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究
——以东莞市学校会计专业为例

2018-04-08潘宇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校企实训

◎潘宇娟

一、问题的提出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如何评价等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如何适应己经变化了的会计环境,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会计人才,是当前中职会计教育面临的紧迫的任务。

二、在差距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学校在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结合校企合作企业的需求,凸显中职学校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不明确 很多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么定位较高,把学生培养成适应会计工作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要么就将中职学生定位成只能做些基本的、重复性的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工作就可以了,而谈不上要具备什么职业素质和能力;要么就是没有就中职会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去向做追踪调查,到底中职会计毕业生适合在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

2.根据校企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中职学校实践性教学课程存在不足 通过研究发现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实践教学安排存在弊端,不能满足会计专业能力要求

(2)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

(3)通过与企业合作发现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不到位

(4)根据校企合作的人才需求发现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不强

(5)校企合作的效果凸显校企合作不紧密

三、中职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1.结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改变现有的课程设置 将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成: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和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面向企业(中小企业)、审计和会计服务业等的,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的相当于初级会计师能力和水平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2.根据校企合作的人才需求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层次统筹安排,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构成“分层次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工学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双师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我校目前开设了以考证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一年级学生考取会计技能证,开设了以基础会计、税收基础为主的课程。二年级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开设了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为主的课程。三年级考取ERP工程师认证,并围绕相应的考证设置了较为实用的专业课程。

3.注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功能 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所以,中职学校要通过多方筹措资金、争取优惠政策、开展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等多种渠道,努力改善目前实训条件不足的现状,力争建立起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环境逼真的模拟训练场地,使学生得到充分的生产现场实践训练,真正具有职业岗位能力。当前,很多中职学校已经意识到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己将实训基地建设作为形成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的重要工作。中职学校应立足校区现有资源,对现有实训基地进行翻建改造,实训设备更新也尽量保持与生产企业技术更新同步。

4.利用校企合作资源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 要培养出“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丰富教师队伍结构。

(2)鼓励会计教师到事务所或企业兼职。

(3)加大会计教师的培训力度。

(4)增强会计教师参加实践活动的自觉意识。

5.更新观念,确实推进校企合作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还流于形式,主要是观念没有更新。既然是合作,那么参加的各方都应该有受益,互惠互利。但是目前的校企合作,学校是比较积极的,要求企业提高相关的会计资料、实习基地、教师挂职锻炼等等。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大多是付出,没有什么受益,如提供资料可能泄密、顶岗实习、教师挂职要发工资等等,在企业看来他们没什么好处。所以要深校企合作,首先中职学校应更新观念,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服务,使得校企合作有实质性的成果。

四、找寻在密切校企合作中的中职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路径

1.根据市场调整专业建设方向 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通过市场来检验的,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方向必须准确。根据市场的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培养出市场需求的人才。通过适当的调整,既可以适应市场需求,又可以提高专业的发展。

2.搭建校企互培互训的平台 (1)组成“公司员工+教师+学生”的模式。中职会计专业应自己成立代理记账机构或会计师事务所,然后由专门的教师进行管理。把学生作为主要的员工,由老师带队进行辅导。这样既可以创造收入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是没有条件成立代理记账机构的,可以跟代理记账机构合作,成立代理记账机构的分支机构,进行相关业务处理。

(2)跟代理记账机构合作。代理记账公司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专职会计,对各类行业财务处理精通,对会计电算化和电子申报等现代化手段运用熟练,能够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代理记账公司的工作人员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变化非常了解,尤其是熟悉适用中小企业的各项税收政策的最新变化,他们对中小企业的各项适用政策、发展趋势的了解具有信息上的优势。

我校采用项目组的管理模式,由学校部分专业课教师和事务所专业人士组成。一方面,聘请部分专业人士为兼职教师,规划与事务所合作建立“产、教、学”一体化实训室。另一方面,我校会计专业学生定期到用人单位参观学习,提前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通过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合作,确立面向会计中介机构及其客户企业的专班学生就业渠道,尝试建立一种“依托会计中介机构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2010.7

[2]赵长林,刘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J].职业时空,2010(03)

[3]郑福芹,王素霞.浅谈“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和渠道[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1,(12)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校企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