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创新 推动民族院校构建高效陶笛教学课堂

2018-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陶笛指法微课

卿 剑

(湖北民族学院 科技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从古埙到呜嘟,从泥哨到陶笛,陶笛的发展拥有7千多年的历史,以前陶笛是“下里巴人”的玩具,而现在又成为“阳春白雪”的普及性平民乐器。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背景下,陶笛纳入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具有现场显著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背景下,不管是改善陶笛的地位,还是在传承陶笛文化方面,开展陶笛教学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但是陶笛上手很容易,但是要学精却比较难,如何通过教学的方式,提高陶笛演奏水平,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陶笛在民族乐器中的地位比较尴尬,实际学生喜欢陶笛更多可能出于猎奇心理,一旦这个新鲜感过去了,教学效果可能就会下降,所以陶笛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持续的学习陶笛的热情,而这也成为打造高效陶笛教学课堂的关键。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现阶段的教育走的是互联网+教育的路子。为此,从陶笛的特点出发,笔者建议采取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线上学,线下释疑并实践。

一、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

陶笛是器乐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器乐和声乐教的都是音乐,所以陶笛教学的重难点,笔者认为除了陶笛的指法和演奏技巧外,还有乐理知识。这些在微课中就要有所体现。比如说初次接触陶笛的学生,可以在微课中加入如下内容:六孔陶笛最适合入门,其指法简单,在微课中重点突出六孔陶笛的指法,即双手拇指分别按住背面两个指孔,食指按住正面上方的两个孔,中指按住正面下方的两个孔,无名指拖住下方。基于简单的案例来讲解指法,如生日快乐的曲谱,着重突出全按五指法。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1.利用微课来打造教学情境。这个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关键,适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加专注的投入到学习中。当然如果是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已经在线上学了微课,在课堂上,就不能用微课来创设情境,那么笔者建议可以采取如下方式:先鼓励学生上讲台,根据线上学习的内容,进行陶笛演奏。老师和学生抱着欣赏的态度,观看学生的表演,并在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这种让学生自主的方式构建问题情境,进而引入研讨环节。当然具体方法并不止这一种,比方说还可以采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来创设情境,在正式开始上课前,与学生一起唱上一首歌,并根据这首歌提问,如怎么用陶笛来演绎这首歌。又比如说,基于上文列出的微课内容,开始上课前教师通过亲自表演的方式来打造情境,同时也是对学生线上学的一个复习过程,进一步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收集起来的典型问题进行探讨。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情境构建方式。

2.加强学生的探讨。不管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是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可以的。不过要说效果,显然还是学生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问题,更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一旦解决效果也会更好。所以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成性问题。不管是学生在学习微课过程中形成的问题,还是在课堂上练习时形成的问题。基于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或者是独立思考,这个过程笔者建议与实践练习相结合,教师作为一个参与者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与实践中,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探索那种演奏方式更好,即解决了问题,也能够提高演奏水平,甚至是创新意识。如果是单纯的教师讲技巧而学生没有思考,这会陷入模式化的怪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3.加强练习。实际结合上文的分析来看,笔者将练习融入到了研讨的环节当中,学生边讨论边实践。当然这个只是练习环节的一个部分,还应在练习环节中根据教学内容,找一些学生熟悉的素材,让学生用陶笛来演奏。这样就与前文提到用唱歌的方式引入教学,形成一个循环。当然还不能忽视课后的练习,由于采取微课的方式,显然教学中要进一步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合理利用智能手机等,通过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将自己的练习过程录制下来,并在微信群等平台上共享,供同学借鉴的同时,也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4.不断进行总结。则是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和技巧的升华,采取学生自评,教师总评的方式进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湖北民族学院作为鄂西地区重要的民族院校,肩负着振兴民族文化、培养民族青年的优良传统,民族音乐作为本校的重要专业课题,具有很强的发展方向,在本校的音乐教育中,陶笛教学也是弘扬民族音乐的关键环节。在具体的实践中,出于创新的考虑,笔者建议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打造出高效的陶笛教学课堂。

猜你喜欢

陶笛指法微课
bB 调大号指法研究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我的陶笛梦
论钢琴初级程度学生指法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Música china en clave de Ecuador
浅谈钢琴音阶的指法研究
单簧管新指法的研究与有效运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