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需求侧视角探索典籍翻译与教学

2018-04-08马晓颖赵玉闪段素萍

魅力中国 2018年51期
关键词:高校管理跨文化交际

马晓颖 赵玉闪 段素萍

摘要:在“一带一路”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企业走出去,高新技术受到世界关注,沿线国家对中国的技术服务及语言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技术贸易等走出国门的同时,语言服务缺口较大,高级汉语外译翻译人才特别是汉译英高级翻译短缺,从目前中国大陆典籍翻译的现状即可看出,对外国典籍汉译比较成熟,但是中国典籍外译尤其是英译明显不足,其中文学典籍作品英译较多,而科技典籍英译较少,纵观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特色的极少,尤其是科技领域专业翻译高等人才培养力度不足,而科技典籍外译尤其是英译,需要高级的专业翻译人才,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经济学供求理论的视角来探讨我国的典籍翻译需求侧的问题,希望相关结论能够引起政策制定者和高校管理者、学者及媒体传播者的关注。

关键词:典籍翻译;典籍英译;跨文化交际;国际市场需求;高校管理;国际话语权

一、中国国内市场典籍翻译英译现状

面对中国典籍翻译的现状,鲁文恭指出“就目前来看,业界更多的是在引进来,走出去的步伐明显滞后”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他指出,新常态就是按经济规律办事,任何行业都应该懂得市场是可以创造的,“让产品更具有个性化”。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分析指出,在供求市场中有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着供求关系,每个人通过追逐个人利益,增加社会财富、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效益时所能够得到的那一种要更好。中国典籍英译面对的需求侧是西方发达国家及相关能够使用英语媒介语了解中国典籍文化的群体,典籍翻译的英译要以这些市场群体的需求为依据,在忠实我国典籍文化宗旨的同时,翻译出适合这些群体的阅读和思维习惯的作品,避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误读,对翻译从业者也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

面对中国典籍翻译现存问题,全国典籍翻译研究会会长王宏印教授指出:“现在很多典籍译论问题的关注点还在标准、归化、异化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上,原因就是古文、英文、译论皆通的三位一体化人才罕见。” “国内出版的典籍英译本,大多为国人所购,外销有限。出口不成,只好转为内销,成为国人学习英语的参考书。”

中国国内传统的典籍翻译大多比较注重“原文再现”“原滋原味”,殊不知“你的美食可能是他人的毒药”,脱离了读者的接受度,单纯从原作者出发,不考虑终端客户也即市场上的需求进行分析归类,权衡需求方的异国文化、喜好、禁忌等是行不通的。

而我们培养的高校翻译专业的学生所翻译的作品,最终是要面向英语是母语或者以英语作为媒介语的读者群,因此,评价的标准应该以市场的需求方为基准。

二、中国典籍在英语国家市场的现状

为了满足市场供求规律,翻译策略的选择首先要考虑需求方,最终落实到翻译作品的读者。王宏印教授提出“据统计,公认为典籍英译偶像的杨宪益夫妇的《红楼梦》译本与英国翻译家霍克斯、闵福德的《红楼梦》译本相比,无论是读者的借阅数、发行量还是引用率,都有很大差距。”“即使是传言国外大受欢迎的《狼图腾》也几乎只是外籍华人购买。”这与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的国策明显不符。

另一方面,对中国科技典籍翻译的研究,有些学者从传播学理论视角出发,如王宏、刘性峰、林元彪、刘迎春等均倡导从传播学理论视角出发,分析科技典籍译介研究中存在的内容选择不平衡,研究方法缺乏多样性等问题。李伟荣指出科技典籍的翻译研究受到忽略,海外传播效果不佳。

三、解决中国典籍英译现存问题的建议

在谈到中国典籍翻译的读者问题时,王宏指出“根据读者的需求确定译文的文体风格也应成为典籍英译的一条重要原则”。刘迎春建议用跨文化交际理论探讨典籍英译。

除此之外,翻译还要考虑传播途径和传播效果,对此,林元彪认为,‘碎片化是当前大众阅读的一个显著特点,他指出,赖发洛的《论语》译本为普通读者设计 ,与长久以来专家学者的"深度翻译"显著不同。其译本语言简练且高度贴近原文,并取得了极好的"语力"效果,对当前典籍翻译如何顺应"碎片化阅读"潮流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

