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音乐课的生活化教学

2018-04-08徐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生活化音乐

◎徐燕

作为初中学校的音乐教师,应该怎样去提高音乐课的吸引力、让其真正发挥出自身独有的教育功能呢?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应试体制下,音乐教学要走生活化的道路,让音乐学习走出单一的课堂,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音乐美,在音乐中发现生活美。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教师要特别设计,具有生活化特征,非常明显的教学内容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开展,首先要参考教材的基本框架内容,而这些作品的选取,在教材上都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的紧密,尤其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在抽象思维审美方面,都与小学阶段有明显的不同了。在教材中也有很多生活化特征非常鲜明的作品,这些作品让学生感到非常熟悉,可以迅速的拉近他们与音乐作品之间的距离。所以对于这样的一些作品,教师更是要挖掘和拓展其中的生活化元素,让学生可以从这样的作品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日常生活情境,使抽象的音乐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和知识形成过程联系起来,便能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同时拓宽音乐学习视野。如《小奶牛》节奏教学,就可以让学生用生活中熟悉并喜爱的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节奏,把生活经验音乐化。

二、将生活中的智慧融入到初中音乐技能的训练中来

初中音乐的学习也包括一些抽象的乐理知识和看起来比较枯燥单调的技能训练过程。音乐本身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可是真正要能够让自己吟唱出美妙的歌曲,弹奏出美妙的音乐,这些都需要长期的训练,一首曲子可能反复训练上几百次上千字,才能真正与自己的血液融为一体。即便是这样,也需要经常进行反复的训练,才能够保持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状态。可是这样的艰苦训练的过程,很多学生从心理上是难以接受。因此,音乐教学要想吸引学生,就要回到音乐的本源中去,所谓“乐(yuè)者乐(lè)也”,学生只有在音乐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丰富多彩,才会真正喜欢上音乐课。因此我们的音乐技能训练,在专业化、规范化的教学手段之余,还要多融入一点生活元素,让音乐学习充满生活情趣。

例如在教学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等这些难点节奏的时候,我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练习,在随手可取的物品上击打出各种节奏,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和练习方式。结果在下一次上课的时候,学生们把文具盒、饮料瓶、木板、竹筒、茶叶罐等五花八门的物品都带到课堂上来,在一片欢笑声和“锅碗瓢盆交响曲”声中,我发现学生对难点节奏掌握得比以往更快、更准确。

三、打造生活化的音乐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的感受音乐本身的魅力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音乐作品所诠释的情感和氛围,将生活化的情境引入到音乐课堂中来,让学生可以尽情的在音乐作品的天地里,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宣泄自己的内心情感。如教学《鲜花爱雨露》这首歌,当学生掌握高低音后,教师可以让喜欢舞蹈的同学用优美的舞姿表达对老师的情意,平时爱敲敲打打的同学上台敲击各种打击乐器,会弹琴的同学上台为歌曲伴奏,爱画画的同学用手中的笔画出对老师的爱,班上唱得好的同学,分别领唱第一乐段,剩下的同学唱歌曲第二段。各个小组推荐4位同学与教师一起当评委。经过预、决赛,评出每一项最佳表演奖,发奖状以资鼓励。组织这样互动性强,竞争性强的游戏活动,学生一方面积极性表现得非常充足,另一方面也非常好的模拟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接触音乐的具体方式。学生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在音乐的世界中感受到更多的成就感。

四、挖掘和搜集整理生活中的音乐教学资源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可是由于现在各种西方音乐形式的流入,给了乡土音乐更少的发展空间。学校作为文化传承最重要的领域,理应担负起保存发展这些民族至宝的重任。把乡土音乐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既丰富了中小学音乐教育资源,又为子孙、民族、国家、人类保存了民族文化资源。在音乐教学中可配合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区,组织学生开展对家乡民间艺术的调查、采风。音乐教师可把搜集到的优秀民间音乐作品适当地融入课堂中。除此之外,可以充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些优秀到乡土音乐呈现在课堂之上,让学生带着更加专业的视角,去品读,欣赏这些音乐作品。

五、上初中音乐课堂,充满生活化的大自然气息

音乐虽然比较抽象,不过却能直达人的心灵。对于生活经历少、音乐理解能力不强的初中生来说,让他们直接进入作品的世界确实是有困难的。因此在音乐欣赏课上,经常会出现学生听着听着就走神的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回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先学会发现生活美、自然美,在生活与大自然中开启心灵的大门,才能让音乐走进他们的心灵。

真正的经典作品最能够贴近现实生活的本质贴近生命的本质。将生活中的最本真的一面引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带着一颗最简单的心去感受音乐的世界。音乐课堂生活化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

总之,音乐课程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只有进一步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愉快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

[1]焦媛媛.把音乐教学融入生活[J].快乐阅读.2011(08).

[2]姜硕.试论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倾向[J].成功(教育).2011(06).

[3]王敏,张俊玲.谈音乐起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0).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生活化音乐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音乐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