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课堂情景
2018-04-08杨芳成
◎杨芳成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新课改思想为理念,以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为原则,围绕以创设教学情境为中心,着重阐述如何创设初中英语新教材课堂教学情境的教学策略。何谓“创设情景”?它是指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以形象性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景,例如通过演示实物、卡片、简笔画、身体语言、图片,放录像或播放录音等形式对新材料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把学生带到行定的课堂艺术境界中,以引起相同的情感体验,在较短时间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笔者主要按照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上创设各种情景,即创设语言使用,信息交流的环境。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语言是为了进行交际,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手段,是生活的一部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运用各种手段,培养了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创设情境的策略。
一、音乐渲染,创造悄境
在课前3~5分钟播放优美动听的经典英文歌曲或熟悉的音乐,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安静下来,对学生起到心理放松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将音乐利用起来,将音乐和课文结合,导入新课。
二、利用插图、简笔画和卡片,创造情境
插图是语言的形象再现,语言是插图的理性表述。例如,在练习句句型How is the weather?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图图中有两个人在对话、其中一个手里拿着一副含有天气标志的图画。请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编一段对话。学生会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反之,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一段对话或小短文来画画。这也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训练。因为学生要绘图,必须熟读对话,反复揣摩,才能将脑中的图画绘诸笔端。
三、拓展想象,创设情景
初中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在学习teacher,studentnurse,doctor,policeman,actor;report,waiter,worker等表示职业的单词时,笔者一改平日的认读方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二十年后,我们进行一次返校活动,当我们再次相逢在熟悉的校园里时,你会向你的老同学介绍……情景给出后,学生们都很兴奋,积极畅想着自己未来的样子,没有了枯燥的机械认读,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热烈的讨论和自有的想象。上台表演的同学,能够熟练地运用已学的句型Iam……介绍自己的职业,并加上已学过的一些寒暄、问候的话语,如 Hello,Hi,How are you?Nice tomeet you…自主地完成了比较精彩的小对话。
四、选择真实事例,创造情境
学生通常喜欢谈论真实事例。因此,教师设计活动所选择的场景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教表示家庭成员的词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来“合家欢”照片,并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等;例如:学生在学完My Family后,笔者就要求学生对照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画一个Family Tree并写一段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文字。
五、运用体态语言,创造形象的体态情景
体态语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陌生的字母组合与活生生的事物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盈余课堂教学以交际为主,毫无生气的交际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枯燥,而生动活泼甚至夸张的手势、表情、动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促使交际愉快顺利地进行。用体态语言创设的情景、有利于迅速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同时由于学生在课内一边看教师做动作,一边自己模仿学习,并进行脑思维,因而学生的注意力相对比较集中,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学习状态中,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利用实物、道具等创设生活情景
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学生创设语言实践情景时,应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利用实物、道具、布景等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自编自演进行交际,从而达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目标。例如,我们在学How much these pants?时,学生可以利用实物、道具,布置一个购物的场景。把课文中学到的语言,通过自编自演,完成购物的对话,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人物角色的扮演中体会语言的意义,学会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只要教师能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采用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充分发挥英语情景课堂学习的作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钱进.让英语课堂生动起来——中学英语情景教学四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0(31)。
[2]顾颖娟.利用学生资源促进英语教学[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0(2)。
[3]牟国琴.探讨情景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