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

2018-04-08高顺起

魅力中国 2018年51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

摘要:党的“十九大”正式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为我国社会发展基本方略之一,该方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与毛泽东“群众观”一脉相承,是中国特色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拓展和内涵充实。掌握其发展脉络,把握其价值意义,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完成和党的建设工程的完美实现。

关键词: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坚持走群众路线,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一直以来都是我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工作的重要途径,关系着我党事业的兴衰问题。十九大以来,确立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历史方位,经过对我党发展经验的归纳与总结,确认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地位。该伟大思想不仅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习近平同志从村到乡、到县、再到市、省以及中央各级工作的实践经历,使该指导思想能够全面满足各基层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发展需求以及人民对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同时也赋予该思想以鲜明的理论和实践特征。

(一)理论基础。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早在共产主义运动初期,马克思与恩格斯就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尽地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强调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观念的基本价值就在于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实现全人类解放与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追求。十月革命的爆发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打开了大门,我国在建党开始就确立了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毛泽东人民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论。在毛泽东人民观的基础之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为标准对我党建设工作效果进行衡量。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均从多方面体现人民的发展地位。自我党十八大以来,明确了人民群众为发展的主体地位以及工作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工作需依靠人民,将人民的利益置于首要位置,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

(二)实践基础。

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重要领导班子确认了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本任务,牢牢把握我党工作宗旨,坚持人民群众的立场,一方面要落实“五位一体”工作布局,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去。另一方面要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渗透于我党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工作当中。此外,还需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中。

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一个新时代,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思想内涵,对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一)坚持发展为人民的基本立场。

我党进行社会主义发展布局工作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为谁发展,只有明确这一工作立场问题,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发展方向。对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明确指出,要始终坚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一方面,要明确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使人民享有更加稳定的工作、更好地教育、更加優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及社会保障服务、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对人民表示的关切给予积极回应,逐步实现人民的利益要求,坚定群众路线,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二)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的根本动力。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为广大人民群众。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力量,才能够有效推进我党工作的改革。因此,应积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对人民的劳动、创造以及人才、知识的尊重,促进群众首创精神的全面发挥。同时,还应不断地吸取群众的智慧,根据群众意愿制定发展规划,在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凸显出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推进我国各项社会主义发展事务的有序进行。另外,根据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对我党工作效果进行考评,接受来自群众的工作评判。习近平同志将我党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比作考试,人民群众就扮演者考官的角色,而考试内容的最佳答案就是以人民群众满意为中心。

(三)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终目标。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工作的本质要求就是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在追求目标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确保工作成果能够惠及广大群众,积极推进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遵循的共享原则并非是片面的平均主义,而是更加有效地控制发展差距。同时,全面维护我国社会公义,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作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就是发展不平衡,例如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过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以及就业机会不均衡等等,这些都是违背公平正义的问题,一定要给予妥善处理。此外,还应坚持人民是发展成果的享有主体,并严格制定相关制度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共享经济发展结果[2]。

三、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体现

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该思想体系在发挥人民群众主体性地位,调动人民积极性,展现自信,完善党的执政理念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使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更准确地把握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发展思想的脉络,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实现。

(一)是马克思主义现实活力的直接体现。

早在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初期阶段,马克思与恩格斯就对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进步等问题给与了深切关注,强调了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念,还将人的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将人民的解放与自由发展作为自身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以此对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进行有效衡量,并以唯物主义辩证思维提出了“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代表着一切工作都要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我党工作的前提是人民,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人民,充分强调了人民群众与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人人都应享有社会发展机会,同时也应享受发展成果。可见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际上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不但一脉相承且又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在就物质生产活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决定性作用进行揭示的同时,也就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首次提出并肯定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明确了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所在。引进马克思主义观念并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党的“十九大“中所提及的内容较多,其中反复提到了以人民为中心,一定要确认群众的至高地位等,同时还多次指出要时刻坚持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等观点,不但对马恩主义进行了发展,同时也显示出该理论中人民观的责任担当,根据中国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了开拓性实践,使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内容更加丰富而有意义,使理论的实践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二)促进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增进群众福祉提供了行为思想准则,也使得我党为民谋幸福的使命感得到了强化。“十九大”报告确认了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作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指导方略地位,是我党自此以后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推进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有序发展。会议报告中还指出,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轉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一论断实际上与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3]。具体来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但是对社会矛盾的变化情况进行整体把握的重要思想基础,同时也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所在。共产党需要在坚持人民立场的基础上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进行合理定位分析,继而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此,根据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核心,而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实践切实推进了中国的创新发展。现阶段该发展思想对各种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了有效解决,更加符合人民在生活方面的需求,不但全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理论,同时也对我国科学社会的发展提供好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三)稳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就提出这一理论观点:过去的一切运动属于少数人,只为少数人谋求了利,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多数人谋求利益。也正是由于坚持该理论观点,无产阶级才可以带领广大群众夺取政权。另一方面,在获得政权后无产阶级需要坚持执政为民而赢得群众的拥戴与支持,从而使自身执政基础得以巩固。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符合我党服务人民的工作宗旨以及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规律,同时也较好地满足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实践。目前中国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均在实践当中得以解决,而这里进行实践的主体就是人民。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党的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工作要求,作为政党干部一定要坚持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责任担当。正如十九大报告内容中坚持人民的利益至上、以及人民当家作主等观点,无不充分显示出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造福于民、心系于民的伟大情怀。我党始终在工作实践中是重要坚持以人民意志为核心,为群众谋利益,本着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赢得民心,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出我党尊民、爱民、敬民、亲民、为民、富民的工作理念。可见,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并和群众保持患难相依、血肉相连、荣辱与共,只有这样才能够经受得住人民对于我党执政工作的考验。

(四)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贯彻落实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能够真正意义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人民利益,在我党执政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追求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以及共同富裕,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中国梦是属于人民群众的梦,需要凭借群众的力量来实现。就像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言论: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因此,我党需要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发展建设的热情,带领着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集结人民的力量与智慧,汇聚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之力[4]。

(五)提高四个自信的精神力量。

四个自信指的是道路、理论、制度以及文化自信,为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发展奠定了精神与思想支撑。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一切行为准则,促进中国各项建设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以及尊严感,是我党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根本遵循以及事业发展的灵魂所在。四个自信理论的实质是我党工作的力量源泉,是对我国乃至整个世界发展形式进行认识与分析的重要基础,对于中国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四个自信中的道路自信就使指的建设通向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自信,其中的理论自信是引导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理论方面的自信,而制度自信则指对确保群众获得美好生活的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的自信,文化自信就是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由此可见,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提高了四个自信的精神力量。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工作的进行与发展,我党工作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我党执政工作做出了正确的指引,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齐文娟.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2018(6):26

[2]刘青.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J].新西部,2018(30):5-28

[3]冯宗仁.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生成逻辑[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8(6):15

[4]江崇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综述[J].南方论刊,2018(10):5

作者简介:高顺起(1978- ),男,河南兰考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2018GZGJ106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