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案导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开展

2018-04-08龙康宁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丁香导学学案

◎龙康宁

导学案,是指教师按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编制的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方案。而高中语文教学的导学案,是指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时,教师按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教学编制的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方案。设计高中语文导学案的过程,也即是有效的整合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过程,其既能够有效的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还能够较好的指导学生有效的运用自学方法,较好的提升了学生的自学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一、高中语文导学案及其有效设计

一般来说,我们设计导学案是将新课内容按板块、学习重点来有层次地进行设计。除了学习目标外,我们会将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和学生易错点,以及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点呈现出来。如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的导学案,会有“新课标导航”内容,“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生把握新诗与现代诗歌的概念,认识和理解意象,掌握“情景交融”等艺术手法并运用适当的手法初步诗歌鉴赏;“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学生能把握传统文化与诗歌意象间的关系解读诗歌,在反复诵读诗歌和涵泳中体味诗人蕴含于作品中的情感;“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则要求学生体验词中的“崇高美”“雄奇美”“雄浑美”“阳刚美”等艺术和思想之美,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与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其次,“教材知识清单”栏目将教材中的一些生字、难字、多音字和形近字以填空的方式呈现,再有设计选择题型的近义词辨析等基础知识。另外,针对学习目标对应的知识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如在这首写秋景的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上片和下片中的两个问句有什么样的作用?还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沁园春·长沙》一词上片“重在写景,景中有情”,那么景物描写是否冲淡了情感,为什么,请说说你的思考?另外,还有一些当堂巩固和提升的训练题。

可见,精致的、精心设计的导学案能够促进和培养学生据案自学的能力,让他们掌握高中语文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如果学生认真的完成导学案,积极反思,那么学生在不断关注、思考中就会获得学法和能力。

二、情境与学案高度融合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学案为主要载体,然而这种从教材的理论知識过渡为学案知识的教学模式,极易造成学生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及实物工具等,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本文章的内容。例如在讲授戴望舒的《雨巷》一文时,词语“丁香”所蕴含的意象形象、生动且丰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丁香花的图片,展现丁香盛开时的美景,使学生形象地体会到丁香绽放的魅力。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思考古诗词中带有丁香意象的诗句,并分析在诗词中“丁香”意象的内涵。例如李商隐的诗歌《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另外有南唐李璟的《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在这些诗句中,“丁香”均与愁怨结合起来,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为何戴望舒会选择“丁香”作为意象词。教师在学案中就可设置这种问题,当作学生课前预习练习的题目来训练。如“作者为何选择用‘丁香’意象来进行描述”等,将情境导学与学案导学密切融合,共同作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完善。

三、分层导学

分层导学属于新型教学模式,其实质为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开展面向所有学生的层次教学活动。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主动转变传统理念,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紧扣教学任务,合理设计一系列教学互动,为枯燥的教学过程增添一丝趣味性及挑战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即口语表达能力、语感、应用能力。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采取“阶梯式”提问法,设计符合各学习能力阶段的活动问题,促使学习模式由“死记硬背”逐步向“灵活运用”转变。

例如,以《纪念刘和珍君》为例,教师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后,提出“纪念刘和珍君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刘和珍是一位怎样的女性?请选择3个词汇描绘一下”“你认为鲁迅写这篇文章的心情是如何的?请选择3个词汇描绘一下”等问题,鼓励学生广泛参与问题讨论。此外,教师加大对教材内容的挖掘深度,帮助学生得出学习感悟,思考作者写作寓意,提问内容不拘于文章范畴,问题更贴近实际生活,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增强语言应用能力。

四、加强学法指导

在学案导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为了切实发挥其在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语文教师必须加强教学指导,以便充分发挥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同时需要切实做好其他各个方面的指导工作。比如,教师需要明确学案只是辅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工具,绝不可以过度依赖。教师必须切实做好相应学法的指导工作,尤其是针对那些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疑惑和问题,更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结语:总而言之,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导学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当代高中语文高效课程教学的必然产物。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年来,随着对这种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究,逐渐取得了一些有效成果,高中语文教师要在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合理、科学应用下,以因材施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教学效果最大化。

[1]于钦法.学案导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7(10).

[2]牛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语文,2017(18):82-83.

[3]马兰国.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14).

猜你喜欢

丁香导学学案
永远的丁香
丁香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丁香本马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