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
2018-04-08徐德芬
徐德芬
摘要:作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必备的一种特质,专业素质包括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专业智慧、专业知识等,只有不断提升及完善教师的专业素质,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当前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农村的教育发展不尽人意,学校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势在必行。本文就对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一、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概述
对于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而言,其是由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专业智慧、专业知识四个维度所构成。通常专业能力是以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反思、实践形成的完成教学任务的相关心智活动方式与教学行为。专业精神的构成包括个人修养、教育教学态度、对学生的态度、职业的认识和理解等,主要指的是教师对成为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及向往,教师若具备一定的专业精神,在教学活动中往往能保持持久的期待感、认同感。专业智慧的个体性特征较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能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及问题而生成不同的教学方法[1]。专业知识涉及整合性知识素养、条件性知识素养、学科性知识素养,其中整合性知识素养要求教师具备“整合知识”的能力,能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有机融合其他学科知识与本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素养要求教师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准确掌握学科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学科性知识素养涵盖构成学科课程的知识体系、基本框架、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教学方法及其适用条件。总之,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的特征,教师在不同的领域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所以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要与课程设计、课程改革理念、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等的变革相适应。
二、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
第一,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不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旨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充分感受且热爱生活。农村小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树立社会化、信息化、生活化的教学观念,实施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将教与学的互动予以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若教师依旧停留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与时俱进,往往難以实现现代化教学的目标,不利于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第二,积极更新专业知识。一般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路径包括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专业培训和自我学习,而由于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师学习专业知识的必要性也更为凸显。教师应该定期进行自我诊断,对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缺陷、优势加以了解,及时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如:学生的课堂收益是什么?是否有更好的教学?本节课的教学有效吗?等;或者是充实知识,顺应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实现教学过程的心理化[2]。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正式讲课之前详细了解学生的学情,对学生在某领域的经验基础、差异、特点等加以熟悉,科学设定教学规划和教学目标。
第三,打造师生互信平台。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接纳不同学生的情感与思想,主动了解、走进学生,与学生构建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由于很多农村小学生都属于留守儿童,其缺乏家庭的关爱,精神相对空虚,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要打造师生交流互动的情感平台,充分理解、尊重学生,对学生多投入一些情感,尽力照顾和体察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难处。同时与学生交往时要深化理性、丰富情感、积累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教书育人的方法及思想,善于让学生明事理、懂情感、守常规。另外,教师批评学生时,要注意分寸及方式方法,用宽容的态度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当然这种宽容不是无原则迁就或庇护放松,而是给学生以期望感、信任感、亲近感,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仰慕、依赖的心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教师个人修养。俗话说:树人先树德,做事先做人。教师应该用为人师表的形象树立起自身在学生中的威望,依靠崇高的道德品质赢得学生的敬重。教师的修养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农村小学教师应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言行一致,用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态度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品格优秀的人[3]。如:不随意吸烟、着装得体整齐、与学生一起值日劳动、当学生面捡起地上的粉笔头和纸屑等。
第五,重视教师知识容量的拓宽。由于一些学科知识相对抽象且繁杂,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极易产生厌倦的情绪。特别是农村小学生,课外读物少且不愿意自觉主动阅读,加上有些农村教师上课只凭借教材资源进行备课,而备课需要查找的资料很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教师在平时要多阅读和学习,多钻研、勤积累,多收集网上的教学资料;或者是在课前对课文进行认真研读,以便在课堂上旁征博引,用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能畅所欲言。若教师不能透彻理解课文,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极易限制学生的思维,降低课堂的趣味性、精彩度[4]。可以说,教师只有发挥自己带头读书的作用,营造学生崇尚知识、热爱读书的学习氛围,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感知生活。
结束语:
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效,而当前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更新自身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想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要实施多元化的教学,重视教师的个人修养、专业知识的更新及知识容量的拓宽,积极打造师生互信平台,以此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潘智群,陈久文.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路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1):69-72
[2]孙明露,殷骥.试谈培养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科研实践[J].华夏教师,2017(05):38-39
[3]王颖辉.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养的几点策略[J].学周刊,2017(09):115-116
[4]刘燕.对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基点与归宿的思考[J].教育导刊,2012(04):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