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有效策略

2018-04-08邓艳群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教师应教学方式师生

◎邓艳群

师生互动的概念来源于“互动”。互动又称相互作用,是指人与人间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是一个人的行为引起另一个人的行为或改变其价值观的过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

一、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为增加师生之间有效互动,教师应利用相应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好奇心,促使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情境创设教学方式是其中典型代表,教师可综合考虑学生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因素,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创设可参与的语文教学情境。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创设以下情境:通过PPT等方式,为学生展示清华大学的“荷塘”风景,并在展示过程中加入讲解:同学们,你们在高中努力的学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如清华、北大,其实除了你们,还有很多国外朋友也十分向往这些大学,特别是清华,你们知道为什么?因为他们都被一篇文章所吸引,今天我们就要来系统学习这一文章——《荷塘月色》。为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应关注学生表情的变化情况,判断学生是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情境,多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以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此外,在阅读时教师可与学生分享自己有“不宁静心情”时的处理方式,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与时间,在情境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合理提出语文问题,促使学生开展探究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增加师生有效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问题式”教学方式,以问题作为桥梁开展互动活动。高中生对未知事物具有明显的好奇心,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这一特征,将问题教学方式贯彻在语文教学中。如在学习《边城》时,教师可引入“问题式教学方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首先,将学生分成均匀的学习小组,每组3—5个人,由学生自主选出组长;其次,通过PPT等方式,布置小组探究问题:①在课文中作者写出了哪些“爱”?②在课文不同人物关系中,作者是怎么展现“人性之美”的?③文中傩送会不会回来呢?文章对其的描述为“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请你对其进行分析。讨论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在学生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用朋友的角色参与其中,仔细倾听学生的看法,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可适时予以指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降低学生语文学习难度,增强其学习信心。此外,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按照由简到难的问题设置方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探究语文知识领域。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尊重学生不同的意见,不可全盘否定学生想法,在知识正确的前提下,多鼓励学生发表自身想法,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思想碰撞、交融中增加师生有效互动。

三、丰富语文课堂活动,增加有效师生互动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科学运用语文知识,使得学生生活变得更加智慧,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运用课堂活动,通过活动的方式[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密切师生、生生之间的联系。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可引入“角色扮演”的课堂活动,可用小组表演或者全班表演的方式,由小组成员自由选择或者抽签选择须扮演的角色,包括“林黛玉”“贾母”“王熙凤”“贾宝玉”等,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适当改变,对小说情境重现,通过表演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教师应指导学生选角,对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激发学生语文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准确定位,不可过多干预学生的表演,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不断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主动与同学、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四、拓宽语文实践途径,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拓宽语文实践教学途径,是增加师生有效互动的重要方式,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开始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其应综合考虑学生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因素,创新语文课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如举办“诗词背诵比赛”,要求学生自主参赛,在正式比赛前教师应了解学生诗词掌握量,与学生共同制定比赛规定,提升学生比赛参与热情。同时,教师也可要求家长参与进来,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强化有效的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深入进行理性的、有创造性的思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行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始终带着和学生互动的意识备课、走进课堂、课后和学生交流、检查课后作业,定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许爱萍.师生携手共创语文活力课堂[J].现代教育科学,2010(3)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教学方式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麻辣师生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