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歌曲中音乐术语与伴奏准确的重要性
——以歌曲《牧羊姑娘》为例

2018-12-07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牧羊女牧羊织体

崔 腾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重庆 400000)

歌曲《牧羊姑娘》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由诗人邹荻帆作词、金砂作曲、喻宣萱首唱的一首具有西北草原风格的民族歌谣体抒情歌曲。歌曲通过叙事性的手法描述了一位牧羊女悲惨的生活境遇。

该歌曲一经问世就受到广泛欢迎,并风靡一时。于民间流传时,一度被误以为是四川、青海或内蒙古民歌,各音乐团体也纷纷争相演绎,还被收录在日本的唱片中发行,《牧羊姑娘》被翻译为《养花姑娘》。其朴素的歌词和民歌化的忧伤旋律,一直感动着听众,代代相传。

歌曲《牧羊姑娘》是一首民族歌谣体抒情歌曲,歌词朴素、真挚。旋律采用五声性的民族风格,在五声调式中加入变宫音,全曲采用羽调式。

旋律一开始从高音逐渐迂回下行,经过了两次小的起伏后,下落到全曲的最低音,音域控制在十度之内,高低音区变化不算突出。

作曲家金砂采用了单二部的曲式结构,把四段歌词分成两个大的部分,以分节歌的形式呈现,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句式和结构都比较规整。从歌词来看,两部分歌词所描述的事物各有所指。第一部分歌词“对面山上的姑娘,你为谁放着群羊?泪水湿透了你的衣裳,你为什么这样悲伤、悲伤?对面山上的姑娘,那黄昏风吹得好凄凉!穿的是薄薄的衣裳,你为什么还不回村庄、回村庄?”描述了作者以第一人称视角看到对面山上的牧羊女神情哀痛,不禁心生怜爱,从而关切地询问牧羊女为何悲伤。第二部分歌词“山上这样的荒凉,草儿是这样枯黄,羊儿再没有食粮,主人的鞭儿举起了抽在我身上。北风吹得我冰凉,我愿靠在羊儿身旁,再也不愿回村庄,主人的屠刀闪亮亮要宰我的羊。”是以牧羊女为视角,唱出其生活的悲惨遭遇。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牧羊姑娘》这首歌的感情基调是悲伤的,然而在《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中国作品(一)》上,以及现流传的多数曲谱中,《牧羊姑娘》被配上了伴奏,并且加上了速度术语“Moderato”和表情术语“优美地”(见谱例1)。

从钢琴伴奏的和声上看,和声语言非常的直白,整首作品的伴奏中仅用到羽和弦、商和弦、角和弦这三个和弦(谱例2)。从伴奏织体来看,全曲基本都配以右手八度的柱式和弦加左手的分解和弦,织体变化不多,稍显单调。且八度的柱式和弦在钢琴伴奏织体中多是用来表现辽阔、宏大、悲壮等情感,在《牧羊姑娘》中大面积的使用,与歌中表达女子的哀伤不甚符合。歌曲中描写不同人物角色的段落,和声与织体亦无变化,音乐形象不太分明。如通过不同和弦的色彩对比,或改变钢琴伴奏的织体及和声,使其两部分形成对比,将“发问者”的关切、怜爱与作为“回答者”的牧羊女心中哀伤、痛苦准确表达出来,会让整首歌曲以及歌曲中描绘的故事更加丰满、完整。

谱例1:

谱例2:

音乐表情术语与速度术语有为音乐奠定感情基调的重要功能,一定要与歌词内容、曲调情绪相关。另一方面,歌曲伴奏作为歌曲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能够帮助演唱者快速的把握住歌曲情感,充分的表达歌词、旋律的内涵。陆在易在人民音乐的评论文章中曾写到:“艺术歌曲的伴奏部分(主要是钢琴,有时加1-2件乐器助奏,亦可用乐队,但是写法应精致)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是一般意义的伴奏,而是与歌曲声部相融合,成为作品整体中不可更改的有机组成部分。”①笔者所举《牧羊姑娘》一例,如若不只是考虑到歌曲旋律的优美,而配上“Moderato”和“优美地”,且能将伴奏编配得更加细致、生动,或许会让整首歌曲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音乐表情术语是用文字对歌曲意境的整体描述和规定,伴奏更是帮助演唱者准确理解作曲家创作意图,把握和表现音乐内涵的重要的依据。因此,在为音乐作品添加表情术语及编配伴奏时,定要反复推敲,力图符合音乐意境、内涵。

注释:

①陆在易.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之我见[J].人民音乐,2007.

猜你喜欢

牧羊女牧羊织体
油画《哈萨克牧羊女》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苏武牧羊
秋天的梦
作曲技术理论中多声部音乐织体的探讨
乐队艺术:语言规律与教学探索(二)——多声部织体中复调元素的认识与处理
土耳其牧羊女
砸金蛋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中织体的应用
苏武牧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