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8-04-08汪兵荣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自学规律

◎汪兵荣

“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从中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养成一定的自主学习习惯,这是对学生一种必要的训练。长期被动学习,学生慢慢也就不会学习,当真正需要离开老师,独立走向工作岗位和社会的时候,自学是占主要比重的。所以在上学的时候就要学会自学,这样的人才将来在社会中才会更有后劲,更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自学物理,这对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挑战需要转变观念和方式方法。因此下面,笔者将主要围绕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展开几点论述。

一、教师要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做起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的语文阅读理解水平已经具备了。而在物理学中的题目阅读,题目分析等内容,不仅需要学生的语文功底,而且还需要学生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当然,这些基础知识就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非常基础的概念定理,公式等等。这些基础的一般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物理题目分析和解答中,也具有高度的指导性。所以学生一定要把这些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才能在面对物理学问题的时候抽丝拨茧,找到解题的方法。学生自学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现在中学的科目繁多,各科作业也很重,学生每天平均自习的时间只有2至3小时,学生感到做作业都来不及了,哪有时间去看书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变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一堂课如果一讲到底,学生便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连思考余地都没有,有些问题即使上课讲了,学生也做了练习了,但一考查起来还是不懂,这说明只有教师的讲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己消化才行,另一方面,作业题应少而精,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重要的是精选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所以光靠教师在课上讲收拾远远不够的,还是需要各位学生把自己内在的学习能力充分的挖掘和培养起来。如果有的学生基础已经跟不上了,那就需要重新让学生自主阅读以往的课本。以读书笔记的方式,把以前的知识要点整理出来,并且认真的分析,将新旧知识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抽象的知识网络。在这样的自学过程中,掌握一般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二、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和主动分析去开展自学活动

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是一个伴随着主动阅读思考,推理判断的过程,像初中物理这样的学科,逻辑性,抽象性都是比较强的,如果学生阅读的时候缺乏主动性,没有自己的思考也很难理解透彻。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自学初中物理是一个高度专注,高度自觉的过程。让学生静下心来,把所有的心思集中到面前的物理自学材料上,这样,学生才能逐渐掌握每一个概念定理的推导过程,头脑中才会有清晰的这是表象。

笔者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就是倡导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培养积极化思维。所谓积极化思维,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真理解概念和规律,通过可以获得的具体“动作”进一步把概念变成自己的东西,以便再见到该概念和规律时能够形成反应,我们把这一过程叫做概念和规律的积极化,把概念和规律等不断进行积极化称为积极化思维。例如,理解惯性概念时,教师要求学生寻找物理模型,如摩托车撞墙时,司机为什么会飞出去?人跑步时为什么不能马上止步?通过多种模型构造,便可以较完整地理解概念,这就是积极化思维。一般来说,学生总是把所学的概念、规律和应用脱节,所学的概念和规律不能够应用到实验和解题中去。这种情况在其他的学科中也可以看到(例如,学生能较容易记住一个英语单词的拼写,但在阅读时注意不到这个词的意思,在写作时却想不起用这个词及怎么写)。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等没有真正掌握。正因为这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所学概念和规律进行积极思维,对概念和规律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解,构建一些模型进行推敲,在反复的探索中培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

三、根据材料的不同,进行适当的阅读指导

学生在自主阅读物理教材的时候会发现有新内容,只要静下心来就可以看得懂,而有些内容,却一时半会儿无法理解清楚。仔细观察教材,我们发现,教材中有的内容是文字叙述比较抽象,而且需要学生大量的基础知识作为联系。这样的内容,学生阅读起来难度较大,而有的地方文字配以图形,图片等,学生就比较好理解了,因为这是抽象和具体知识相互结合的情况。所以对于一些学生自主阅读比较困难的内容,学生刚开始是不易读懂,也不习惯的,因此,一开始教师就必须用心的加以引导,要要求学生从头到尾地看,并给予指导,必要时,在课堂上还得边读边讲;重要的句子、结论要求学生用笔划出来,对一些叙述较复杂的段落还要予分析解释。例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的时候,先让学生们自己阅读提出一些问题,并要求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应特别明确:谁是受力物体,浮力和大小,方向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才有浮力等,帮助学生理解“原理”的实质,而不致于去死背条文。物理公式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理规律的一种数学表达式。初中学生不易看懂,也往往把它当作代数来看待;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要帮助他们去弄清其含义。其实,数学“语言”和文字“语言”是一致的,因此,先要训练学生当“翻译”,经常要求他们将某一物理语言或数学语言“译”成文字语言或将文字语言“译”成物理语言或数学语言,例如将“钢的密度比铝大,比铅的小”,“译”成写成“P铅。

总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践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框架进行此项工作。

[1]黄欢.初中物理“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初探[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12).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自学规律
清律的基础知识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掌握基础知识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