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2018-04-08何中亮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跷跷板体重数学知识

◎何中亮

为了学习而学习是当代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状态,这样不但无法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相反的会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发展受到阻碍。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起点教育学生,因为只有学习主体愿意主动地学习某一事物,他才会思维清晰、目标明确、记忆深刻、牢固的掌握该知识点。尤其在学生刚刚步入初中时,一旦被“数”吸引,对它产生出浓厚的探索欲望,自然就不会被动学习,他们会转变学习态度,积极发现、探索、实践、检验……以下,本人就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具体谈一谈如何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生活情境教学

数学理论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它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的生活实践,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步前进。从古到今,有着数不清的数学事件,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隐藏着许多客观可感的数学现象,学生们都亲身经历过接触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从学生身边发掘出一些代表性强的数学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数学世界的欲望。比如设置问题:小贝和他的爸爸妈妈一起在体育场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妈妈和体重是妈妈二分之一的小贝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这时,爸爸一端跷跷板仍然着地,小贝拿来一个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一端,结果爸爸一端终于翘起来了,请同学们算算看小宝体重大约是多少?接着启发学生思考:小宝一家一共坐了几次跷跷板?第一次什么情况,第二次呢?让学生合作讨论,各抒己见,结果大家探讨出了①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②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哑铃重量,最后学生会在两组关系下设未知数,列不等式。学生演算时我在其间巡回走动,发现学生思路都很清晰,很快很准确的就求出了问题的答案。利用这种实际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很有效的将数学知识生活化了,可见,初中数学中生活化情境创设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

二、设问情景教学

质疑所以思考,思考所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问,制造悬念,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启发学生思考探究,突破难点。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我告诉学生,你们只要按照我的要求算出一个数,老师就能根据那个数猜出你们的年龄!我听到学生在小声的说不可能或者怎么算。接着我请大家根据“公式”:(年龄*3-7)/2算出结果,学生低头算出结果后争先恐后的说:19、17.5、16……我微笑着告诉他们:15岁、14岁、13岁……学生听到后都惊奇的问我怎么做到的,这时我在顺势告诉学生其中的“秘诀”,即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样一来,学生都会很渴望学习到这个可以猜出别人年龄的方法,将内心的迷惑转化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带着兴趣投入学习。这样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体会到数学知识可以很好地服务生活,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比如我画出一个市区建筑物的示意图“A楼和B楼之间相距3km,现要在两楼之间的幸福路上建一个天然气公司,向两楼输送天然气(A楼距离幸福路1km,B楼距离幸福路2km),铺设输气管道的费用很高(18000/km),那么,天然气公司建在哪里,可以使铺设管道最短、费用最低呢?这样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会憧憬未来,想到自己若是工程师或者市长的话会怎么做,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规划,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再比如上课之前我准备了一张纸,要求学生们跟我一起玩折纸游戏,假设一张纸0.1毫米,那么对折以后是多厚?对折20次呢?让学生们猜猜看,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学生A喊着:20厘米、我笑着说他胆小,学生B说:2米,我说:还是胆小嘛,接着40米等各种答案都竞相蹦了出来,这时候的课堂气氛已经非常活跃了,大家的轻浮都很高,最后在大家的追问下道出了答案:其实它有100米高,让学生们跳进我巧妙设下的悬疑陷阱,诧异之中开始演算,让学生渴望学会并掌握计算的方法和知识的原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还将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提高了一个档次。

三、活动情景教学

初中学生好动调皮,如果教学活动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他们很难投入到学习当中。所以传统的课本教学,口述数学都无法满足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之际还要适当增加趣味数学活动的开展频率,将学生从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上释放,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数学学习环境,如此一来不但满足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要求和性格特点,还可以帮助学生亲自使用数学,实践数学,帮助学生从数学理论的学习基础层上上升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新阶段,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情境创设是大多数老师青睐的教学策略,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在本文中笔者只是浅谈。只要教师善于总结归纳,必然可以掌握好情境创设方法,在最恰当的时机创新出最佳的情景教学方案,使课堂拥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始、循序渐进的引入、恰到好处的悬疑设问、有趣但不失准确的例证、幽默诙谐的教学术语和耐人寻味的课堂尾声,让学生渴望通过学习求得真知。这一切都会使学生潜移默化的爱上数学,使教师收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教学成果。

[1]庄宇勤.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研究[D].苏州大学2012

[2]夏宗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0(07)

[3]李丽萍.创设情景教学构建高效课堂[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8)

[4]小多吉.论新课改下对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的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12)

[5]潘存秀.浅谈初中数学理想课堂中有效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0)

[6]杨敏.一道数学习题的研究与创新[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湖北卷)[C].2013

猜你喜欢

跷跷板体重数学知识
神奇的跷跷板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称体重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你的体重超标吗
我为体重烦
蜡烛跷跷板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