吕剑兰等提出,翻译选材应满足英语读者对译本内容的期待和需求、翻译文本应满足英语读者对译本语言的审美需求、哲学典籍的翻译应既有哲学深度又通俗易懂。

花萌在针对目前美国文学代理圈对购买中国的翻译作品“不感冒”的问题时提到,“如何让美国代理人和中国文学英译从相识走向相知,成功架起中国文学与美国编辑、出版商、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之间的沟通之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对于中国文化外宣问题,王宏印指出中国典籍在外译的过程中要权衡三个意识,即文化产品意识、读者意识和国际市場意识,并倡议使用 “促进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让更多的国外观众看到中国的文化产品”的提法。

顾巨凡提出了一个新的中国文化外译外宣模式,目前“编制+出版+影视+译制+播出+活动”,如“舌尖上的中国”译成泰语,在当地办美食节,使得该节目的网络点击量倍增。因此利用译制的媒体节目加体验活动在国外宣传中国的文化产品应该也是不错的模式。

中国典籍外宣翻译一定要考虑市场需求。同时,在典籍外宣翻译的时候终端客户的需求一定要纳上议事日程。“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要让外国人理解、接受、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不容易的。因而,在典籍翻译过程中一定要研究读者心理,研究怎样用他们最认可的方式,提供他们最需要、当然同时也是我们认为最值得提供的东西。不要辛辛苦苦做了半天,做完了束之高阁,到头来只能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王宏印,2015)

总结

满足需求侧不同读者群的需求是中国典籍翻译提供者所要研究和区分对待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典籍翻译工作的本身也是传播,它是跨文化、跨语境的传播,正如魏薇所阐述的,对翻译活动起着制约作用的翻译生态环境不可小觑,为了能够使得翻译之作获得旺盛的生命力,中国典籍作品的对外翻译活动应当结合时代需求,从而翻译出顺应时代需求的翻译作品,达到中国文化外译外宣的目的,从而真正实现中国话语权与中国腾飞的经济相匹配。

既然中国典籍文化传播面向他国文化的不同读者群如专业及普通民众,其目的是为了呈现给读者大众欣赏学习和了解文化精髓之用,那么就应当立足当下,放眼世界,展望未来,因此,遵循市场的供求平衡理论,研究需求侧的读者的偏好和需求,不失为让中国典籍翻译走出国门,达到向世界传播文化科技典籍精髓的正真目的,进而加强他国文化的人们对中国文化的渴望和探求。

参考文献:

[1]王宏印,李绍青.翻译中华典籍 传播神州文化——全国典籍翻译研究会会长王宏印访谈录[J].当代外语研究,2015(03):1-7+79

[2]厉以宁. 中国经济的下一程[N]. 首都建设报,2015-06-24(005)

[3]王宏.《墨子》英译比读及复译说明[J].上海翻译,2013(02):57-61.

[4]任红梅.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的比较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29(06):10-15

[5]刘迎春,王海燕.关于近20年中国科技典籍译介研究的几点思考——传播学的理论视角[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8(06):24-32

[6]王宏,刘性峰.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的传播学路径[J].当代外语研究,2018(03):64-67+109

[7]張梓辰,张政.翻译研究的热点与展望: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分析(2013—2017)[J].上海翻译,2018(01):17-21+95

[8]吕剑兰,谭晓丽,郎勇.安乐哲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本读者接受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118-121

[9]花萌. 柯夏智让中国文学穿越国界[N]. 文学报,2017-08-10(002)

[10]林元彪.“碎片化阅读”时代中国典籍的翻译策略——以赖发洛《论语》英译本的“近译”策略为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4(05):143-152

[11]魏薇.翻译生态环境的规约性——以中医典籍英译的历时性研究为例[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05):123-126

[12]姜辉,许如宝.制度均衡及其有效性分析——基于制度供需理论的视角[J].经济论坛,2018(10):34-41

[13]谢天振.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J].中国比较文学,2014(01):1-10

[14]亚当·斯密.经济学界牛人牛言[J].理财,2009(12):44

[15]葛浩文(Howard Goldbiatt). 从翻译视角看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N]. 中国文化报,2010-01-25(003)

[16]孙乃荣. 国内典籍英译研究综述(2012-2016)[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4):96-102

[17]盛玉城. 从习近平新年致辞中的俗语、典籍英译看“中国文化走出去”[J]. 青年时代, 2017(6)

[18] 顾巨凡. 北京中外翻译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发言,2018-11-20

(本项目受华北电力大学教务处卓越办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估项目-“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2-XM1805212)

猜你喜欢

高校管理跨文化交际
高校教学管理者必须树立的若干观念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如何建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