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国企国际化发展
2018-04-08于天慧
于天慧
摘要:自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倡议以来,在国际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地参与,经济政治共融的局面为我国和100多个地区国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企业积极“走出去”,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统筹国内外市场,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一带一路”规划初建,很多国企还无法适应这种国际化的发展途径,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将以国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发展为课题,通过对其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符合目前时代趋势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企 问题 对策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时,首次提出了沿线国家互相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战略。自此开始,我国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合作的路径便又多了一种,即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该战略不仅为沿线国家和企业提供了众多的发展机遇,也为我国企业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发展天地。“一带一路”是由习近平总书记规划和设计的未来发展目标,其中的“一带”是指要在古代丝绸之路的沿线上建立起新的经济带;而“一路”则是指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之上,重新建立起丝绸之路。这种“一带一路”发展格局的搭建,将进一步为我国和沿线国家地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联合形成发展的共同体。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来说,“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能够改变传统固化的发展模式,在国际化的竞争氛围和视野之中近一步完成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也是借机开展海外布点、拓展国外市场的发展机遇。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国企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为企业提供巨大的市场潜能
据相关调查显示,在“一带一路”发展沿线,所涵盖的人口超过了40亿,所能达到的经济总量约为21万亿美元,拥有着极大的发展机遇和市场潜能,为我国国有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数据上看,截止至2014年,我国110多家国有企业之中,已经有107家在国外设置成立了8515家分支的办事机构,辐射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80家国企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建立起了分支机构。
(二)有助于发挥我国高端制造技术的优势
在“一带一路”战略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摆在第一位。很多民营企业因为收益低、周期较长的问题不愿意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中来。而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来说,投入到“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地区基础建设之中,不仅能够更好的贯彻国家意志和战略实施,还能够更好的对我国国内的产能进行转移。我国制造业发达,在沿线地区基础建设之中,我国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制造技术带动基础建设、材料、研发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为沿线地区的基础建设提供保障,形成多领域齐头并进的局面,使“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进一步实现。
(三)促进国有资本走出去。
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过程之中,涉及到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无论从经营规模还是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竞争力等方面来看,我国的民营企业都比不上国有资本,更比不上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因此我国企业想要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要使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获得相应的份额,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这样不仅能够开拓我国企业发展的国际市场,也能使我国获得国际要素市场定价权。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国有企业国际化面临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清晰
由于“一带一路”建设还处在初期阶段,我国很多企业还没有适应这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大部分企业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发展理念,缺乏国际化的长远布局和经营规划,没有把国际化的经营纳入到自己企业转型的战略格局之中去。还有的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之中,一味的追求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充企业规模和员工数量,片面的追求企业的并购和控股,并没有结合自身客观情况对国际环境和投资风险等因素进行考虑,缺乏国际视野,没有把握良好的机遇,导致目前国际化发展迟迟没有进展。
(二)国际化经营层次和水平较低
和其他跨国企业的全球化格局相比,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不论在资源配置、核心技术掌握、产业链经营等方面都难以和西方大型跨国企业匹敌,目前还主要依靠成本低,劳动力密集等发展优势,大多数国内国有企业还处于国际化产业链的底端。就长远发展来看,我国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核心技术不强,面对着国际化的发展,主要的对外经营方式还是以出口贸易为主,综合技术、产品、服务、资源等综合性的国际化格局还没有形成。
(三)国企国际化经营环境还需优化
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在外的竞争力还需要提升在内的经营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由于涉及到境外的投资政策还不太完善,对于国旗投资资格审批、金融服务、货物进出、外汇使用等方面,由于审核的部门和环节过多,有很多项目因为时间问题而错过了发展机遇。还有相关的政府部门,对于国有企业经营的支持力度还不是特别到位,尤其是在薪酬激励、业绩考核、资源配置方面,缺乏针对国际形势而制定的鼓励措施。由于国内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之中信息交流方面还不太通畅,很容易造成企业之间的恶性競争。
(四)缺乏金融服务
在“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之中,国有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还是依靠自身的资本储备。虽然在大环境之下,我国国内的很多保险机构和金融机构进行了关注,并针对性的设置和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服务和产品,但对国有企业在国外的业务扶持力度还比较小。我国国有企业想要加快国际化发展,就必须加快国内金融机构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就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做好金融布局和服务,提高国际化的金融服务能力,才能够为国企发展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三、加快国企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一)提升国际化经营理念
我国国内有很多的从事玻璃、水泥、钢铁生产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在国内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而对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国家来说,由于工业设备和技术手段等都比较落后,传统能源的储备都比较丰富,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目前国际经济结构正处于重要的转型之中,我国国有企业在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之中,可以通过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之中,通过核心技术、高层次人才、品牌等诸多资源,和国外企业达成合作、互补短板,推动国有企业国际化的发展。
(二)提升国企的层次和水平
在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之中,我国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对同行业优秀跨国企业的学习,在树立标杆的同时,不断的学习和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方法,用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谋求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在推动企业规模发展的同时,完成企业质量效益提升的转变,在经济生态链条中从低端向高端转变。进一步发挥我国国有企业的优势,由产品出口向技术、服务、理念、资本等输出的综合型发展格局转变。
(三)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想要取得长远发展,离不开内部人才队伍的培养,国有企业想要在国际化道路之中深入发展,首先应该完善内部的人才培养计划。首先我国国情应该选择内部一些懂得外语、技术和管理理念的高端人才在境外进行学习,在国外的实践之中培养其国际视野,使其熟悉国际经济环境和商业规则。要拓宽人才吸收的渠道,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提升企业的全球化思维、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的经营和管理水平。除此之外,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之中,国有企业还应该制定实施多样化的国际化专业人才管理政策,为企业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国外顶尖人才提供政策便利,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搞好企业的协调服务
国有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不仅仅涉及到企业本身,还和国内很多行业和相关部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从各个省份和地区的角度考虑,各省区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管理“一带一路”事物的机构,主要服务于省内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从保险,银行,海关,商务,财政,金融等各个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进一步简化企业项目审批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涉及到企业发展资金的方面,政府部门应该提供相应的便利,为国有企业在资金支持、金融信贷、税收返还等方面要重点倾斜。除此之外,要建立起国际化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帮助国企在国际化进程之中有效的利用国外资源,最快的了解国内外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综合信息管理、技术发展、人才引进和产品创新等,为国有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助力。
四、结语
“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大创新。国际化发展道路之中,只有调动各种资源,从企业内部、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各方面为国有企業的发展提供便利,才能使国有企业更好的发展,更好的“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