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策略
2018-04-08柴清华
◎柴清华
学习英语这门语言文化的渗透工作必不可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观察世界上各种文化的特点。引导学生去留意生活中的文化现象。结合课文的具体学习,设计一些专门进行文化教育的具体环节。例如,可以让学生们围绕一个现象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方式非常简单,也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让他们能够重视文化在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重视文化给自己所带去的影响。接下来,有关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问题,我们来谈几个方面。
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培养所遵循的原则
从原则出发开展教学,可以保证一定的方法本身的正确性。文化涵盖面非常广,学习西方的英语这门语言接触的更多,也是西方的文化特点。这本身也是一种跨文化的学习,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必须遵循有效原则。
1.阶段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理、心理状况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而逐步拓展文化知识内容和范围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异同有粗略了解;在英语学习较高阶段则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实用性原则 了解文化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语言最终是为了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实用性原则《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学中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和了解外国文化兴趣进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3.对比原则 中西方文化间有共性也有差异或个性文化上共性一般较为容易理解对于差异或个性往往有一定困难易于造成混淆和失误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文化差异对比原则通过中西文化对比使其差异更为突出和明显从而有利于加深对中外文化理解有助于文化意识培养。
4.综合性原则 文化是综合体在教学中应将教材内容、日常交际、文化要素、文化共性、文化差异作“融会贯通”式综合性导入使学生对西方文化诸多从整体上有理性把握。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差异素材
英语课文中所选择的主题大多也是围绕西方文化来进行的。不过为了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民情,现在我们所用的教材也会有一些中国文化的课文内容。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在教学中,教师都要在挖掘教材,文化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组合,资源的补充和拓展。对中英文化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如在学习Spring Festival可与外国的Christmas Day相比较。教师事先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盒等来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教师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并组织学生学唱圣诞歌曲等等。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然后比较两者的不同,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
三、在比较中进行文化渗透
涉及到某一个主题的课文教学是如果有相关文化的内容,教师可以进行比较教学。例如,有的文章是讲述西方的节日,经常会提到复活节,圣诞节。而在中国这些节日得传统的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所代替。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传统节日方面,也呈现了非常明显的差异。即便如此,同是在中国不同的地方,在这些传统节日当中,大家的习俗也会有一些差异。所以在教学中,根据课堂上到时间灵活插入一些比较文化的教育内容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对世界各地文化现象的理解。
四、利用文化,开设跨文化英语专题教学的任务,营造英语文化氛围
英语文化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设计富有趣味性的跨文化的英语专题学习必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另外结合相应的节日,用图片、歌曲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西方人、东方人在节日期间的一些风俗习惯。如讲万圣节当天的情况我从网上查找出的一些照片,向学生介绍与节日有关的活动。
五、文化渗透也可以结合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
初中英语学习中词汇还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学习词汇可以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英语文化,每一个词的构成内在有一定的规律,反映出来一定的构词语法。分解这样的词汇,教师从中也可以挖掘出很多文化渗透的要素。尤其将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相比较也能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之处。
我们教学时,要挖掘词汇的知识内容及文化背景,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主观评价。例如:yellow一词,在中国文化中,一方面在古代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另一方面,又象征着腐败堕落。但黄色在美国却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美国英语的秋天常用fall,这是美国人用落叶一词生动形象地展现秋天时节落叶纷纷的景象。sheep在英国人心目中的隐喻形象很差,喻指“害羞的人”“胆小的人”甚至“愚蠢的人”,这种文化直接反映在成语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和a lost sheep“误入歧途的人”;相反,在中国文化中sheep有很好的文化内涵,它是古人主要的衣食来源,它是吉祥、善良、美好的象征。
六、在课外活动当中,渗透文化教育内容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可以主动引导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在课外也可以适当补充,让学生拓展视野,发现现实世界当中的文化现象,并且回归到课堂上进行论述和分享。为了很好的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可以指导学生,对一些经典英语名著进行深入的阅读。尽可能搜集一些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艺术、习俗、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材料,力求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自己的文化含量。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渗透文化教育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然而要将这件事情做得有效,需要教师在教材研究,课程设计等方面继续深入探索,不断优化调整,将课堂不断升级,给学生带去更多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