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浅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指导方法

2018-04-08杨颖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名著浅谈阶段

◎杨颖

眼下,社会对阅读持续关注,许多学校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广阅读,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名著阅读始终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点,教师教之无法,学生学之无趣,大多数学生只为考试而读,这无疑让名著阅读流于形式。朱熹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学生在名著阅读中的“伪阅读”变成“真阅读”,将“短阅读”变为“长阅读”,教会学生读书时将读、思、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阅读不是一时之事,而一世之事,使学生成为“一辈子的读者”,这是当下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走心做的一件事。

一、发挥集备智慧,形成资源共享

1.备教材——教材引领,明确要求 课标是风向标,教材是抓手。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源于吃透课标和教材。首先,部编新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了阅读量。在一些重点课文书后“积累拓展”中都有名家名篇的推荐阅读;每部名著后面也推荐两三部名著作为选读,这些名篇名著题材多样,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其次,部编新教材在名著阅读学习目标的制定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化。由原来注重内容的学习转为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

2.备学生——分析学情,有的放矢 要想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读好名著,我们还要了解初中生的阅读特点。他们从小学过渡到初中,大多数学生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名著的认识和阅读,学生中存在着或一无所知,或闲置不读,或读而不思,或读而不写,或为考试而读等尴尬现象,这种“伪阅读”行为一直在学生中蔓延,甚至影响了阅读能力的提高。但我们还要看到这一阶段学生的另一面,他们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有着向未知领域不断探索的精神。我们要抓住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读书推介会”“朗读者”等多种形式,分享读书体会,让学生爱上阅读,使“悦读”成为一种习惯,营造书香校园,去享受书籍带给我们的精神世界的愉悦。

3.备文本——精读文本,资源共享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首先要熟读文本,对名著的内容做到了如指掌。以七下名著《骆驼祥子》为例说说如何备文本。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讲述的是人力车夫祥子从农村游荡到北平城里的悲惨遭遇,在黑暗社会环境的腐蚀下,善良、本分、富有正义感的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一步步走向堕落,最后变得人不人鬼不鬼。作者通过揭露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批判了狭隘的个人主义。我们将整部著作备课整合为以下六个内容:寄寓其中的社会理想、典型精彩的环境描写、严谨独特的艺术结构(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独具特色的语言成就、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每位教师负责一个内容,然后资源共享,个人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充实,省时省力且高效。

二、落实方法指导,构建有效模式

1.导之有趣 叶圣陶先生强调教师要“多方善诱导”,名著阅读要导之有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课文引路,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材中有的课文是名著中的一个篇章,可以把它作为引子,诱导学生走进名著神圣的殿堂。

2.导之有法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独立感,提高理解欣赏水平。整本书阅读最重要的任务是使学生逐步学会“在阅读中学习”,从而成为自觉、独立、热诚、快乐的终身阅读者。因此,名著阅读要导之有法。我们将整本书的阅读流程提炼为“自读—初探—深读—共议—表达”五个步骤。自读阶段设疑激趣、制定计划,它是整个阅读活动的起点;初探阶段整体感知、分享初感,通过组织“初期班级读书会”来交流“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帮助学生维持阅读的热情;深读阶段思维碰撞、专题探究,通过设计不同的“研究主题”引导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深读深思,读出每本书的精华;共议阶段合作探究、深度交流,将“深读”阶段研读的问题在课堂上集中的交流与分享;表达阶段落笔沉淀、朗读交流,这是前面所有教学内容统整的过程,引导学生用体式记录阅读成果,如撰写书评、文评、读后感、研究论文等。

3.导之有度 名著阅读的指导需要把握好一个度,即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首先要区别开课内阅读与名著阅读的不同,如果把名著阅读指导课上成了课内阅读课,那就大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其次,名著阅读的指导更多地应该让学生有自己的阅读体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指导学生深入阅读,而不是停留表面的简单分析,教师不要大包大揽,而是学会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实现与历史的对接、与前人的对话、与作者的共鸣,读出自己的思想。

斯蒂夫·艾伦认为“名著就是这样的书——哪怕只是一瞬间,它都会使你从中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意义。名著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书,是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为从中得到特别启迪而阅读的书。”在名著阅读这条路上,我们都还是探索者,虽然“路曼曼其悠远”,但我们还要“上下求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引领学生走进经典,让经典名著永流传,让学生在名著阅读的道路上遇见最好的自己!

[1]莫文.巧用课堂来激发学生学习名著的兴趣[J].文学教育(上),2010(9).

[2]刘杏花.浅谈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5).

[3]邱江南.名著阅读指导方法浅谈[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4(10).

猜你喜欢

名著浅谈阶段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为诗浅谈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国外名刊名著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