共鸣教学及训练方法可以发掘演唱者潜在的声乐演唱能力,大幅度提高学生声乐演唱水平]。

(二)共鸣教学中常见问题

每个人的共鸣声区大概分为三个部分,即高声区、中声区和低声区。演唱者通过有效的共鸣训练可以使音量增大,音域扩展,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能够协调一致。但是在教学及训练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例如部分学生为追求浑厚的低音而过分关注胸腔共鸣,使得气往下压,声音憋的很闷,无法达到标准的胸腔共鸣效果,导致演唱过程中共鸣声音不理想,而有的学生则过分追求高音,共鸣训练主要集中于头部,努力将气逼进头腔,导致共鸣时声音严重发假音色单调,声区无法统一。

(三)共鸣教学的有效方法

在进行共鸣教学及训练时,教师应当掌握有效的教学及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向学生讲解共鸣腔的运用和声音位置的集中,使学生能够保持喉结位置稳定,保障声区的统一,使声音均匀而优美。例如在教导学生进行共鸣训练时可以使学生以哼鸣为主,引导学生逐渐感受鼻部上端发出声时的“发力感”和喉咙的“通道感”,使学生掌握“从头顶出发”,“从后下方出发”,“从前脸面罩区出发”的发音位置。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后可以指导学生再进行弱声训练、叹气训练等已达到最佳的共鸣效果,从而实现科学的发声。

三、对于发声教学的体会

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教师要想使学生能够掌握发声的科学方法,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同时也能积极的分析目前在发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及时的解决问题,促进发声教学的科学开展。

(一)提高学生对发声的重视程度

发声质量的高低直接对音色造成影响,因此发出好听的声音也是声乐演唱的基本教学内容,气与声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声乐演唱的形式多样化,不同形式,不同作品的演唱离不开发声的学习与训练,教师应当重视发声教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发声训练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及意义,对于不同的音区则需要变换不同的声带振动方式,使声音能够随着音区的升高或降低而做出变换[4]。例如在音区升高时有效的发声训练能够使声带振幅变小,振动频率增大,使声带振动能够有效过渡,从而发出多种优美的声音。

(二)发声教学过程中常见问题

在进行发声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经常发生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在发声过程中比较随意,使得气息在声带收缩力的作用下而流出,导致起音变成“带气音的声音”,而部分学生则在发声过程中过分憋气,喉头抬高,导致声带过分紧张而闭合,声音紧张,使得发音变成“拉紧的声音”。在发声教学及训练过程中,有的学生未来打开喉咙过分压低喉头,使得发声出现呆滞,沉重以及缺乏应有的音色,导致声音缺乏灵活柔美的音感,与之相反部分学生又太过于抬高喉头,导致发声时虚弱无力,出现用假声替代混声,音量也随之变小,这些在发声教学及训练中常见的问题应当受到教师及学生的重视,针对常见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发声训练要领[5]。

(三)发声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声教学与训练的重点在于自然放松的振动状态,发声过程中应当注意口腔的打开程度与声带振动情况互相联系。例如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咳嗽训练,使学生感受声带闭合时胸腔对声门的压迫感,通过咳嗽训练时学生寻找正确的声门适度感和发音位置。有效的发声教学训练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歌唱过程中发声的平衡及协调能力,促使学生在声乐演唱得到更好的发挥。

总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声乐演唱发声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完善与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教学及训练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声乐演唱发声的要领,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发展中取得辉煌的成绩,在发声教学及训练中要注重气息、发声与共鸣的有效训练方法,教师应当充分掌握学生对声乐的实际掌握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及训练,从而使演学生能够在声乐演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婷.美声演唱技巧与声乐教学方法研究——评《声乐教学艺术与演唱实践》[J].新闻爱好者,2018(08):106

[2]胡珺.声乐发声练习方法及适用作品选编——评《声乐教学与作品演唱》[J].新闻与写作,2018(05):121

[3]刘莉朋.论流行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发声训练[J].艺术评鉴,2017(19):106-107

[4]蒋茂君.声乐教学发声练习与歌曲演唱脱节现象分析[J].当代音乐,2016(14):38+43

[5]周筠.美聲科学发声方法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借鉴作用[J].音乐创作,2016(02):182-183

[6]李素娥.声乐演唱与发声训练中模糊现象论析[J].襄樊学院学报,2006(04):112-115

猜你喜欢

声乐演唱策略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