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影响因素调查

2018-04-08章洋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3期
关键词:外语教师

章洋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需要技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的多重交互。信息技术自身不是推动教学改革的源动力,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才是。本文基于TPACK知识框架,调查影响外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因素,发现性别、教龄、是否参加培训和优秀作品示范等对教师的技术能力发展具有影响。

关键词:整合技术的教师知识框架(TPACK);教育技术能力;外语教师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全面提升被认为是破解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推动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祝智庭,2015)。外语教学改革的信息化转变速度迟缓,与外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相对滞后有很大关系。由于信息技术进入外语学科时间不长,所以多数外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并没有信息技术一项。从技术使用新手到技术整合外语教学的专家需要克服重重阻碍。本文为研究英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的瓶颈问题,以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框架(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 简称TPACK)为理论依据,分析对英语教师技术相关知识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

1 理论基础

1.1 TPACK知识框架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框架)的理论基础是舒尔曼于1986年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框架经典理论。2005年,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有感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影响和地位不断提高,于是在舒尔曼的PCK框架基础上加入“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 Knowledge, TK),经过学界一系列讨论,最终形成TPACK知识结构,标志着研究者开始关注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与其他要素之间的交互关系。初期的TPACK框架包含七个要素:首先是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和技术知识(TK)三个核心要素,它们相互作用再产生四个复合要素,也就是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TPK)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2008年,米什拉又将境脉(Context)概念引入TPACK知识框架,成为第八要素。至此TPACK教师知识框架基本完备,成为后续研究教师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的经典理论模型,在研究各学段、各学科教师根据情境以技术丰富和变革传统教学、实现技术和学科的深度融合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1.2 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简称 TAM)是1989年由Davis提出的。该模型提出“有用性感知”(perceived usefulness)和“易用性感知”(perceived ease of use)两个用于解释和预测个体信息技术接受和使用行为的重要概念。“有用性感知”是指用户认为使用某一技术能够提高其工作绩效的程度。“易用性感知”是指用户认为使用某一技术的容易程度或使用某一技术可减少所花费的努力的程度(高峰,2011)。该模型认为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是影响技术接受的核心因素。首先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影响个体技术使用行为意愿的形成,而意愿又能够影响个体的技术使用行为。其次,易用性感知同时还影响有用性感知。

2 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黑龙江省高校具有英语听说课授课经历三年以上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发放问卷 40 份,有效回收34份。其中30~40岁教师24名,占总数的71%;硕士学历(及以上)教师34人,占总数的100% ;5年以上教龄教师31人,占总数的91% 。所有教师均具备使用计算机教学的基本条件,26名教师参加过教育技术相关学习或培训。

2.2 研究工具

本文根据技术接受模型,借鉴国外相关量表工具(Schmidt et al. 2009;Archambault & Cripen 2009),结合外语学科内容,设计“外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影响因素分析”问卷。并采用SPSS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描述性统计

根据TPACK教师知识结构构成,对受访教师的TPACK结构各类知识水平进行描述性统计(表1)。受访的外语听说课教师各类知识掌握较为均衡,但是各项分值都处在中间值附近区间,说明他们在专业发展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其中TK和TCK的知识水平最低,说明受访教师的纯技术水平(例如处理常见电脑问题)和技术用于外语听说教学的知识(例如了解和操作促进外語听说教学的软件)与其他知识的发展水平相比不均衡,距离良好水平还有一定差距。PK、PCK和TPACK等与教学法相关的知识要素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说明受访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较强。

3.2 影响因素分析

3.2.1性别影响

外语学科教师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而性别能够影响教师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笔者发现女性外语教师TK和TCK水平均显著低于男性教师(表2),这与研究者所掌握的实际情况相符:女性英语教师在纯技术使用方面明显不如男性教师,在技术与学科内容结合方面也缺乏男性教师的意识与实践操作能力。

3.2.2 教龄影响

参与本次调查的英语教师教龄为0~5年的有3人、教龄为6~10年的有8人、教龄为11~15年的有16人、教龄为16年以上的有7人。分析结果显示教师的教龄能够影响其PCK知识水平(表3)。其中教龄为15年以下的讲授听说课的高校英语教师TPACK水平随教龄的増长不断提高。但是教龄达到16年以后教师的TPACK水平开始下降(图1)。

3.2.3 参加教育技术相关培训的影响

参加过教育技术相关培训对提升教师的TPACK总体水平具有积极影响。结果显示参加过相关培训的外语教师的TPACK水平显著高于未参加的教师,并且二者存在明显差异(表4)。

3.2.4 优秀教师示范的影响

根据TAM模型,技术的可视化成果能够刺激教师的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增强教师的技术应用信念。观看过示范课、微课作品或者其它技术水平较好的教师的示范作品,能够让受访教师的TK、TCK和TPACK水平显著高于未参加过此类观摩的受访教师(表5)。由此可知,教师共同体学习能够促进教师对技术、英语学科教学内容的理解,令教师反思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提升自身TPACK知识水平。

4 结语

英语教师在各高校都是相对人数较多的群体,研究这一教师群体的教学能力对研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具有代表性。本文从教师个体与外界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英语教师技术水平的因素,对今后有效实施英语教师技术培训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祝智庭,闫寒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解读[J].电化教育研究, 2015(09): 5-10.

[2]Davis, F.D.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 MIS quarterly, 1989(13):319-340.

[3]高峰. 教师的个人特质与教育信息技术的采纳—基于高校网络教学背景的实证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1(12):25-31.

编辑/岳凤

猜你喜欢

外语教师
“互联网+教育”下的外语教师TPACK框架构建
大学外语教师信念研究之二
大学外语教师信念研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