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课改精神,要从尊重学生开始

2018-04-08李长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猿声师生同学

◎李长玲

尊重学生作为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但教育者在行动上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并不多见。因为不尊重孩子有太多的约定俗成的现状和理由。如(1)理论家们(包括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在写作时,并没有在心里想到孩子;(2)强有力的社会习俗,在孩子们的心中灌输观念;(3)孩子或多或少必须受到长者的监护,而不能由他们自己随着兴趣来;(4)孩子是弱者,教师是强者,由于儿童外在的弱势,使教师将自己当作陶器匠,随意把孩子捏成某种不自然的形状。不可否认,在“应试教育”下有些师生对自已的地位是不明确的。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课堂教学中教师或是滔滔不绝、“勤勤恳恳“地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或是在扮演“师道尊严的角色",用家长式权威消耗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认识世界的能力。

既然如此,该如何做到尊重孩子?

一、平等地交流 真诚地沟通

我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多年,作为一线教师,长期以来我不但要以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以广阔的视野引领学生,以丰富的知识养育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看成平等大写的人,惟有如此,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促进学生接受我们的影响、引领,努力做好自己。平时课堂上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历史课基础性不强,只要大家认真学都能学好”。同大家眼中的“问题学生”进行对话,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以及发生问题的根源,我在尊重上做文章一一选对交谈的环境,在平等上想法子——找准交谈的话题,真切地体现自己的真诚。在与“问题学生”谈话的时候,我经常会选样一个人少且安静的场所,或并肩散步,或一起坐着,以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交谈过程中我也是“就事论事,就事论理",让学生说出白己对该事的感受,使谈话在和谐的氛围、合适的环境中进行。谈到有共识的地方,我还会轻抚他的头或拍拍他的后背,以示我对他的理解与鼓励。“问题学生”的问题解决了,在他们眼中,我不是严厉的教师了,而是他们的朋友了。他们也能和大多数学生一样,用心上课,自主学习,在走廊里、操场上,甚至大街上与我打招呼问好。实践告诉我:只有彼此的尊重,平等的交流,才能让师生的心贴得越来越近。

二、树立赏识意识 提升心智健康

赏识是一种爱,是一种心与心沟通交流的情感基础,是一份责任,是师者传道授业的情感包容,是一束阳光,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养分。每次我在班里讲到"行行出状元”时,都能听到有的同学在下面的应和声。记得在我校例行的公升课上,张伟老师有一个环节,是学生自主看书,然后学生相互提问回答,实在精彩!老师后来将自己的PPT展示后说,你们把我设计的问题和答案都解决了。我很佩服张老师的坦诚,但后来小组讨论时,有位老师公开地说:“以我的口才,我不讲课是浪费!”试想想你的话语权让多少学生“被丧失”了话语权!有些知识必须讲吗?课堂上有多少时间被老师们浪费!我们相信过学生吗?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给你十分惊喜!我们每位老师应该在赏识中看到孩子心智的健康发展,在与学生情感交融的过程中,懂得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前提,热爱是教育成功的动力源泉,赏识是教育成功的心理桥梁。

三、师生和谐 教学相长

我们常说爱情、家庭、企业等需要经营,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认识到:教育更需要经营。我们教育面对的“对象”是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与争胜心,但逆反心理也很突出。所以我们教师要”因材筹划,分类经营”,用角色互换、商量、示范等方法,找到经营的突破口,关注学生点滴进步,及时鼓励表扬,这是经营的有效手段。

在课堂上,学生是带看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兴致勃勃地参与课堂活动的,应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则是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预设教案走进课堂的,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着、合作者和促进者。由于教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手段和学生思维之间存在差异,课堂上时不时会跳出“不和谐”的音符,对此,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让”不和谐”的音符生成和谐的韵律,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我在上《南北朝文化》这一章节时,讲到郦道元的《水经注》,例举了他描写三峡景象的一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并联系了今天再游三峡时很难听到猿声。我就顺口问一下同学们: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同学毫不迟疑地说“猿都变成人了”。同学们哄堂大笑,于是围绕这一话题我们展开讨论。同学们争先恐后,各抒己见,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接受了知识,能够很客观地认识到:“猿变成人”中的“猿”是“古猿”和三峡那里的猿是不一样的,之所以听不到猿声主要是因为自然环境的破坏,猿濒临灭绝的境地。多年来的教学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学过程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生可以变成教师式的学生,师生在互动思维碰撞中生成智慧的火花。

作为一名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用自己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改变以往说教、灌输、压制的单一作法,面向全体,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尊重孩子的差异,赏识孩子的成功,在授业解感中充实着、完善着,在为人师表中成长着、收获着。

猜你喜欢

猿声师生同学
文学地理学视阈下古典诗歌中的“猿声”意象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猿声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丁酉岁暮感怀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画中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